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拉萨市曲水县聂当乡小学热堆幼儿园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旁白,悦耳动听的音乐,为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灵活便捷的交互性,资源储存的丰富性,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多媒体的巧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文章结合多媒体优势探讨其在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千百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教学方式,正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变革——计算机让粉笔加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焕然一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坚实可靠的平台。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旁白,悦耳动听的音乐,为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它灵活便捷的交互性,资源储存的丰富性,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结合多媒体优势、探讨了其在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巧用多媒体,提高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是否积极参与、热情投入,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把多媒体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1.以“媒”相诱,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借助声像,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创造出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声音这样一种情境,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愉悦而浓厚的学习兴趣。
  2.以“媒”相诱,再现情境,熏陶学生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在悟导,探究了课文内容后,再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不仅能巩固拓展教学内容,更使学生体验,升华了课文蕴含的感情。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能宏扬中华民族美德,净化学生心灵。而学习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很难使学生入情入境,而且感到枯燥无味。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则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以“媒”相诱,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地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知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作为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4.以“媒”相诱,激发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5.以“媒”相诱,拓宽途径,培养探究能力
  語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并非“全权”下放,教师“袖手旁观”。利用多媒体网络,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便是这一模式的具体做法。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有着海量的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更多的时候,学生了解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要多。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显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情表象,刺激诱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架设通向逻辑思维的桥梁,激发他们主动探究,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激活作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最难的莫过于让学生学会写作文。让学生乐于写作,消除谈文色变的恐惧思想。如果把多媒体引入作文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减轻心理压力,消除谈文色变的恐惧思想有极佳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作文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让学生作文鲜活、丰富起来。
  综上所述,多媒体的巧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將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巧用电教手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信息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实施新课程已有些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身在此山中”的我欣喜地发现,课程改革后的绝大多数数学课堂理念新颖,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气氛活跃,教学模式多样,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下,学生变得灵敏而充满活力,教师变得睿智而饱含激情。从形式上看,40分钟的课堂高潮迭起,情境导入、图片展示、合作讨论等纷呈非凡,新课程的推广确实使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
2003年10月15日,在我们伟大祖国刚刚度过54岁生日的时候,“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乘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了14圈绕地飞行,历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到了一家书店。这家书店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开的,就在他自己的实验室旁边。年轻的小伙子在这家书店里翻看了半天,最后挑中了一
用单片机制作的多功能定时器这个小制作以单片机为核心,配合LED数码管和带光电隔离的输出端子,通过按键对定时时间进行调整,达到控制电器的定时开关的功能。它在生活中的用途
【摘 要】微课天然地适合信息技术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微课,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增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学生整体信息素养、关照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地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等都有着极大的优势。  【关键词】微课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模式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信息
【摘 要】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更注重人才的价值,即人才身上所赋予的文化和知识的附加值,它影响着国家未来的软实力。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发展与国家命运密切相关。而阅读又可以提升个人素质,是适应国际化和全球化时代重要的途径和手段。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建立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体制,这是所有国家成功推广阅读计划的最大特点。  【关键词】图书馆 少儿阅读 推广工作  阅读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开拓人
原理和特点:利用无声高压放电产生臭氧的原理,以空气为原料.把空气中的氧(O2)转化为臭氧(O3);完成氧化除污后.还原收氧,恢复水体生态环境。
在英语实际教学中,导致学生阅读低效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之一是语言因素限制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所谓的语言因素是指字母、单词、习语、短语和语法规则等。当学生遇到新单词或新句式时,会产生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思路混乱。而教师因为缺少技巧,把阅读课上成了对话课或词汇课。其次,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除了完成作业中的阅读练习外,从来不主动阅读课外材料。此外,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也缺乏深层的理解。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几个年头,化学教学正走向信息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稍然推动着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变。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课程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人在工作中将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的倾向,反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但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
<正> 历经整整10年努力,人们盼望已久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终于颁布了。这是企业广大职工、干部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大家当前谈论的“热门”话题。此刻,我们的厂长、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