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有终,彰显核心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lod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节完整且完美的数学课,不仅有课堂的总结,还有对每个知识点的小结。笔者从课堂的一些小环节结合教学课例,分析课堂小结和总结的重要性。课堂小结和总结在课堂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完美。
  【关键词】数学课堂 小结 总结
  数学课堂知识点繁多,需要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小结。没有小结和总结的数学课堂,很难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很难让学生感知本节课应该学什么。一节完美的数学课,不仅有课堂的总结,也有对每个知识点的小结。
  一、课堂小结是为了巩固知识点
  教师在教学时,不会忘记课堂总结,因为这是数学课堂环节的一部分,但是对每一个小结就有可能做得不到位,或者直接忽略了它的存在。课堂的小结是为了突出课堂的每一个知识点,显示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直接明了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的强调中巩固新知。课堂小结时,在强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对导入的小结
  我们在进入课堂导入时,一般都以复习导入为主,根据旧知的复习,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如果在这里安排一个小结,就可以提炼出旧知的一些要点,不仅明确复习了之前的知识方法,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这里的小结就是发挥将新旧知识进行链接的作用。比如在教学“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时,教师可按如下方式导入:
  出示一些图形(有的是角,有的不是角)
  问:判断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讲:之前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叫——角。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小结: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角有大有小,这样就有了不同的角。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角。
  通过对角的这部分知识进行提问,唤起学生对它的熟悉度,小结出它的特点,引出下面的学习。所以,课堂导入的小结是为例题服务的。
  (二)对例题的小结
  在教学例题时,教师一般都会根据教学流程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如果在这里安排一个小结,就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出本节课的难点,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如果这里缺少一定量的小结,可能就是一节流水线式的课堂,学生无法明确地知晓这节课上的关注点在哪里,造成一定的压力。比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笔者设计如下:
  1.探索算法。
  过渡:40 30等于多少?很多小朋友都会算,可是我很想知道你们到底是怎样算的。 谁能说一说计算40 30时你是怎样想的?
  可能出现:
  (1)十个十个地数。
  (2)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7个十是70。
  (3)4 3=7,40 30=70。
  追问:为什么计算出4 3=7后,就能知道40 30=70呢?
  说明:因为4和3都在十位上,4就表示4个十,3就表示3个十,十位上的4 3算出的7就表示7个十,所以40 30就等于70。
  追问:谁来说一说算理?
  追问:现在你知道40 30可以怎样算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几名学生复述,全班复述,先算4 3=7,再算40 30=70)
  小结: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算好得数后还要写好单位名称,并用小括号括起来,那这里的单位名称是“个”。
  2.试一试。
  下面老师想请你来试一试,算一算70-30等于多少,并且边算边想想你是怎样算的。 把书翻到42页,在书上写好答案。
  问:70-30,你是怎样算的?
  (因为7-3=4,所以70-30=40;也可能说7个十减3个十是4个十,就是40)
  小结:刚刚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算式,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的时候都可以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或几个十减几个十,也就是先算十位上的几加几或几减几,在算出的得数后面添个0。
  在这里,笔者安排了两次小结,第一次小结出现在新授完例题后,这里的小结是为了给学生强调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关注点,第二次小结出现在“试一试”完成后,因为例题和“试一试”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小结,既突出了两者的异同,也提炼出了本节课的计算方法。
  (三)对练习的小结
  练习题的教学,不仅是为了做题,更是为了巩固知识,每一道题都承担着“任务和使命”。作为数学教师,就要在练习题上去发掘它们的“任务和使命”。对每一道练习题的小结,就是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再次唤醒。比如在教学“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时,其中一道练习题,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出示前两组题。
  问:你能说说这上下两道题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交流:每组两道题参与运算的数完全一样,但运算的符号不同,运算的顺序也不同。
  问:先说说运算顺序?
  师:那如果横着看,上面两题先算(乘法),下面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分组完成,完成计算后汇报。
  其次出示最后一组,问:这一组上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你算一算。
  学生相互交流。
  小结:看来,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如果是加减混合运算或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
  这道练习中的小结,教师联系练习做出了针对性的评价,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混合运算中的两个重点知识进行了重复性的强调。
  二、课堂总结是为了回顾反思
  课堂的总结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里的总结,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梳理整堂课的知识脉络,让学生理清思维,也为学习今后的知识做铺垫。如果没有课堂总结,就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比如,以“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总结方式:
  回顾本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加法和减法结合就是加减混合计算,乘法和除法结合,就是乘除混合计算,乘法和加法、减法结合,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计算的时候该怎么做呢?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如果加法、减法和除法结合在一起,那该怎么计算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这个总结的精彩之处就是,宏观上把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则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很清晰地看清整个计算教学的脉络,并且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小结和总结是课堂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完美。我们在小结和总结时,一要做到言简意赅,语言精练不啰唆,意思明确不拖沓,用最短、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出关键的内容。二要做到目的明确。小结和总结是为课堂的教学内容服务的,要具有针对性,根據课堂的需求制定出个性化结语。在小结和总结中也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中学习,从中巩固,从中思考。让课堂小结和总结为我们的数学教学锦上添花吧!
