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法”与“学法”关系认识的误区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观念的逐渐转变,人们对学法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时对教法与学法关系问题的探讨也不断深入。但由于受教与学关系认识的深刻影响,人们在教法与学法关系问题上,尚未达到像对教与学关系认识的清晰程度。通过对体育常态课的观察、对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访谈与调查了解到,目前人们对体育教法与学法的关系问题的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误区。
  
  误区一:体育教法与学法是等同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一线教师多于理论专家。他们之所以将二者视为等同,相对集中的说法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哪还有教法与学法之分?学生的学法不就是教师的教法吗?”同时,还有人认为:“教法和学法应该是一回事,只不过是所站的角度不同,从教师角度来看是教法,从学生角度来看是学法。”其实不然,因为,教法的施教者是老师,也就是说如何选择和运用教法是老师的工作,由于教师在备课和施教活动中,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教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教会学生与让学生会学的目的,诸如通过讲解、示范等活动形式。
  针对讲解来说,不同的老师可能在讲解法的运用上存在较大差别,有的是采取一字不漏的详细讲解的形式,有的是采取口诀式的简单化讲解,有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详略得当的讲解。除此之外,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还将通过察言观色及时了解学生的听讲情况,通过减速或加速等方式调整讲解的进程;而与之相对应的听讲者是学生,由于学生自身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听讲的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当然,这与听讲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学生很会听,且很快就能理解;有的学生是隔三差五地听,得到的是一知半解,有的仅仅是用耳朵听,而有的不但听到了信息,而且还在不停地琢磨,领会其含义。
  由于教法与学法的这种不确定性,以及教法与学法的支配者的非等同性,教法与学法怎能等同呢?人们之所以走进“等同”的认识误区,可能是受教与学的内容的等同性的干扰,体育课堂上,一般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的目标,也应该是学生学的目标的体现,即教学目标的同一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完全等同。教师可能是用不同的方法在教,而学生也可能是用不同的方法在学,这两种不同并非完全重叠。可见,教法与学法不是完全孤立的,二者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
  
  误区二:体育教法与学法是一一对应的
  
  有些人认为体育教法与学法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认识误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老师讲解的时候,学生与之对应的学习活动是听讲解。老师示范的时候,学生与之对应的学习活动是看示范;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认真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等。因此说讲解法与听讲法、示范法与观察法、提问法与答疑法等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将教与教法、学与学法混淆在了一起,将二者视为等同。事实上,教与教法、学与学法是两类完全不同质的概念,就拿讲解与讲解法来说吧,讲解是教师的教授活动,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手段,而讲解法则是如何正确运用语言,以及如何进行讲解的问题,是语言的运用策略而非具体的讲授活动,同理,听讲和听讲法也是如此。由此可见,认为体育教学中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误区三:体育教法与学法是各自独立的
  
  有些人在对体育教法与学法的关系问题的认识上,极力强调教法就是教法,学法就是学法,是截然不同的。这种认识和观点也是脱离实际的,因为,教与学在教学活动中,是不可割裂的教学活动同一体。虽然教与学的活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的个体,但是,体育课堂上,所从事的教是为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教,所进行的学是在教师传授指导下的学,因此,教与学是同一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教与学的内容是一致的,教与学的时间是同步的,教与学的环节是密切相连的,离开了教师的教或离开了学生的学都无法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由此可以推断,教师在施教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是结合学生的学而选择与运用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也是基于教师的教法引领的,脱离教法的学法或脱离学法的教法都是很难存在的。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高中实施体育会考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影响加以分析,得出高中实施体育会考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建设和发展。    [背景]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于2006年9月18日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公布监测结果:在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针对当前学生的这
2008年1月14日。我参加了迁安市高考体育生管理经验交流会。会议中各校主抓体育的领导做了管理经验的交流。我感觉每个学校在对体育生的管理工作中思想上重视,管理上规范,确实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真正正为体育考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宽松的、人性化的升学平台。  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主管体育的校长任组长,年级主任任副组长,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班主任、专职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决策》:作为一个地方的主政者,您怎样看待黄山的发展?  任泽锋: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黄山有自身的特殊性。从生产要素来看,黄山森林覆盖率极高,可利用的土地很少,发展要素瓶颈较多,不可能像平原地带那样搞大规模开发。  黄山最大的特色在于生态环境好,旅游资源富集。有人开玩笑说,相机掉地上,“咔嚓”一下也是景。这里还孕育出厚重的徽州文化,既保存有外在的古村落、古祠堂、古
[编者按]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工作,开发区发展迎来新的春天。新时期,全省开发区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推进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面对发展新机遇和转型新阶段,本刊特别策划“开发区创新提升”系列访谈,专访转型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开发区主要领导,总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美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信任背摔是扩展后的拓展训练的一种训练方式,笔者经过试验和整理,发现独特创意和精心设计的该项目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是将其“移植”到体育校本课程中后,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活动热情超出想象且安全系数较高。现把该项目完整训练方法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活动目标    1.训练参与
体育学是一门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基础学科。传统的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提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基础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变革,原有的一些教育理念、方法已显得与当今的新课程形式不相适应。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纲要,重点突出“健康第一”的教育
稳定与发展是1和100的关系,“1”没有了,一切都为“0”。  射阳素有“鹤乡”美誉,曾经处于盐城第一方阵。但一段时期里因化工厂爆炸、信访、多名领导干部被查处,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经济跌入谷底。经过这几年的强力治理,射阳已从过去的全省信访管理重点县成为信访工作先进县,连续两年获得盐城市综合考核先进奖,今年上半年获苏北唯一的省财政考核一等奖。来之不易的深刻变化,让我深切感到,稳定与发展是1和100的关
中纪委公开曝光了中科铁工违规选人用人问题,时任董事长唐智奋被党内严重警告,原总经理鄢怀斌被降为副巡视员。鄢怀斌不但主持的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个人也被授予“詹天佑人才奖”,并曾参与1998年长江抗洪搶险。之所以退居二线仍然受处分,是因为他的外甥女婿向某被违规提拔。
1、问题清单    问题管理,这是近年管理界所关注的一个词汇、在学习型组织的“链式学习法”中特别提出首先要建立问题清单,让所有成员参与找问题,然后理出问题的顺序列出清单,这是学习型组织的切入点,没有问题清单就没有学习型组织。因此“带着问题学”得到提倡和重视。    2、链式学习    学习型组织在中国曾经热度很高,但大多都流于形式或并不深入,不过管理者都深知学习至关重要,在组织需要的千呼万唤之下,
一、设计理念    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是奥林匹克教育;贯彻党中央7号文件精神,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饭炼,提高学生体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将奥林匹克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中,以北京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为核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全体师生,家长人人参与,人人奉献,在智能开发、品德培养的集体竞赛中,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运动精神,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灯市口小学奥林匹克示范校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