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践行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dxm7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对于中学物理教学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以中学物理教学为基础落实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中学物理教学实施创新策略,和同仁商榷。
  关键词:中学物理;核心素养;落实;培育
  众所周知,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学生最必要、最关键、最基础的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本质所在。核心素养,其实质是终身发展观,是新課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中学物理教学中深入落实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我们重点思考的新课题。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具体而言是学生满足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的需求,适应难以预测情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道德素养和能力,其主要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两方面。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1]指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将核心素养列为深化改革的首位,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点。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我国教育已经逐步迈入了核心素养时期。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构成部分,同时核心素养还包括人生态度、价值观、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以上素养均是每一个人成长、工作和生活必须的。2017年,教育部门综合提出了文化素养、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发展模型的重要三部分。
  二、核心素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落实与培育
  (一)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物理是一门实验为主的课程。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大多数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操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先对整个实验详细讲解一遍,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步骤开展操作,虽然能够顺利完成各种实验,但是并未真正体现出探究实验的价值。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时过于注重具体的知识,且这些知识形成过程中包含了不可忽视的思维方法,然而在教学中常常被忽视。探究实验的核心之处在于培养思维方法。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教师先要求学生自行操作实验: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水瓶的一侧,透过水瓶,可以看到那支笔。把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透过水瓶你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描述看到的现象,并与凸透镜成像实验比较,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这一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成像规律,这一做法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过程,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创设出相对应的物理情景。同时,通过这种探究实验也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物理教学不得“为知识而知识”,而应该以知识为育人的基础,对知识形成中所具有的情感因素和内在价值予以充分挖掘[2]。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交通事故现场视频,并罗列出各种问题:为什么车速快发生车祸的几率更大?为什么要限速限重汽车?计算出高速公路你汽车行驶应保持的安全行驶距离?为什么坐车时应系好安全带?为什么不得醉酒驾车?除了常见的交通事故,行驶汽车还存在哪些不良影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怎样才算是一个文明的司机?怎样在街道上行走?怎样避让、远离街道上的危险车辆?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使得学生辩证地看待生活物理问题,学会理性思考问题[3]。
  (三)加强学科融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中,广泛倡导国学教学,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备受关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巧妙利用顺口溜、诗句来对物理原理和过程进行贴切描述,使得物理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例如“日出嵩山坳,光沿直线跑,小孔成倒像,日食月食晓”“春晓不觉晓,松香熔化了”,“非晶无熔点,吸热升温高”,“杯底放硬币,后退看不见,杯中加满水,折射使之现”,“电流表、手拉手,电流相等向前走,电压表、抱灯泡,两端电压一样高”等等,大多数物理知识都能够编订成诗句、五言七句、顺口溜,语句简单、语音押韵,容易记忆,学生十分感兴趣。同时,中学物理课堂设计还应同生物、地理、化学、数学等学科融合。例如,生物通物理融合列举:探究分析种子发芽同环境磁场强弱和生物因素之间的关联,这里面包含了物理温度自控装置、电磁铁减弱磁性方法、种子发芽同磁场相关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融合各个学科素养,以此内化为人文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中学物理教师应创新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使得核心素养之光充分绽放,照亮中学物理课堂的各个角落,彰显“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彻底改革中学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林钦,陈峰,宋静.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90—95.
  [2]黎志蓉.高中物理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与策略[J].师资建设,2017(1):84—85.
  [3]陈明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速读旬刊,2016(7):47.
  作者简介:
  李全亮,安徽省芜湖市沈巷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探析了团委在初中生自我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些推动初中生实现自我管理的一些具体的措施。通过本篇文章,可以有效地理解到通过发挥团委对初中生学生会的引领和管理,才能领导初中生融入学校相关管理的细节,让初中生最大限度地行使自我管理的权力,达到初中生自我管理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团委;初中生;自我管理;意义  中学这一时期,是初中生身体、心理和学习的黄金期,同时初中生的“自我”意
本文指出高师地理专业应加强电化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使其硬件配置合理;软件编排有序,实行实验教学大纲监控制和职能管理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以多媒体技术的充分运用来推动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初级会计人才要求进一步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新形势下,中职会计教学只有转变教学理念、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中职;会计;创新教学  会计创新教学,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在新的形势下,会计创新教学又赋予了新的内容,以市场为导向,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会计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教育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要求。如何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语文知识教学相融合,是目前语文教学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思维导图指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能让学生在不同思维之间逐渐形成沟通的桥梁。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进行分析,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措施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打开了学生对生活中未知世界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展望未来,创
摘 要:生物是高中阶段的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科学精神和生物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因此新课改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學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是当前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和师生互动教学三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新课改下高中
存款保险标识(以下简称"存保标识")是代表存款人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及投保机构获得保险保障的法律层面最直接的实物凭证,存保标识的设计、使用与管理对维护正常金融秩序意义重大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1934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秉承他的遗愿“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由其长子孙科在此建立了中山纪念中学。中山纪念中学的文化精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学生学的方式,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提升数学素养,并使智力和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数学素养  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学会学习的根本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自己既具备更新原有知识和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又具备综合各门学科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水平直接影响着其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是给予师生生命间的永恒和言语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分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对课型、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教学,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发展,促进学生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