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测量实验教学中的时域测试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_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滤波器中心频率反射群延迟时域特性的带通滤波器调试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论文开发了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时域测量实验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一个S波段腔体带通滤波器时域调谐测试实例,拓展了微波测量实验教学内容,充分锻炼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关键词:微波测量;时域;带通滤波器;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71-02
  微波测量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微波测量的基础理论和微波测量仪器原理、方法与应用,在科学实验或生产实践中能制定合理测试方案,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设备,正确处理测量数据,培养学生实验和工程应用的方法与操作技能。由于微波测量仪器设备种类繁多,价格昂贵,部分实践教学侧重于演示性实验,或者由于可供学生使用仪器设备缺乏取消实验内容。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更是缺乏。
  鉴于以上几点,本文提出以腔体滤波器为微波测量课程典型实验教学对象,开发设计一个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内容,即通过腔体滤波器的理论计算和实验调试的小型微波工程设计样例,使学生掌握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技术与操作,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时域测量技术,微波腔体滤波器的时域调谐技术以及其主要性能指标参数测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能力训练特点。
  一、基于输入反射群延迟带通腔体滤波器调试
  现代微波滤波器的设计大多使用网络综合法,以衰减、相移函数为基础,通过网络综合理论得到滤波器低通原型电路,然后通过频率变换函数,将低通原型转换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各种滤波器电路,最后利用相应的微波结构来实现集总元件原型中的各元件。这种设计方法,计算相对简单,有较好的近似度,且能导出最佳设计。由于滤波器中心频点的反射群延迟可以通过低通原型、LC带通结构以及耦合系数得到简便的显式表达式,相对而言,其理论设计与调试过程简便清晰。
  本实验中需要通过滤波器反射群延迟时间来进行滤波器性能调试,因此首先要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单端口校准;待滤波器调谐螺钉调试完毕后,再进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全二端口校准,完成滤波器各项性能指标测试。
  本实验中所调试的滤波器为S波段5阶腔体滤波器,设计中心频率2.45GHz,带宽100MHz,插损小于1dB,2.05GHz、2.85GHz抑制度大于80dB。滤波器各阶反射群延迟如表1所示(S11=-21dB),具体计算过程参考文献[3]。实验中逐级调试各级调谐螺钉深度,使得滤波器在中心频点处反射群延迟时间尽可能与表1计算数据接近,之后将调谐螺钉锁定;所有调谐螺钉锁定后,将矢网进行全二端口校准后即可进行滤波器各项指标测量。
  二、实验步骤
  首先进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单端口校准,为滤波器调试进行准备。完成单端口校准并将显示设定为群延时后,按如下步骤进行腔体滤波器调试:
  1.将滤波器所有调谐螺钉锁定螺母松开,将调谐螺钉旋入腔体与谐振杆保持良好接触即可,即各谐振腔短路。
  2.将梳状滤波器一端接入port1电缆端口,将第一个调谐螺钉逐渐旋出,直至屏幕上中心频点处显示群延迟时间为如表1第1栏数据,并用螺母将第一个调谐螺钉位置固定。
  3.将第二个调谐螺钉逐渐旋出,直至屏幕上中心频点处显示群延迟时间为如表1第2栏数据用螺母将第二个调谐螺钉位置固定。
  4.依次将所有调谐螺钉调整合适及螺母锁定;腔体滤波器调谐完毕,准备好下一步性能指标测试。
  S波段腔体滤波器调谐完成后,为全面获得滤波器的S参数,网络分析仪需要进行全二端口校准,将调试好的滤波器接入矢网测试电缆端口,首先测试S21曲线,按[Marker]选择读数S21曲线-1dB上下两个频点,获取1dB带宽数据;读取2.05GHz和2.85GHz频点S21数据,获得这两个频点带外抑制度;导出测量数据;其次,测试S11曲线,按[Format][SWR],读取带宽内驻波数据;导出驻波测量数据。
  三、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腔体滤波器矢量网络分析仪调试时获得的各阶反射群延迟测量波形如图1—图3。
  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得到S21曲线以及带宽、插损、带外抑制度参数如图4所示,该滤波器1dB带宽为104MHz,带内插损小于1dB,满足设计要求;在2.05GHz和2.85GHz处带外抑制度分别88dB和96dB,满足大于80dB设计要求。
  四、结论
  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矢量网络分析仪单端口、全二端口校準方法和操作步骤,深刻了解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时域测量功能,理解掌握微波滤波器常见性能指标参数意义及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
  [1]甘本祓,吴万春.现代微波滤波器的结构与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1-15.
  [2]戴晴,黄纪军,莫锦军.现代微波与天线测量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53-166.
  [3]John B.N.A unified approach to the design,measurement,and tuning of coupled-resonator filters[J].IEEE Trans.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1998,46(4):343-351.
  [4]http://rfshop.com.au (Peter Martin.Design equations for tapped round rod combline and interdigital bandpass filters)
  [5]http://www.ei41.com.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数字媒体专业游戏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动媒体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目录》指导下,在多年专业探索和建设基础上提出了2016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互动媒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3-0256-03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以
摘要:本研究以技术接收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延边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了解延边大学学生对MOOC教学的适应性程度,探求影响学生对MOOC适应性的因素以及提高大学生对MOOC适应性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帮助学习者提高对MOOC课程的学习兴趣,高效增强学习效率,希望能有效推动高等院校MOOC教学应用,试图引导延边大学MOOC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迈向更高的台阶。  关键词:MOOC;适应性影响因素;大学生
摘要:中国出入境旅游的迅猛发展对于国际化导游人才需求迫切,高职院校涉外旅游类专业如何有效培养行业所需的国际化导游人才成为热点问题。依据行业调研,本文尝试构建国际化导游人才职业能力内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进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等的探索,以期为国际化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能力;国际化导游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摘要:大连工业大学“百威班”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以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突破口,整合校企优势资源,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大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卓越计划”;创新应用型人才;“百威班”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3-0022-02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
摘要:以校本学季制下课程综合改革为依据,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创新实践,探索构建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科研促教学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学季制;科研促教学;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2-0105-02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察方向)核心
摘要:我国医患关系不容乐观,研究发现沟通意识及技巧的缺乏是影响医患关系最主要的医方因素之一。医患沟通模式是医患沟通全过程的总体性描述,是医患沟通实践教学以及研究的指导纲领。虽然国外医患沟通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上发展较完善,但国内缺少对于医学沟通模式的研究及实践,本文选取在国外医院和初级卫生保健中被广泛采纳的医患沟通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沟通模式和依恋理论,通过对两种模式内容、测量及发展的探讨,为我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工程硕士的调查问卷为依托,分析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针对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关键词: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52-03  从2009年起国家开始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优化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以满足经济迅猛发展
摘要:中医药是一门具有深厚哲学基础和文化内涵的传统医学,而中医药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我国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仅仅依靠高等院校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中医药文化继承、传播的需求,青少年儿童对于中医传统文化的兴趣多少将直接影响其对中医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发扬的程度。《小伙伴看中药》儿童漫画是定位于学龄期儿童的中医类科普漫画,全书以漫画故事的形式向该年龄阶段的儿童展现中医传统文化的趣味、神奇与魅力
姜琦 張福娥
摘要:职教联盟协同合作育人,是大势所趋。本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托东莞印刷职教联盟,提出了“卓越技师”培养方案,构建了“全过程、交叉递进式”的教学方法和“1 1”导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了校企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机制,并成功实施到“当纳利卓越技师订单班”,效果良好,对职教联盟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教联盟;卓越技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