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纱护诗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jo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当、当”,扬州惠昭寺的钟楼上终于传出了开饭的钟声。一个正在扫地的少年丢下扫帚,三步并作两步朝斋房奔去。可是,他还未跨进门槛,和尚们抹着嘴巴有说有笑地出来了,他一看饭桌,什么都没有了,几个小和尚已在擦桌打扫。他饥肠辘辘,难过得哭了。这个少年叫王播,因家境贫寒而在寺里帮工,一些和尚常欺侮他,专等饭后才打钟,使他挨饿。
  二十年后的一天,身为唐朝高官的王播旧地重游。走进寺门,他来到后院小茅舍,看看自己曾经栖身的地方,又来到木兰院,木兰花已经枯萎,廊壁上的木刻花纹也已经模糊。他忽然发现一块壁上护盖着一层碧绿的绸纱,上前细看,竟是自己当年的题诗。原来,和尚们得知王播平步青云,身居要职以后,特意用碧纱把他的手迹笼罩起来,以示敬重。这时,寺里方丈和众僧闻讯聚拢来,王播见当年打“饭后钟”的和尚都已白发苍苍,感慨万千。他又题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从此,用碧纱笼罩壁诗的做法就流传开去了。
  宋代,诗人魏野有一次与寇准同游寺庙,两人分别在墙上题诗。后来他们又一起重游旧地,其时,寇准已经做了官,魏野却是个隐居诗人。他们记起当年曾在壁上留题,于是特地寻视。结果,发现寇准的诗已被和尚用碧纱护罩起来,而魏野的诗壁上却积满了灰尘,几乎不能辨认字迹。这时,随行的一位官妓十分机灵,立即上前用袖子拂去壁上尘土。魏野把自己的旧诗念了一遍,十分感慨,转身对寇准说:“看来,能不能得到碧纱笼护,不是看诗的高低,而是看诗的作者名声是否显赫啊。不过,像我的诗如果经常有人用衣袖来拂去尘灰的话,我觉得还胜过碧纱笼呢!”这番话说得寇准哈哈大笑起来。由此,人们使用“碧纱笼”来说明题诗者的地位高贵,所题之诗受到重视、赏识;同时也用“饭后钟”来说明不受欢迎、受到冷遇的意思;还有用“诗壁无纱”来形容书生落魄的境遇。
其他文献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说到河南安阳,就不得不提到甲骨文。安阳七朝古都,以殷商为盛;殷商数千年之远,以甲骨为凭。甲骨文的发现,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甲骨卜辞系殷商国家档案  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安阳西郊小屯村,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而命名。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
期刊
这天,是古城紫阳街的集市,街上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扑鼻而来的小吃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此时,一个年轻人穿梭在人流中,一不卖二不买,一双小眼睛贼溜溜地盯着别人的口袋看。他叫盛四,专干偷鸡摸狗的勾当,说白了,就是个贼。  这年头,做贼也难。以前,买东西都用现金支付,盛四去菜市场随便一转都能偷个几百元钱,现在时代变了,连老头老太太都用上了微信支付,盛四只好偷手机。
期刊
三国时,满宠是个人物,字伯宁,十八岁的时候,曾经做过郡县的督邮。督邮是个官职,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尽管满宠当时的年龄较小,可是仍然能把这项工作干得很好,充分说明了满宠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当时县里有个叫李朔的人,非常野蛮,太守派满宠前去主持公道,李朔一听说满宠到来,居然吓得连连称罪,不再作威作福。  还有个叫张苞的也是县里的督邮,和满宠平级,经常收受别人贿赂,鱼肉乡民,干预县里办
期刊
周瑜和诸葛亮在赤壁整出那么大动静,烧得曹操几十万大军丢盔卸甲,一路奔逃。既是火战,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样的燃烧物,但不论正史还是小说,都没详细说明孙刘联军使用的是啥易燃易爆品。  描述还算细致的要属《三国志·周瑜传》,不仅把黄盖“敌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的分析和建议记录在案,还将船上配备的薪草、膏油予以说明,是为“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此外,还有关于
期刊
左宗棠自幼耕读于绿树环绕、风光宜人的湘阴(今属湖南岳阳)柳庄,对农林园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有比较深的体验和认识,很欣赏儒家经典《礼记》中“孟春之月,盛德在木”的论述,将春天植树看作造福乡里的行为。  在为父母守孝期间,左宗棠致力于攻读农学等经世致用的实学,很重视秦始皇修筑驰道时在路两边种植青松等巩固路基的经验,植树造林成为左宗棠的一种独特的济世情结。  他用兵陕甘、收复新疆期间,一应军需物资均是经
期刊
明朝末年,鲁南日照县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他姓杨名毅,一套通背拳打得虎虎生风,几个壮汉都近身不得。轻功更是了得,几米高的城墙,一提气就能一跃而上,即便是三层官兵守卫的官府仓库,杨毅也能轻松地进去,拿一样东西就如同探囊取物。  杨毅嫉恶如仇,发誓杀死一百个恶人之后归隐山林。步入江湖十余年,他已经杀死了九十六个恶人,这里边有杀人不眨眼的大盗,虐杀公婆的恶妇,欺凌弱小的恶霸……每一次杀死恶人后,他都会
期刊
眼看着大比的日期越来越近了,举人韩生却越发烦闷,因为家境贫寒的他连一文钱都拿不出。京城远隔千山万水,没有盘缠总不能一路要饭吧!  愁闷之下,韩生信步来到山中小庙闲逛,然后一眼瞧见个相貌奇特的和尚。这和尚生得豹眼阔嘴,满脸胡须刺猬一样,脖子上一串硕大的黑色念珠分外惹眼,且只有一条左臂。说起来韩生还曾救过这和尚一命,那天韩生上山时无意中撞见和尚倒在草丛中,浑身鲜血人事不知,韩生连忙背他下山找了郎中救治
期刊
古代中国人认为,有神还有仙,仙是世间所出,是凡人所变。既然凡人也能成神仙,难免就有很多凡人跃跃欲试。那么,怎么才能长生不老,成为神仙呢?  向自然“仙境”寻求仙药  据说,战国时期的方仙道可分为三大流派。一是服食派,专以服食药物以求长生不老。二是房中派,主要以房中养生为成仙方术。三是吐纳导引派,讲究导引服气,以此长寿变仙。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第一个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乃至成为神仙的
期刊
唐代诗人唐求有两句“临池洗砚”的诗:恰似有龙深处卧,被人惊起黑云生。写得很逼真:在水池里洗砚台时,一开始,残留的墨汁因为比重大,先在“深处”沉,洗时一搅水,墨汁便扩散开,像一片“黑云”。唐求写了许多诗,可是《全唐诗》只留下30多首,还有的只是残句。这和他“保存”诗的独特做法有关系。他隐居在四川灌县西南味江的山里,不出来做官。凡写了诗,无论是全诗,还是偶然想到的一句两句,都把稿子揉成一个小圆球,放到
期刊
胡一刀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游医,有“民间医圣”之美誉,许多疑难杂症经他诊治总能药到病除。其实,除了医术高明,最重要的是他心怀仁慈,游走各地悬壶济世,只取微薄的医药费,绝不牟暴利。胡一刀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到一地,停留不超过三日。三日后,即动身前往另一地行医,飘飘然如仙如道。  这日,胡一刀在岭南富县给人看病。这是第三日,当他收起医摊回到客栈门口,却见一位衣着华丽、长相富态的中年男人站在那儿,见胡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