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织锦绣 水墨书才情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名人,他的画作《金山岭晨光》、《白洋淀晨曦》、《翔鹤图》等,被人民大会堂悬挂,并作为中外元首会见常用之背景;他是凡人,他有着一颗“凡心”,用艺术家质朴率真的性格特质,将祖国、故土、山村等元素流露笔端,并形成自己的风骨;他用一颗对艺术敬畏之心,及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彩绘着人生,书写着感恩画卷;他人生如画,画如人生,人们在为其画卷所折服的同时,也记住了其鼎鼎大名——吴建潮。
  
  其人如画
  吴建潮,又名吴建朝,字春讯,号常山坡龙人。1964年生于河北正定,198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坐在记者对面的吴建潮先生,介绍起自己来,犹如一个通体透明之人,毫无遮拦,一个大山之子的憨厚与朴实一览无余。但是当我们聊及其作品时,吴建潮先生的神情渐渐凝重起来。顿时让记者感觉到,他与他的作品一样,好似山涧一潭碧水,深不见底,高深莫测,含蓄中流露的情感张扬、平稳中带着活跃的灵性,俨然一副如画的艺术人生,隽永而美丽。
  据吴建潮先生介绍,他4岁时就能在墙上画出一个个娃娃脸。追忆起童年,他用一句“或许幼小的我本能地追逐由猿人向现代人的进化吧”调侃道。
  吴建潮先生告诉记者,他始终秉承作画要高于技巧,高于表现的“哲学精神”原则进行艺术创作,他对“东方哲学思想”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创作一定要达到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思想境界。物象是眼睛的对话,意象是心灵的沟通。要能够从画中听到音乐,读到诗词,看到舞蹈,能与天地对话,能体会到画外音,这才是立意深刻的‘中国画’。”吴建潮先生如是说。
  当问及对艺术的追求时,吴建潮先生告诉记者,他常常将“笔墨等于零”,作为创作信条和原则,作为对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他由此解释道:就是将原先的东西打破重新组合,化整为零,服务于自己的创作思想和灵感再创造,最终体现绘画的最高境界,创作出“人画一体”的精品画作。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吴建潮先生始终强调天赋,在他的眼里,一切事物都是有情感、有生命、有灵性的。他说:“创作要把握时代脉搏,呼唤时代声音,唱响时代主旋律。画外音,画外情,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情感的表述,内心的流露,思想的升华。”
  ——二十余年来,吴建潮先生的创作总是有迹可循,以最自然的创作状态,描画最熟悉,最自然的生命中最感人的事物。他始终以画笔构筑着“吴氏风格”的精神家园,托物喻意,体现着画家的哲理思想。
  
  其画如人
  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站在金山岭长城之巅,放眼望去,金色的阳光洒满长城内外,一片通红;巍巍太行、群鹤比翼、村口石桥、简陋民居、故乡圆月,童趣与乡情笔端尽流淌;初夏的早晨,柳叶嫩嫩地绿着,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蝉振开透明的羽翼,使劲儿攀住枝条,仿佛生怕风儿将其吹跑……这是一首首诗,但更是一幅幅画,一幅幅人生画卷。
  ——这就是吴建潮先生画作的艺术折服力和思想深远性。
  吴建潮先生的画作融山水、花鸟于一炉,并巧妙地将爱国、人生等内涵孕育其中。其画作注重学习吸收各流派精华,但又不忘大胆创新,许多作品以一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将许多边缘艺术溶入到作品创作中,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其画形与神、意与象、气与韵、理与法的创作内涵,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他总能以炽热的情感歌唱时代,用满腔的热情拥抱生活,把诗性的言语和浪漫主义思想及手中诡奇斑斓的画笔和色彩为受众营造梦幻般美丽奇妙的世界。
  吴建潮先生的山水画注重写实,具有娴熟的造型功力。他喜欢在时断时续的勾勒中,添加局部性淡墨皴染,以突出物象厚重感与结构感,将多画种体面关系和谐融入传统表达之中,努力实现画家对主体物象的审美改变。他笔下的造型大多体现画家的艺术灵性与才情才气。此外,他还注重传统,并能学踺百家,集众长自运。他的画风继承了宋、元、明、清山水画之精华并深入生活,为己所用。做到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吴建潮先生的画作《金山岭晨光》,即首先在选题上就匠心独具,将视野和笔触锁定中华民族岿然屹立世界强林的象征,亿万华夏同胞民族精神的图腾--长城。画面上那一缕晨光,寓意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希望、信心和力量。天空中丝丝游云及涌动的紫气、簇拥雪松韵味无穷,升华了主题。画家以其老辣的笔触,创新的思绪,年轻的激情和艺术的心灵,歌唱着美丽祖国大好河山,礼赞着伟大复兴时代。
