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围寄托于自身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咸丰四年,曾国藩率湘军“建旗东征”,手下将领塔齐布分领一军,由陆路攻往湖北通城、崇阳。塔齐布率兵到达崇阳时,陷入太平军的埋伏,被围困在一个小山坳中。按照原来的计划,贵州道员胡林翼会在三天后率兵前来接应。如果与胡林翼内外夹击,消灭这支队伍就轻而易举。
  虽然被围困,士兵们却一点都不担忧,反正他们带的粮草足够应付三天。在待命时,有些士兵甚至干脆躺下来睡起了大觉。塔齐布下达命令,让士兵们操练起来,积极备战。与此同时,也让大家想办法找到更多的食物和水源。士兵们虽然不解,但军令不可违,只好照做。
  塔齐布的一名心腹不解地问:“你不信任胡林翼大人吗?”塔齐布回答:“不,作为相互配合的同盟,我很信任他。”
  “那你为什么还要大家备粮备战呢?”心腹接着问,“既然相信胡大人,我们就等着三天后,胡大人率兵前来营救就行了呀。”
  塔齐布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答言。
  然而,一直等到第五天,依然没有胡林翼率兵赶来的消息。幸好塔齐布让士兵们提前做好了准备,粮草没有出现危机。而且由于每天积极备战,士兵们的士气仍旧很旺盛。第六天,胡林翼才带兵前来。塔齐布率兵开始突围,里应外合之下,清军很快就攻破了太平军的围堵,顺利占领崇阳。
  本以为塔齐布会指责胡林翼失信,没想到胡林翼解释了晚来的原因后,塔齐布只是轻轻一笑。这时,塔齐布的手下恍然大悟地说:“原来大人早知道胡林翼会失信,提前做好了准备。”塔齐布摆摆手说:“这并不怪胡林翼失信。只是战场上局势复杂多变,随时会有意外发生。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如此,既不会耽误事情,也会对他人的失信抱以充分的理解。”手下听完,连连点头,敬佩不已。
其他文献
周瑜和诸葛亮在赤壁整出那么大动静,烧得曹操几十万大军丢盔卸甲,一路奔逃。既是火战,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样的燃烧物,但不论正史还是小说,都没详细说明孙刘联军使用的是啥易燃易爆品。  描述还算细致的要属《三国志·周瑜传》,不仅把黄盖“敌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的分析和建议记录在案,还将船上配备的薪草、膏油予以说明,是为“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此外,还有关于
期刊
左宗棠自幼耕读于绿树环绕、风光宜人的湘阴(今属湖南岳阳)柳庄,对农林园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有比较深的体验和认识,很欣赏儒家经典《礼记》中“孟春之月,盛德在木”的论述,将春天植树看作造福乡里的行为。  在为父母守孝期间,左宗棠致力于攻读农学等经世致用的实学,很重视秦始皇修筑驰道时在路两边种植青松等巩固路基的经验,植树造林成为左宗棠的一种独特的济世情结。  他用兵陕甘、收复新疆期间,一应军需物资均是经
期刊
明朝末年,鲁南日照县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他姓杨名毅,一套通背拳打得虎虎生风,几个壮汉都近身不得。轻功更是了得,几米高的城墙,一提气就能一跃而上,即便是三层官兵守卫的官府仓库,杨毅也能轻松地进去,拿一样东西就如同探囊取物。  杨毅嫉恶如仇,发誓杀死一百个恶人之后归隐山林。步入江湖十余年,他已经杀死了九十六个恶人,这里边有杀人不眨眼的大盗,虐杀公婆的恶妇,欺凌弱小的恶霸……每一次杀死恶人后,他都会
期刊
眼看着大比的日期越来越近了,举人韩生却越发烦闷,因为家境贫寒的他连一文钱都拿不出。京城远隔千山万水,没有盘缠总不能一路要饭吧!  愁闷之下,韩生信步来到山中小庙闲逛,然后一眼瞧见个相貌奇特的和尚。这和尚生得豹眼阔嘴,满脸胡须刺猬一样,脖子上一串硕大的黑色念珠分外惹眼,且只有一条左臂。说起来韩生还曾救过这和尚一命,那天韩生上山时无意中撞见和尚倒在草丛中,浑身鲜血人事不知,韩生连忙背他下山找了郎中救治
期刊
古代中国人认为,有神还有仙,仙是世间所出,是凡人所变。既然凡人也能成神仙,难免就有很多凡人跃跃欲试。那么,怎么才能长生不老,成为神仙呢?  向自然“仙境”寻求仙药  据说,战国时期的方仙道可分为三大流派。一是服食派,专以服食药物以求长生不老。二是房中派,主要以房中养生为成仙方术。三是吐纳导引派,讲究导引服气,以此长寿变仙。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第一个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乃至成为神仙的
期刊
唐代诗人唐求有两句“临池洗砚”的诗:恰似有龙深处卧,被人惊起黑云生。写得很逼真:在水池里洗砚台时,一开始,残留的墨汁因为比重大,先在“深处”沉,洗时一搅水,墨汁便扩散开,像一片“黑云”。唐求写了许多诗,可是《全唐诗》只留下30多首,还有的只是残句。这和他“保存”诗的独特做法有关系。他隐居在四川灌县西南味江的山里,不出来做官。凡写了诗,无论是全诗,还是偶然想到的一句两句,都把稿子揉成一个小圆球,放到
期刊
胡一刀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游医,有“民间医圣”之美誉,许多疑难杂症经他诊治总能药到病除。其实,除了医术高明,最重要的是他心怀仁慈,游走各地悬壶济世,只取微薄的医药费,绝不牟暴利。胡一刀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到一地,停留不超过三日。三日后,即动身前往另一地行医,飘飘然如仙如道。  这日,胡一刀在岭南富县给人看病。这是第三日,当他收起医摊回到客栈门口,却见一位衣着华丽、长相富态的中年男人站在那儿,见胡一
期刊
“当、当、当”,扬州惠昭寺的钟楼上终于传出了开饭的钟声。一个正在扫地的少年丢下扫帚,三步并作两步朝斋房奔去。可是,他还未跨进门槛,和尚们抹着嘴巴有说有笑地出来了,他一看饭桌,什么都没有了,几个小和尚已在擦桌打扫。他饥肠辘辘,难过得哭了。这个少年叫王播,因家境贫寒而在寺里帮工,一些和尚常欺侮他,专等饭后才打钟,使他挨饿。  二十年后的一天,身为唐朝高官的王播旧地重游。走进寺门,他来到后院小茅舍,看看
期刊
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10位皇帝都死在北京寒冬,这个季节正是老人最容易心血管病发致死的关卡。而北京从元代以来就有史上有名的雾霾之害,也是火上浇油的杀手之一。  《元史》有一段记载,腊月时,“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这表明元朝时的北京城冬季雾霾就十分严重。  到了清代,北京城霾灾更是变本加厉。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科举发榜日,史书记载有“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风,榜必
期刊
1  大明万历二十年的一个深夜,一名提着蒙古马刀的刺客入宫行刺皇帝,被锦衣卫诛杀;与此同时,市井之中有十几个百姓也被人暗杀于家中。  更让明神宗惊诧万分的是,在同一个晚上,他所倚重的一品大员宋阁老也被残杀在家中。一时间,朝野上下沸沸扬扬,惊恐不安。  对于宋阁老被杀一案,他的义子史秦还有众多门徒故旧,都把矛头指向了武将刘刚他们。因为几天以来,他们一直在为要不要出兵朝鲜而争得面红耳赤。  前几天,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