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大山一半甜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yd83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入乡
  重庆市酉阳县、安徽省霍邱县
  扶贫亮点:
  ·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建『有实效、可闭合、易复制、便推广』的扶贫『四部曲』
  ·因地制宜、定点帮扶,实现非遗活化项目87项;返乡就业率增长78%
  不少人问过范炜焱,“‘看见大山’到底要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真正道明要义,在他看来,“看见大山”的今天,不是一次次设计出来的,而是因一时一地而起,用双脚丈量着大地,一步步脚踏实地走过来的。但要说,这些年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力量在推动着“看见大山”往前走,想必,整个团队铆足信心为传统手工艺赋能,是理想的答案。
  “看见大山”是苏州大学师生共建的一个公益帮扶实践项目,也是设计赋能的帮扶平台。通过非遗“活化”及衍生品设计、农产品品牌孵化及产业培训、文旅融合实践创新3个层面,对贫困地区进行因地制宜的定点帮扶,以实现其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优化,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贡献智慧。
  重庆酉阳,是“看见大山”团队乡村扶贫的第一站。
  2018年12月,在团队负责人范炜焱和郑丽虹的带领下,“看见大山”团队的29人在经过36小时的绿皮火车和连续大巴颠簸的车程后,走进了连绵起伏的武陵山区,来到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来重庆酉阳之前,范炜焱就给大家做了心理工作,因为田野调研的艰辛并非短时间内能克服。当整个团队实地到访酉阳之后,才被贫苦的乡村实景所震惊。12月正是酉阳多雨潮湿的月份,大雨连绵,山路泥泞。团队入住的棚舍既无热水,又相当狭窄,对于在城里住惯了的同学们而言,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在艰苦的调研环境之下,团队依旧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
  团队做了丰富而细致的田野调研,收集了近百份珍贵的苗绣资料,发掘了苗绣的71种色彩组合形式,考察了3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苗族银器锻造技艺,日织半尺纯手工挑花的西兰卡普织造技艺,以及保存火种的柚子龟,生态原木桶蜂蜜提取技艺等。
  在乡村田野中摸索,才能看清传统手工艺的真实面容。在时代唱新的今天,传统手工艺的“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但现实情况是,隐匿在大山里的非遗项目,或多或少与当下前沿的设计语境难以契合。如果现代设计师们将流行的思维方式带进山里,村民们能否理解,着实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大山里代代相传的“原生模式”,设定了手工艺“传统”的属性,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山里的手艺人,仅是“靠着山”长大的。
  如何突破村民们固化的思维,成为难题。无论是将手艺融合设计,还是将手艺与生活对接,“转化”的过程注定困难重重。这并非是贫困地区所面临的痛点,它其实是整个传统手工艺行业所面临的难题。那么“看见大山”团队希望做的,就是将设计与理念带给他们。“去看见手艺,手艺才更容易被大众看见。”对于范炜焱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伪命题。也正是在亲身地探访中,团队才在求新求变中为传统手工艺赋能。
  “看见大山”团队把用于收纳种族火种、寓意吉祥的柚子龟重绘为卡通形象,设计开发了儿童座椅;用盘金绣、叠针绣和平绣等多种技法做成了衣服、帽子、围脖等可爱的“诞生礼”;将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和苗绣技艺与经典纹样结合,设计制作出一系列简约时尚却又千变万化的首饰系列作品;西兰卡普将土家族织锦制作眼罩、护照夹或传统蜂蜜包装,转化出来的产品既实用又带有当地特有的文化属性……经过“看见大山”团队与当地手艺人15个日夜的连续奋战,一批家具、家居、服装、户外用品等8大系列的71件帮扶成果初步显现。
  绣娘们的内心,是希望“往外看”的,對大山外的世界是充满渴求的。她们对大自然的语言有自己的解读,那么,“看见大山”团队希望能将她们的解读进行重新梳理与分析,归纳总结成为一套传统工艺某个门类的研究体系。通过将当地绣娘们常用的色彩和现代流行的色彩趋势进行重组,发布当今时代最新的趋势报告。而这些设想,在团队的专注调研下得以实现。
  对于团队中的师生来说,这是一次深入民间手艺现场的社会实践课;对于酉阳浪坪乡的手艺人们来说,这是一次突破传统、跨界创新的全新尝试。传统手艺与现代设计的碰撞交织迸发出了创意的火花。
  “看见大山”不仅仅是看见风光旖旎的平林山野,或许也可以作为‘精准扶贫’的另一个视角。应当从根源上焕发手艺人在地文化的自信心,配备相关财力支持,加上高校产学研结合设计转化,再进行科学合理的商业运用,融合政、产、学、研、商联合发展,大山里的传统手工艺才能从容启航。”范炜焱说。
  巫山云雨下的品质打造
