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构建“互联网+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k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体育课程作为中职院校的基础教育课程,在教学改革的宏观环境下,需要关注到互联网+与教学的结合,构建起“互联网+体育”的新模式,推动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本文首先针对“互联网+体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作用展开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构建对策,希望能够给中职体育教师带来一些参考,推动体育教学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    中职体育    互联网+体育    模式构建
  近年来,互联网+的理念在各行各业不断渗透,并且逐渐和各个传统行业形成结合,催生出来很多全新的行业形态。对于教育领域来讲,也需要把握互联网+的全新趋势,将互联网+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构建起全新的模式,让教学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互联网+体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作用
  1.互联网+体育。所谓的互联网+体育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将互联网与体育教学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也就是立足互联网渠道,展开体育教学。因为从当前教育活动的实际开展来讲,互联网渠道能够给体育教学带来多方面的启示,将互联网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这是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应该关注的一个全新发展方向。互联网+体育,就是要立足互联网渠道开展教学,并将互联网资源利用起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将互联网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模式,这样能够让中职体育教学迈入到全新的阶段。
  2.教学作用。构建起互联网+体育的教学模式,对于中职体育教学来讲,能够体现出多方面的作用。第一,互联网+体育的教学模式,能够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学内容都比较固定,除了体育项目本身之外,缺乏其他内容的引入,这就导致教学活动缺乏吸引力。基于互联网+渠道,可以拓展引入其他内容,对体育课堂实现充实。第二,互联网+体育模式,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以互联网+渠道为载体实施体育教学,这与当前学生的兴趣特点比较契合,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参与学习。第三,互联网+体育模式,能够实现教学活动的课外延伸,基于互联网+渠道,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体育锻炼,让体育教学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二、中职体育构建“互联网+体育”模式的有效策略
  构建互联网+体育模式,这能够给中职体育教学带来积极的作用。对于体育教师来讲,就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合理措施,推动互联网+与体育教学的结合。
  2.1基于互联网渠道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体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存在较大区别,因为体育课程是以体育技巧锻炼为主,和传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课程并不相同,因此很多教师对于课前预习的关注不足。实际上,要想让学生做好体育学习,对体育技巧有效掌握,课前预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提前了解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这样在课堂上可以更加融入。因此,就可以基于互联网渠道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具体来说,可以立足微信平台,构建起体育教学微信公众号,在每堂课教学开始前,教师事先针对具体的体育知识,设计预习微课,将技术动作、理论知识等融入其中。将微课通过公众号发布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课,对相关的体育技巧和知识形成了解,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2.2借助互联网素材辅助课堂教学
  除了通过互联网渠道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之外,还可以基于互联网素材,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教学篮球项目的时候,需要针对投篮、运球等基本的技术动作展开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和运球技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基于互联网渠道,引入专业的篮球比赛视频,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对相关的技术动作形成直观认识,教师结合视频展开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此外,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练习时,也可以对照视频,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纠正,让学生的技术动作更加标准。
  2.3立足互联网平台指导学生课外锻炼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构建互联网+体育的教学模式,不能单纯局限于课堂内,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课外练习,可以立足互联网平台,指导学生展开课外锻炼。具体来说,可以借助專业的体育运动APP,在其中设置具体的训练项目,要求学生每天对照运动APP上设置的训练项目,坚持每天训练,并且完成打卡。基于互联网渠道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锻炼,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体质。
  三、结束语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以互联网+为载体,构建起互联网+体育的教学模式,这能够有效增强中职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作为体育教师,要对此形成把握,通过有效手段,实现互联网+与体育教学的结合。
  参  考  文  献
  [1] 李煜.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J]. 数码设计, 2019, 08(19):1-1.
  [2] 吕思文.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04):193-193.
  [3] 黄培贺. 教育现代化下的现代课堂——中职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灌篮, 2019(16):122-122.
其他文献
【摘要】 物理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较多、实际操作较多,这就比较考验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只有通过观测试验,才能够正真的进行实验的探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是实验教学器具的缺少还是出于对学生自身安全的保护,减少实验操作,均会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基于此,“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学习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互联网+”设置实验环境,能够让学生在
本文首先针对早先以及当下所使用的主流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进行逐一介绍,并结合笔者个人经验,论述了在应用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环节常发生的相关类型错误,并针对其中部分不建议运用软件自动化测试的情境开展了分析。希望可以给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员带来有效的帮助。
【摘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明确语感与阅读两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在互联网+背景下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通过解析语感与阅读双向关系的研究基础,促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的必要因素以及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和阅读双向互动的策略与模式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有多年历史,以期所具有的动态化、形象化、多样化特征,为促进教学改革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结合实际分析了其应用实效,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应用技术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摘要】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器材不足、时间有限、无法一对一指导,以及实验原理、步骤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导致实验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动画、微课、电子白板、信息交流平台等信息技术辅助生物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认识器材、规范操作、展示复杂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总结实验等多项工作。最终将复杂的生物实验
【摘要】 PPM信号具有发送功率低的特点,在光通信领域应用广泛。首先根据PPM的基本原理得到PPM调制解调系统的模型,接着使用Quartus II工具软件编写VHDL程序实现该PPM系统,该系统能实现PPM信号产生、PPM信号解调等功能,最后把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实验板上进行测试,从硬件电路上实现了PPM调制解调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 PPM 调制 解调  Abst
【摘要】 针对多波束技术为卫星通信系统带来更大用户容量,提升覆盖能力的同时,也面临波束控制难度高、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多波束天线的工作原理与波束调度方法,并基于深度学习分析了动态波束调度技术,在未考虑延时优化的前提下,利用线性规划得到适用稳态实践平均值的波束调度技术,希望提升一般波束调度方案适应环境动态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 多波束天线 卫星通信系统 动态波束调度 深度学习
【摘要】 混合式教学是移动通讯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融合的教学模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依托线上教学资源,结合线下课堂教学,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线上资源建设将利用MOOC资源与开发校本特色资源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改革借助翻转课堂模式,建构集师生活动于一体,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混合式教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随着现代网络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成为课堂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在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两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即过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轻视教师主导地位;过度重视知识发展,忽视情感价值观培养;资源建设水平不高,优质资源不能共享;过度重视技术使用,忽视教学效果等,从而提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结合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并重;丰富优质课程
【摘要】 现阶段在重大灾害现场的消防应急通信保障已经成为提高救援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现阶段重大灾害现场消防应急通信的特点,从现行技术条件入手,介绍了几种通信保障方法,包括构建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无线通信、融合通信等,希望为进一步提升消防应急通信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灾害现场 消防应急通信 无线通信  引言:  重大灾害现场的情况复杂,对消防部门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