  【参考文献】
  [1]郑梅红.课堂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0(12).
  [2]陈云.注重课堂总结,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0).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习作内容蕴藏在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里,存在于他们的全部感官系统中。教师要在习作教学中充分发掘学生身边的原始素材,让“理趣”与“情义”在性灵习作教学中交相辉映。  【关键词】性灵作文 融合学科 置换视角 情境披情 思辨对垒  “性灵”一词较为人熟知的运用当是以清代诗人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其“性灵说”是诗学的一种艺术创作主张,强调要直接抒发人的性情,表现真实情感。  小学阶段写作
摘 要:水是肉鸡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只要保证饮水,即使不提供饲料,肉鸡只也能存活1周左右的时间。但是,如果停止供水,肉鸡可能生存不了几天。水对机体的各种功能非常重要。  关键词:乳头;饮水器;肉鸡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水是生命的基本元素。事实上,水是如此重要,以致于它是天文学家对外星球进行研究以确定是否存在生命,即使是其最简单的生命的关键因素。  但是,就像生活中一切以极端方式供应(太少,或者太多
【摘要】名师工作室在提高成员教育理论水平、开展“送教送培”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破解教学疑难问题、培养中青年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均衡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了“带一支团队,抓一批项目,出一批成果”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示范引领 培养教师 专业发展
【摘要】人教版数学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采用“双拼法”,公式表达与几何解释简单易懂,但学生缺乏图形拼组的学习经验,单个三角形转化的方法又有难度,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引导痕迹过重。本文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入手,讨论三角形面积的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轨迹,使学习活动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顺学而教。  【关键词】顺学而教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策略  人教版数学以两个完全一样
【摘 要】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重要作用。为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笔者从情境探究、交流表述、辩证练习几方面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多样情境 多元表征 多维思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既非来自外部的信息,也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在猪价连续下跌,养猪效益低下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规模化养猪新技术国际研讨会”非常及时,这次会议将对推广应用养猪新技术,促进并提高国内养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养猪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在这里我谨代表江苏省养猪行业协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会代表的光临表示衷心感谢!  江苏省是我国生猪生产大省之一,2013年全省存栏生猪1 787.26万头,同比增长0.7
2014年10月,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学中的“找规律”风应当降温》一文指出,规律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客观性”和“普遍性”,这类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借助所发现的“规律”,更有效地去从事实践活动。张奠宙教授也认为,“找规律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一个有限序列,都可以生成无限多种规律,认为只有一个规律,推断出‘必须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把开放题封闭成只有唯一答案的题目,在数学上是不對的”。  笔者正好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漫话类”的口语交际内容,如苏教版中《说说广告》《了解现代兵器》《漫话三国英雄》《影视剧评说》等,又如人教版的《有趣的动物、植物》《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说说民风民俗》等。这种“漫话类”的口语交际教学,初看,可练说的内容丰富多彩,但“乱花渐欲迷人眼”,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选择,口语训练要做到扎实生效,才特别困难。那么宽泛的内容,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在口语训练中应得到什么样
【摘要】纵观整个小學语文教学阶段,三年级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作文起步教学的阶段,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对学生未来写作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就应利用手中的教材为“抓手”,充分运用教材,教会学生习作的一些方法,提高他们习作的兴趣,指导学生走好习作的“第一步”。  【关键词】储备词句之“砖” 搭建结构之“梁” 黏好语言之“泥”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难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学。的确
摘 要: 在不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需要采用众多措施来帮助仔猪成功断奶。本文将对包括延迟断奶和使用断奶-肥育猪舍、调整日粮成分等在内的这些措施进行简洁阐述,以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抗生素生长促进剂;断奶;替代性;添加剂不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进行养猪生产目前还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在实行无饲用药物养猪的猪场中,猪的发病率通常会提高,同时总体生产性能会有所下降。这种情况属于正常,尤其在刚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