  吴建潮先生的花鸟画格调清新,赋色淡雅,注重工笔性与装饰性巧妙结合,其草虫形象以工笔为主,赋色清淡,追求写实,力求主体形象色调和谐一致。在草虫配景上,追寻时代审美需求,大胆追求装饰的写意情趣,运用多种手段汲取多画种的表现形式,进行创造性改造,使之所画作品水乳交融,从而形成其清新怡人的艺术格调。
  吴建潮先生的画作,《绿枝金蝉》、《荷塘倩影》、《紫气生辉》、《秋声秋色》,便是将现代构成因素切入花鸟画表现手法中,点线面塑造出作品散文般深远的意境,亦即对祖国和谐稳定、民族伟大复兴之颂歌,抒发了画作者热爱祖国、热爱时代、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曾有的记忆、曾有的思绪,及浓浓的期盼,尽显其中,表达的是一种阳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吴建潮先生山水画与花鸟画注重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意象与哲理相同化,其作品中充满生命激情与内涵。出色的笔墨功力与造型能力,使作品充满哲理、情趣、诗情。
  
  其情如景
  吴建潮先生创作的《金山岭晨光》、《白洋淀晨曦》等巨幅国画,被人民大会堂所悬挂,其中《金山岭晨光》作为中外元首会见常用之背景。国画作品《生命》获中国美协主办的“新世纪全国书画精品大展”金奖、《苍山古塬》获“第五届全国山水画展”银奖、《翔鹤图》获第三届中国世纪大采风金奖、《荷塘倩影》获首届奥林匹克书画艺术大展优秀奖、《远古的呼唤》入选“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水彩画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第四届、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作品入编《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品选》、《中国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美术作品选集》等众多书目。出版有《吴建潮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吴建潮作品专集》、《中国现代书画百杰——吴建潮作品选》、《河南画报·吴建潮专刊》等。
  ——这是他的荣誉,是对其艺术追求的肯定。
  吴建潮先生曾任中国书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文艺家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员及其他艺术机构顾问、教授等。
  ——这是他的“职称”,是对其敢为天下先艺术追求的认可。
  尽管有着如此众多的荣誉和肯定,但吴建潮先生并没有沉寂在鲜花与掌声中,相反,他却用“笔墨等于零”对自己的成绩做了“归零”小结。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是一代代书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具有如此创新精神的书画家,可谓凤毛麟角。吴建潮先生便是这一群体中成就斐然的一位,令人肃然起敬。他要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不懈追求中,攀登新的更高远的艺术顶峰,收获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和创作快乐。
  吴建潮先生在用他的韧劲儿,继续着“苦行僧”的生活。阳光打在他脸上,温暖留在他心里……
  责任编辑 全照立
其他文献
“过分谦虚是虚伪,过分骄傲是无知”  刘大明,号山逸堂主。现任中国书法研究会理事、深圳艺术学院教授、岭东书画院副院长、深港澳台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其作品被神墨碑林、鄱阳湖碑林、咏荷碑廊、文天祥碑等碑林入选刻石立碑,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港台地区的大型展览,其中五次在“苏东坡杯”、“雅典娜杯” 、“首届新书法”等全国性书画大赛中获奖,并在“中意杯”、“牡丹杯”、“牧野杯”三次国际书画大赛中获奖。名字被载入
期刊
一茗坡顶山,独香袭来,轻触心中不断征服的欲望,拥定一生的坡顶山    晴朗冬日午后,暖暖的红茶,华贵的茶具,精致的茶歇,浪漫的坡顶山下午茶时间开始了。场景的主人看似悠闲,其实很忙。简单却一丝不苟的妆容,精心搭配的服装,和刚沏的锡兰红茶汤色一起,光彩照人。  她是坡顶山茶业的创始人吴乌米女士。与其落座,品味着世界顶级红茶,开始了我今日采访之路!    爱上红茶,一发不可收拾  吴乌米女士是个典型的东
期刊
