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思考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治理整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尤其是贯彻实施《公司法》以来,国企民主管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已经普遍建立起来。在企业建设和发展中,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是凝聚职工智慧和力量,实现职工与企业利益双赢的重要渠道,也是落实《工会法》,履行基本职责的客观要求。本文对如何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从民主管理的形式、民主管理的关键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加强管理 企业 民主管理
  近代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即管理者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科学的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各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中国,早在原始氏族社会就已经有了民主的社会政治行为。所以民主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一、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落实党的依靠方针的基础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他们有权参加企业的管理。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等等都是依靠职工群众来制定、执行和实现的,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依靠职工群众来不断补充和修改,使之日臻完善,这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
  二、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根据相关规定,在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的劳动者均有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形式。企业职工通过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行使民主权利。
  三、关注职工利益,是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的关键
  實现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还需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通过工会、职代会、职工代表联席会议等形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从而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随着国有企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职工的总体利益在得到实现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矛盾。不把这些关键问题解决好,就不利于职工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不利于企业改革发展;更不利于社会和企业的稳定。因此,企业的民主管理也要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进行。在维权中履行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基本职责,使企业的民主管理基础坚实、效果明显。那么,在企业中,如何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职工民主管理的水平和素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与职工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企业重大问题,经职代会讨论”。而当前采矿企业中多数职工知识水平不高,管理能力底,无法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更谈不上科学决策。其劳动观念也是只为了获取劳动报酬,民主意识极其淡薄,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漠不关心,认为与己无关,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嫌。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依法维护,在企业权益受到危害时,不能挺身而出。常常以自己是一个“打工仔”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对此,在民主企业管理中要大力普及民主管理基本知识,强化民主管理制度约束,唤起职工自我维护的意识,增强职工自我维护的能力,提高职工民主参与的水平,教育和形成“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思想观念,加强自身学习,使之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高素质职工,高水平职工。
  2.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一个企业民主管理程度如何,关键是看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得如何。
  首先,要改革职工代表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在民主选举职工代表时,除政治素质外,还要侧重代表的文化技术素质和管理企业的能力,把好选举关。对选出的职工代表要加强培训,改变过去单一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民主管理知识的方式,还要发展到充实现代科学管理和各项专业管理知识,加强对职工代表的管理,特别是在民主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部门和优秀职工代表,应及时表扬、奖励。
  其次,要改革职代会的开会法,提高职代会质量。
  2.1确定议案把握针对性。确定职代会议案既要符合职代会条例规定又要坚持从单位实际出发,企业发展规划、单位自身建设、职工福利计划经费使用情况等需要向职工报告、审议、决定的重要事项必须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在职代会议案的起草和形成过程中,工会组织要积极建议和督导议案起草部门,深入职工群众中调查研究,集中职工智慧、意愿和意见,使议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2讨论审议议案突出实效性。在讨论议案过程中,企业要为职工代表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广泛征求职工代表的意见,对职工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工会要建议督导单位认真研究处理,不能消极回避,不能忽视程序,不能以权压众,以保证议案的质量。
  2.3表决议案体现真实性。目前职代会议案表决方式一般为举手表决、投票表决、鼓掌表决等。只有投票表决方能真实反映职工的意愿。因此,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议案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才能使职工代表更充分地行使权利。同时,要定期检查职代会决议的执行情况,保证职代会决议全面贯彻落实。
  另外,要改革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落实好监督权。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坚持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升降、任免挂起钩来,改变过去那种对于好的不予提出晋级、提升,对于差的也不提出调离、处分的被动局面。
  3.尽快在法律等层面上界定“主人翁”应有的各种权力。
  建立和强化职工对经营者的约束和制衡。自新中国建立以后,职工是企业主人的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职工关心企业的思想基础,这也可以成为当前情况下职工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认识基础。职工以群体意志形式表现出的民主权力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听取企业发展、生产经营管理、开展民主管理活动等情况的报告的权利;(2)选举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和参加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推荐劳动模范候选人的权利;(3)讨论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等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4)督促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最低工资制度,履行劳动合同,实行厂务公开,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决定,办理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提案。
  总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必须把领导者的中心地位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相统一,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相联系,切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努力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实行政治、经济分配的民主管理,才能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苏伟伦主编:《项目策划与运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 [美]詹姆斯.刘易斯:《项目经理案头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2001年秋季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经历了2年多研究,探索的路程,校长、教师正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大纲和教科书上规定的知识,学校教育应使学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无线网络逐渐的走进了千家万户,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手机登电子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伴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无线网络的发展,无疑是时代
本文介绍一种用8098单片机控制的功率因数补偿器。该功率因数补偿器具有相负载分别补偿,补偿电容在电压过零时投切,各相功率因数和电流值分时显示等特点。 This article descr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核心问题.在实
新课改以弱化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为核心.以“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载体,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关
班级是我国现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即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
摘 要:基层党支部应该要发挥组织作用,全力服务企业,本文从基层党支部的“三个特点”、“ 四种意识”等方面谈如何做好基层党支部书记。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 企业 党务  为了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基层党务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更好的为原油上产服务,基层党支部书记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引领。  一、基层党支部应具备的三个特点  构建和谐的企业,关键在支部书
摘 要:目前油田企业员工队伍中占主导地位的是“80”后,所以企业新员工的年轻化具有独特的时代特点,新员工给企业队伍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如何做好新员工队伍的管理是目前队伍管理的一大难题,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新员工 問题 管理 企业  随着企业员工的不断投入,油田企业用工队伍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员工不再只是单位内从事部分岗位的企业微量元素,发展到今天,企业员工已成为
我们研究表明:教学实践操作中,尤其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下简称合作学习)时,要特别重视和坚持如下几方面原则:合作学习目标与任务的可供选择性、主体发展性、操作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