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106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消化道疾病之一,其中以腹泻型(IBS-D)最为多见。近年来研究发现,针灸治疗IBS-D方法多样化且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检索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多种针灸方法及相关治疗进行总结,完善针灸治疗IBS-D临床治疗方案,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放射性食管炎(RE)是颈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出现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因此中断治疗进程,限制放疗疗效。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对其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从RE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床研究和中医药治疗RE的机制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RE的治疗拓宽思路。
目的观察消瘿汤加减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泼尼松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消瘿汤加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
龙江名医王德光悬壶七十载,以善治各类发热著称。王老自拟临床经验方鱼白桑止咳汤加减“内清外解”治疗太阴温病发热,多为肺内感染发热或炎症控制后反复发作之无名热;重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阴虚高热,多为年老体衰、多次放化疗后发热或癌性发热;解毒开窍通络复法治疗热闭心包,即急性乳腺炎、肺内感染继发血源性脑脓肿;活用参苏饮益气升阳治疗“虚人”发热,即正虚邪恋之反复发热者;“热因热用”治疗无名热属阳虚阴盛者;变化秦艽鳖甲散扶正透邪治疗“骨蒸壮热”,即难治性肺结核发热和产褥热等。上述王老治疗发热临床经验多有独到之处,可为临
目的基于角药理论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的配伍与应用,为传承与发展经方、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频数统计法梳理《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中半夏出现的频率,在传统药物性味归经及功效的基础上,运用角药理论分析半夏的配伍与应用。结果半夏角药在《伤寒杂病论》中独立成方的有6组,作为方剂主要部分的有10组,作为方剂辅助部分的有1组以及联合应用的角药多组。结论《伤寒杂病论》中半夏“角药”配伍严谨,有助于传承与发展经方,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现代医学治疗房颤以维持窦性心律、抗凝、控制心室率为主要切入点,然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及主流治疗——房颤导管消融因术后的复发问题使房颤的治疗再遇窘境。房颤与中医学中心悸相对应。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表明中医药在改善房颤患者症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以房颤的中医药治疗为主题,通过综述近年来房颤的相关中医治疗研究,归纳了房颤的病因病机、主要证型分布及施治进展,为中医辨证论治房颤提供思路。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外敷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伤科黄水外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Constant 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肩关节活动度,记录治疗后的整体印象改善评分(CGI-S),疼痛和活动障碍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
规范化的子宫肉瘤病理诊断报告是临床对子宫肉瘤诊治及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为提高我国子宫肉瘤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学组(协作组)结合国内外关于子宫肉瘤病理诊断和临床的治疗原则,制定了本规范,包括子宫肉瘤标本的固定处理、大体取材描述、病理报告内容和格式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检测等,力求为子宫肿瘤的标准化治疗提供关键性的病理依据。
期刊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肠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我国结直肠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标准存在局限性及诸多问题,这大大影响了结直肠癌的检出及治疗。越来越多的病理医师,包括西方国家的病理医师承认结直肠黏膜内癌的存在。接受结直肠黏膜内癌的概念将使病理医师在进行黏膜活检诊断时避免诊断不足,有助于提高我国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和降低其病死率。
期刊
重症肺炎是肺组织炎症迁延难愈,持续进展,恶化加重而形成的重症感染性疾病,是导致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以抗感染和呼吸支持为主要治疗手段。“治未病”思想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是中医特色的防治养生策略,强调“防重于治”。笔者拟从“治未病”的含义入手,结合重症肺炎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及传变规律,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愈防复3个层面阐述“治未病”思想在重症肺炎防治中的运用。早期诊断,早期救治,截断病邪,防治并发症,探寻中医药指导重症肺炎防治的新思路。
免疫治疗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一些难治的癌症以及晚期癌症患者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和良好预后,但在患者中的响应率不高。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与肿瘤相互作用过程称为肿瘤免疫编辑,并进一步细分为免疫清除、免疫平衡、免疫逃逸3个阶段。本文概述了肿瘤免疫编辑3个阶段中肿瘤微环境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对解决免疫治疗抗性,针对性用药设计以及联合用药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