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矽肺并呼衰的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34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矽肺;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5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64-01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常合并反复感染,气道内黏液储留,而发生慢性阻塞性与限制性混合通气功能障碍,最后发生为II型呼吸衰竭。住院时间长且病死率较高,应用无创机械通气,NPPV呼吸支持后,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缓解症状,减少住院天数,减少病死率。我科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了98例矽肺并II型呼衰患者。60例应用了NPPV,38例常规治疗。两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气分析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收治了矽肺并II型呼衰98例(符合矽肺诊断标准,均由包钢劳研所确诊及血气分析标准)。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为治疗组(A组)男52例、女8例,平均72.5岁,常规治疗组(B组)38例,女5例,平均71.3岁。98例均因矽肺I期并感染,心衰,II型呼衰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双肺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喘鸣音,心率快,监测血氧饱和度均小于80%。
  1.2方法B组继续氧疗(2-3L/min),抗炎,解痉平喘,改善心功能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全部使用面罩(鼻)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我科使用的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synchrony双水平压力通气呼吸机,选用S/T模式,吸入氧浓度为40-50%备用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吸气末正压通气IPAP初始压力(10-18cmH2O)1cmH2O=0.098kpa,呼气末压力通气为3-5cmH2O后根据患者自觉症状、心衰情况、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调节压力支持水平及吸入氧浓度,通气前教会病人如何呼吸,稳定病人情绪,面罩大小松紧适宜,不漏气为主,过紧导致溃疡,眼结膜充血水肿,通气过程中,可允许10-30min暂停,期间可吐痰、进食和谈话沟通,两次治疗均为3-5天。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治療期间密切观察血气分析、电解质、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两组治疗48小时后各项指标比较,其中心率A组(71.2±5.5)次/分。B组(88.7±9.87)次/分;呼吸A组(20.4±3.7)次/分,B组(25.6±4.2)次/分,PHA组(7.40±0.057)B组(7.31±0.06)PO2A组(70.5±10.4)mmHg,B组(63.5±7.5)mmHg,PCO2 A组(53.4±6.5)mmHg B组(65.1±4.8)mmHg,SaO2 A组(95.1±3.4)% B组(89.1±3.5)%。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讨论
  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由于BiPAP通气机的性能不断完善,效果确切,费用较有创通气低廉,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临床应用经验的增加,现成为急性呼吸衰竭的首选有效方法,BiPAP呼吸机可降低呼吸肌负荷,减少呼吸功能消耗,有利于呼吸肌休息。降低耗氧量及CO2产生量,并改变压力容积曲线特征,增加通气量,使CO2排出增加,在呼气末给予较小的PEEP,可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防止小气道塌陷。改善通气,排出CO2,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增加氧合,改善组织缺氧临床症状,从而提高药物疗效,无创机械通气后,呼吸频率、心率明显减慢,低氧血症、CO2储留、PH明显改善,加温加湿有利于排痰,降低护理工作量,和降低死亡率。
  BiPAP呼吸机临床操作和护理简单,依从性强,安全性高,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提高床位周转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且在社区家庭中可使用。同时对一些重度支气管哮喘、COPD、急性左心衰、ARDS及拒绝插管的重度呼吸衰竭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合并肺性脑病(昏迷),家属拒绝插管的患者,可在短时间内降低PCO2,是多数患者意识转和度清,咳痰能力增强。病情进一步改善,好转出院。如经BiPAP治疗后病情仍恶化者,应及时进行有创通气治疗,以免延误抢救时机。患者能进行正常吞咽、进食、咳痰、说话,自主性强。有利于人性化管理和护理。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呼吸动力学、血气分析及患者适应情况及时调整通气策略,是安全、有效治疗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的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护理情况,根据结果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发生30项用药及护理不规范事项,其中涉及院方因素、药物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患者因素四个方面。结论心血管内科的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的问题主要来源于院方、药物、护理人员和患者自身方面,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用药安全的监管力度。  【关键
期刊
【摘要】肺结核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加防病治病的意识,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3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50-01肺结核是一种有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的难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为社区护理老年慢性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从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社區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系统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开展一般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于ADL评分,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护理后,ADL评分得到了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经尿道等离子束刀前列腺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6例行经尿道等离子束刀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经尿道等离子束刀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分析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消失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比较,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对病房护理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并采取有效防范对策,有效化解风险。方法我科于2004年3月开始实行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分析护士职业风险常见原因,采取提升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健全科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护理安全责任制,规范医疗设备操作流程及管理,提高有效的防止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减少了护患纠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果通过几年的护理风险管理,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治疗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对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早期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3%;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日常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娩室助产士身体健康产生的职业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护措施及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出职业危害的诸多因素。结果提高分娩室护士自身保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促进身心健康。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分娩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是预防的关键和重点。  【关键词】分娩室护士;职业危害;健康状况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41文章编号:100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9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5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压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
期刊
【摘要】护士在采血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晕针晕血现象,是一种血管性晕厥。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处理不及时可能后果严重。对于出现晕针晕血的因素,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晕针发生几率,护理效果提高。  【关键词】晕针晕血;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4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5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采取术中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28例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满意度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8%,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差异较大。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手术中给予舒适护理,能够使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