这位颇受赞誉的实力派书画家并没有沉于翰墨,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放在议政建言、文化交流、讲学论道上    丁一简介:原名于龙,号称一鹤、斋名无为。佛赐通肯居士,自称关东鲁人。右任玄孙、出自书香门第;朴老学生,更添名师高徒。他属龙、祖籍陕西三原,生于山东文登,就读于黑龙江省青冈三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导师。现为中国生产力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孔子学院联合会秘书长;香港卫视文化总监
期刊
1919年5月4日,一场以反对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不平等协定为发端的青年学生运动轰轰烈烈掀起,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弘扬民主科学、争取民族独立大革命的恢宏大幕。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一个隐秘的小楼里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由此开始了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作用,书写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1922年5月15日,
期刊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报道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作为北京市第一家社区学院,自成立以来努力探索实践,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学院龙头作用,广泛开展社区教
期刊
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经久不衰,正被人们薪火相传,不断传承    重建的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名的翠亨学校气势恢宏,改建的南朗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修缮后的陈氏宗祠古朴典雅,展现南朗人文底蕴的左步人文历史展馆顺利开馆,引领南朗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  “国际微笑行动”第一次走进镇级医院南朗,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中国绿色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南朗。“国际微笑行
期刊
女儿要中考了。前些日子学校要求家长参与考前100天动员活动,给孩子寄封信,写上鼓励的话,由老师到“誓师大会”现场交给学生。我给写了几个字:祝考前快乐!考后也快乐!老师看后有点小意见:不给力吧?这不是鼓励孩子玩吗?这可是到了冲刺时候啦!  女儿自己也真没当回事。一如既往地不上任何补习班,周六中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动漫、电影、电视剧。正在上映的《超级战舰》、《灵魂战车》看了,上周看《福尔摩斯》(本来是
期刊
哦,我心中的康巴汉子!  额上写满祖先的故事,  云彩托起欢笑。  胸膛是野性和爱的草原,  任随女人恨我自由地飞翔。  血管里响的是马蹄的声音,  眼里是圣洁的太阳。  当青稞酒在心里给歌唱的时候,  世界就在手上!  这首传遍藏区的《康巴汉子》,是被认为最男人的一首歌。  我国藏区分为三大区域,卫藏、安多和康区。卫藏主要在西藏拉萨、日喀则为主的地域,安多包括青海省、甘肃等藏区,康巴则分布于藏东
期刊
骨子里始终奔腾着“敢为天下先”的创造激情,同时又具备新一代知识型企业家的运筹帷幄、老成持重的睿智,这让他纵横市场而能所向披靡,终成为新苏商中的“领军人物”    或许是王维那首“红豆相思”的千古绝句太深入人心,抑或是周边常熟城里有秦淮名媛柳如是隐居的“红豆山庄”触发灵感,当1983年周海江的父亲周耀庭临危受命,接手已快倒闭的无锡港下针织厂那只烫手山芋,苦思冥想如何能把躺在仓库里的一堆产品尽快变现时
期刊
石家庄七一学校(石家庄二十四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级重点高级示范中学,具有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沉淀,其前身是全国闻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七一学校”。她是1953年由“华北军政大学干部子弟学校”和“平原军区新英干部子弟学校”合并而成。1952年时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政委薄一波指派军区干部部部长王平到石家庄考察,选定校址。在去确定学校名称时,华北军区根据朱德司令的提议,确定“七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