  范炜焱始终认为,“‘植入’设计的方式,其实有些简单‘粗暴’。还是需要有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循循善诱,用强有力的说服力去感染手艺人。若非如此,传统手工艺与当今艺术的融合将难以为继。”
  “看见大山”的扶贫步履从未放缓。
  巫山云雨,闻名世界。
  从2019年5月起,“看见大山”团队深入重庆市巫山县腹地,从考古探源、文学遗韵、非遗资源、舌尖美味、百草识养、巫文化风等6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为巫山当地设计出品了81个系列的近400件单品的文旅产品,全面升级了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形象。“智力扶贫”成为整个团队工作的核心,以此为巫山县打造出城乡IP系统,设计建设出旅游景区标志性文旅打卡点“云水依——恋城巫山文化交流传播中心”,并创造性地开展大地艺术规划,以构建当地城市色彩系统,用“高校智囊”助力巫山县的经济发展。
  2020年受气候影响,巫山当地的支柱型产业“脆李种植”深受其害,受当地政府邀请,“看见大山”团队再次发挥了复合型团队的优势,给当地脆李产业带去了食品设计与深加工技术,为当地脆李产业保驾护航。目前,团队设计开发的“脆李月饼”已为当地销售企业带去15万个的订单,“脆李有礼”月饼系列礼盒更是收到了三峡集团4万份订单,将为当地带去650万元的收益。
其他文献
我是偏文科兴趣的人,在女儿还小的时候,我就给她读书、讲故事,几乎没有对她做过任何数字方面的训练.rn直到女儿上小学,当她发现可以很轻松地玩着学语文,却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学
端端今年4岁了,已经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了,可最近端端的妈妈发现端端从幼儿园回来,口袋里经常会多出一些小玩具;去超市回来,竟然还拿回来二十几张价格标签;到亲戚家也
突出重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张纪南最近,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对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为做好新
一堂好的语文课结尾是应该讲求艺术的。《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语文教学也一样,恰到好处的结尾,可以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为下一课的学习作好心理铺垫。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一些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归纳点睛式  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可加深学生对课文重、难、精彩点的把握,强化学生印象。如教《景阳冈》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水浒
临近年关,原本商量好全家齐上阵来个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可老公临时有事溜了,儿子也似乎没有准备参与这次劳动,像往常一样照例去他房间里学习去了,只留下我一个人极不情愿地收
时不时地看见女童被性侵的新闻,我都非常难过.如果机械地告诫孩子“要小心男老师和校长,他们有可能会伤害你”,就会让孩子丧失对世界的信任,甚至令她对异性产生恐惧,影响她未
作文指导令老师头疼,而作文练习更让学生焦躁。很多时候,学生面对作文要求皱眉头、咬笔头,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最后交上来的作文,要么是三言两语、内容空洞、无真情实感:要么就来一个“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菜带叶烧”,以假话、套话、空话来凑数。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由不感兴趣到厌烦,最后甚至“谈文色变”。  据了解,以上现象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相当普遍。笔者认为,这种“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状,缘于小学作文教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逐渐增多,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对公司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各方面有全方位的了解,以便掌握相关信息,为科学
停车场的地上有一只死鸟,我送豆豆上学时,它静静地躺在那里.rn刚看到那只死鸟时,我下意识地想拉着豆豆快速离开,生怕吓到他.可豆豆却停下来,好奇地问我:“妈妈,这只鸟不是在
生活中,我们总会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孩子被拒绝后,总会不高兴.这种情况下,孩子是能很快释怀,还是会继续闹情绪,通常与大人的做法有关.rn有些时候(尤其孩子大一点之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