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更易患病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对80名被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那些比较孤独的病毒携带者感受到的压力更大,而病情似乎也恶化得更快。这是一个巧合吗?
  2007年,科学家又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的研究对象是被病毒感染的恒河猴。他们把一部分被感染的猴子从陌生团体间转移来转移去——这样做会使猴子因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精神压力变得很大,这与孤独带给一个人的压力十分相似。不出所料,他们得到了与1996年实验一致的结果:“被折腾”的猴子不仅发病频率更高,死亡速度也更快。
  病情恶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了一探究竟,科学家们切开了猴子的淋巴结。淋巴结是“对抗病毒的大本营”,是动物体内免疫反应最强烈的地方。但科学家却发现,病毒在淋巴结的交感神经干周围长势旺盛。免疫反应最强的地方病毒反而最多?真是令人奇怪的事情。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猴子的免疫系统接收到了压力信号,但却没有对此进行回应,于是病毒猖獗起来。
  为什么免疫系统竟然毫无反应呢?科学家推测,很可能就是环境的压力降低了免疫基因的活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毫无孤独感的人和孤独感强烈的人对比,有209条基因表达都不同,而这些基因表达绝大部分都与免疫反应相关。这就是说,由于孤独者的压力感更强,使得他们体内的免疫基因降低了活性。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孤独的人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病情也那么容易恶化了。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孤独感降低了他们身体的“防御能力”。
  那么,是不是与家庭成员在一起,或者朋友很多,人就不用担心患病风险了?
  并不是这样。事实上,一个人的社交范围的大小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孤独感是否强烈的主要因素,因为即便一个人周围有很多朋友,他或她也可能会有很强烈的孤独感,比如与儿女在一起,却经常得不到儿女关爱的老人。所以,要降低孤独带来的风险,得先从自己的内心着手。只有心灵感觉不到孤独,才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健康。
其他文献
这种日子,恬淡又充实,不管年华喧嚣,我自静默地守着自己的爱好,默默耕耘!哪怕是一只燕子掠过眼前,一阵风雷从耳旁经过,兀自眉眼不抬,风轻云淡!  马晓晴说她正学习急救护理时,我们都呆住了。谁都觉得,这个新来的马晓晴真是个不谙世事的愣头青,更是一个不懂职场规矩的新手。甚至我们以为,她最多把这一年的合同期干完,就会被老板炒鱿鱼。因为,一个不注重本职工作而整天学这个、学那个的人,实是职场大忌。  马晓晴做
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个别化教育”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以智障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手段、措施都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本,发挥其主体功能,通过个别化教育实
目的:观察股骨胫骨折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股骨胫骨折患者50例入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运动员左心形态功能特点,确定三种类型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 用,我们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三组优秀运动员(耐力、力量和速度项目)及无训练组进行了研究
患者男性,46岁。因发作性胸闷、心慌、昏厥7个月入院。7个月前常因转动头颈时出现一过性的头昏、胸闷、心慌、气急、昏厥。每次发作时心率30~40次/分,EKG示高度或完全性房室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96例,根据患者临床护理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
状元粥,也叫煳香粥,为滨州常食粥品之一绝。以前民间制作,现在当地的宾馆饭店都将其作为风味文化小吃。此粥的特点是米香、豆香中泛出悠悠的煳香味。相传此粥源于宋代,是为
胡锦涛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指出:“用人问题最能反映作风,也最能影响作风,用人导向是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导向。”实践证明,思想作风纯,则用人风气正。选人用人关乎事业
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常被用作细胞生理、病理状态变化的标志,在白血病细胞的研究中已有应用。据Лапотников等报导细胞核DNA与核面积呈正比例关系。赵实诚等报导
正常脑脊液中主要含少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病理情况下,尤其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肿瘤、出血、各种炎症及寄生虫等疾病时,脑脊液的细胞成份和数量发生变化,及时了解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