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w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过于注重情感熏陶,忽略知识基础技能传授;过于注重学生的互动体验,缺乏理性引领与评价;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缺乏教学智慧,偏离语文教学内容,这些问题值得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62-1
  一、过于注重“情感熏陶”,忽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由于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双基”,使得过去的语文课堂比较呆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应由过去重知识传授发展到现在注重学生内心灵性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我们应借课文这一载体,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和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人格。
  很多时候,教师们都很注意学生的情感培养和熏陶,课堂中师生互动,情感交流都比较好。但似乎又不约而同地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其实,语文知识的传承与情感态度的培养同等重要,在教学中万不能顾此失彼。如,五年级的《月光启蒙》中,有些老师的课堂内容是这样的:配合课件音乐讲解《月光启蒙》的情感意境;让学生欣赏音乐后畅谈感受;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图画。课文中的字、词、句基本不讲,课文内容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结果整整两节课就在音乐声、放映录像、教师的煽情语言和学生的抒发情感的交谈和绘画中完成的。这课很浓情,可怎么看都不像语文课,倒像是音乐欣赏课。课后再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查,发现不少学生把“混沌”“筛”等字读错或写错,不少学生没能真正理解“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如意,等等。这些最基础的语文知识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需要教师的传授和训练。然而,往往有时却过于注重了课文的情感熏陶,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缺失。很多老师往往矫枉过正,似乎凡与“训练”沾边的做法就是违背新课程。其实这种理解恰恰偏离了新课程的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能力、情感等方面健康地发展。
  二、过于重视学生的互动体验,课堂缺乏理性引领和客观评价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为此,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一方面,过去那种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方式逐渐被教师们摒弃;另一方面,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师生交往的“互动”式课堂,越来越成了教师们的课堂追求。于是,小组活动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活跃得很。学生有着前所未有的表达机会。可是,仔细观察这些课堂的时候,却觉得有些不大对劲:所谓“自主、探究、合作”,就是自由说话。教师东瞧瞧、西望望,成了旁观者。课堂活动缺乏严密的组织,更缺乏教师理性的引领和评价。热闹的一堂课下来,学生说得很尽兴,但实际上教师却没有真正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应该融入教师的理性引领和客观评价。让学生交流,不等于教师不加引导地让其“乱说”,“互动”不等于天马行空不完成教学任务。“互动”是教与学的方式,是师生分享经验、拓宽视野的过程。
  三、过于重视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缺乏教学智慧
  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几点就是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搜寻信息,博览群书。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时,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小学的课堂同样需要这样的语文素养的渗透和培养。
  2.语文兼顾,训练驾驭。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小学语文教改的路程还很漫长,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今天的我们正在逐步地掀开新课改的“盖头”,总而言之,要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多才多艺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在不断地进步成长中把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推向更高的台阶!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的一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评价话语,却是学生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教师要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多纬度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学”,而且“会学”和“学会”,更要“学得有兴趣”。  关键词:多元;评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对学生的家庭作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低年级英语学习要求“听说领先,认读跟上”,家庭作业应该以口头作业为主,笔头作业为辅。因此英语家庭作业的有效检查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低年级;家庭作业;设计;检查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57-1  一、家庭作业的有效布置  (一)关注
摘要: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记忆词汇和准确运用词汇。因此,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加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利用语境,突出词汇教学的整体性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记忆方法在获得知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语言学习方面。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摆脱“机械记忆”的桎梏,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  关键词:词汇;记忆;直观  中图分类号:
摘要:本文在参考多本资料和数位语言学家的成果后,从多个方面: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词汇意义的七种类型等方面,强调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扩大词汇量更是重中之重,并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在词汇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一些有用的学习与教学的策略。笔者呼吁英语的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重视词汇的学习,提高对词汇量的教与学。  关键词:词汇量;词汇意义的七种类型;联想反应;直接教学;附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文
摘 要:《电工基础》中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以及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四种方法,各有利弊,每种方法适用的场合不同,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判断甄别,合理选择。  关键词:中专教育;教学思考;消元消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117-1  利用支路电流法来求解最基本的三支路两电源的复杂直流电路,我
摘 要: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负责,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帮助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所有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要“教好每一位学生,成长每一个学生”。因此,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个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断完善和提高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样推动了新的教研文化发展,如何有效的听评课,已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初中历史教学研讨实践,从评教师“教”的角度,对中学历史老师评课方法进行初步探究,具体从被评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评价。  关键词:初中;评课;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
摘 要: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手机,他们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仅影响休息,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本文就如何对沉迷于手机的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进行探索。  关键词:沉迷手机;危害;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24-1  一、中职生沉迷于手机的危害  我于2011年10月制作了科学的调查表,在
摘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心育之中。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关键词:班级德育文化;积极评价;心理品质渗透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20-1 
摘要:翻转课堂进入中国后,迅速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掀起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时间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客观地分析了翻转课堂带来的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冷静地阐述了翻转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提出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策略和反思。  关键词:翻转课堂;认识;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29-22007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