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1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部电影的名字。
  而我想到的是生命的话题。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有起点,当然也有终点,中间是一段或长或短的过程。起点是从你出生的那一刻便决定了的。至于终点在何处,一开始,谁也难以预料:或在百里开外,或在几十里开外,或者就在离起点不远的旁边;景致也许同样殊异:或在山之高,可观风景无限;或在渊之深,四周是如墨的黑暗;或者是一片平野,无甚奇景伟象,却也平静而美好。而你到达终点之前必先经过一段平凡或不平凡的经历。
  当我们走在这一段旅途中,有山丘,也有河泽,有平野,也有森林,有崎岖,也有平坦。依稀看见不远处有芳香的鲜花野果在诱惑;仿佛听见远处有猛禽怪兽在叫唤。看看脚下的路,纵横交错,不知伸向何方。
  置身其中,我们如何迈开自己的脚步?
  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受着诱惑的驱使,一会儿向左走,一会儿向右走,顺手将鲜花野果装满随身的行囊,然后继续向四周寻找新的诱惑。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发现自己离开起点并没有多远,行囊里装着些许收获;也有一部分人,耽于眼前一花一草的美丽,全然忘记了赶路,或者只顾着追逐一只飞奔而过的小鹿或是扑棱棱飞翔的小鸟,而不管脚下道路的深浅,以致不慎摔倒。只有极少数人,才会透过阴霾看清极远处的大山,一路披荆斩棘,力排千难万险,向着远方的目标前进,直至登上希望的顶峰。到那时,他俯瞰山河大地,欣赏到了世间最美的风景。
  目标的远近高低,追求的决心大小,为之付出努力的多寡,决定了人生的长度、高度和质量。
其他文献
楚天千里清秋,江城云集师友。2009全国班主任秋季研修班在武汉市桂子山逸夫苑科学会堂成功举办。来自安徽、福建、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云南、湖北等14个省、自治区的350多位老师参加了研修班,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大家满怀期待而来,兴高采烈而归。  在这里,我们师友共聚,畅叙对教育的钟爱与激情,共享幸福的教育人生。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畅谈来自教育一线的实践与感悟、真
期刊
我向一年级学生和毕业生提出我最大的愿望:在回忆起学校的铃声和你的课桌时;在回忆起教科书和肃静的课堂时,要让那激动和崇敬的感情一辈子保留在你心里,在长大成人之后路过学校时,你一定要摘下帽子带着爱恋和感激的深情,怀念在学校里度过的岁月。  ——题记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感悟,也是我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回想自己的教育之行,不觉已两载有余,由来时的懵懂,到现在的基本成熟,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期刊
高中阶段,青春的亮丽季节,正是追梦的年龄。在这个敏感而又缺乏清醒认识的阶段,少男少女们稍不注意就会“堕”入“爱河”,而且还可能“陷”得很深,甚至无法“自拔”。以致多年以后,大好韶光已过,这才感叹“大梦醒时已觉晚”。作为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处理学生情感问题,采用简单的、表面的、强制性的外在手段显然是不行的,重要的是用“心”去转化他们,引导他们,动脑筋去帮助他们。在这里细说二三件实例,与
期刊
我发现很多老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总是迷信于“说”,总以为自己找学生谈心,说一通,问题就解决了。其实,思想工作很多时候要靠做,做才能让学生懵懂的时候清醒,彷徨的时候坚定,痛苦的时候得到解脱。  学生每到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都会开始相信命运。当他们考试遭遇失败的时候,当家庭遭遇变故的时候,当感情上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就把一切归结于命,归结于那种似乎冥冥之中存在、但是又不确切的东
期刊
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也可以说,一位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头人,班级管理得好孬,不是看班主任能否靠严辞厉色唬住学生,而是要看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  班级管理工作就像针线筐子,针头线脑,可谓一应俱全:班风建设、室内文化环境建设、习惯养成教育,学习、纪律、卫生扫除、饮食卫生等等都是班主任要关注的范围。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加上自制力不强,一个几十人的班级,
期刊
同学们:  下午好!今天我们会聚在郯城一中的“百家讲坛”上,我内心无比激动,请允许我把掌声献给在座的每位同学,因为你们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老师为你们鼓掌!  在第一期讲座里,杨书记给大家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而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何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人生的目标。  请大家看着我,当我站在这里时,我人体中的最高点在哪里?也许你们会说是头。但是头到底是不是人体中至高无上的部位呢?请大家再看(师举手
期刊
我觉得赏识教育与其叫“赏识教育”不如叫“识赏教育”。因为只有“识”人,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赏”人。“识”是“赏”的前提,“赏识教育”的第一步应该是“识”,第二步才是“赏”。  曾经,我因为不“识”空“赏”跌过跟头。  2008年8月我做小王的班主任。为了帮助他进步,我采用“赏识”的方法,只要他稍有进步就大加赞赏。刚开学的一段时间,他的表现很不错,有同学说,他的表现和上学年相比有天壤之别,我心中暗暗欢
期刊
在我的地理课上,一个名叫杨羽的男生旁若无人地在底下做着他自己的事,我很想提醒他一下,于是走到他身边,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慢悠悠地站起身来却一言不发。我示意他坐下,并悄悄地提醒他说:“要好好听课!”他却很大声地回了我一句:“我听课了啊,只是不会而已!”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看着我。其他学生听了,都莫名其妙地把头转了过来,我也颇感意外:我善意的提醒,他不领情倒也算了,反而振振有词!我耐住性子又平和地对他说
期刊
上午上班时,办公室的陈老师说,他从《读者》上读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大致是说:如今这社会,谁如果觉得离了自己地球就不转了,那他肯定是一个“神经病”。听了陈老师的话,我暗暗告诫自己:以后在单位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儿!  地球离了谁都照转,那如果谁离了地球呢?谁又是我的“地球”呢……想到这里,我一下子兴奋起来,于是就很认真地思考:谁是我的“地球”呢?  首先想到的是六岁的儿子。我很肯定地对自己说:儿
期刊
课间,我站在教室里“等课”。站得有点累了,就拉过讲台上的椅子准备坐下来休息一下。这把椅子是班级专门为老师课间休息配备的。  我把椅子拉过来,却发现有要“散架”的感觉,摇摇晃晃不适坐。我细细观察了一下,原来是榫铆接口处的“木砧夹塞”掉失了,导致这椅子的结构松散起来,才有摇晃的感觉。我正要布置班干部找时间修理一下,谁知上课铃响了,我只好先上课。  刚刚开始讲课,赵晓晓却迟到了,手里拎着一根雪糕站在教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