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原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lbw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义务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乡村的义务教育明显地比城市的义务教育滞后,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文章根据调查结果列举了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对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原因;对策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第四批资政育人调研重点项目资助。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民族振兴的基石,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是儿童成长发展不可忽视的部分[1]。我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结构,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城乡差距也越來越大,从而导致了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一、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一)师资力量不均衡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非常重视,过去存在的一些显著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比如教师老龄化逐步转向教师年轻化,过去教师一人多科,如今也转向教师学科专业化等,但是城乡义务教育在师资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异[1-4],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的年龄结构
  在城镇中小学,教师组成符合科学的年龄结构模式,即教师组成以中青年为主;而在农村中小学,基本上年纪比较大的或年轻的教师,中年教师占少数,不仅如此,乡村中小学教师还会通过招考等渠道不断进入城镇中小学,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甚至存在着教师缺编现象,年龄大的教师教育观念和方法都难以更新,而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不够丰富。这样就拉开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2.教师的学历结构
  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和乡村的初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相差悬殊,小学教师本科学历所占比例也不同,农村高学历的教师配置比例远远小于城镇。教师的学历不同会导致知识层面、认知水平、思想观念等的不同,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硬件条件差异明显
  乡村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设施不齐全,学生很多,但设备较少,仅有的设备经常存在排队现象,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驻足观望,达不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大部分学校娱乐设施仅仅是操场上的几张乒乓球桌,设备坏了长期得不到维修。学生几乎每天过着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课余生活很单调。而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硬件条件非常好,几乎能够满足学生的所有要求[5-6]。
  (三)课程改革进度与效果不一致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对课程改革目标理解的误差,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在这一点上,乡村和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城镇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改革进度快,效果好,进度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步的,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改革进度慢,效果差,进度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致的[7-8]。
  (四)家长对学生的压力不同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的未来有所考虑和期待,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出众,将来可以有所成就,能够好好地生活。于是不管孩子多大,不管孩子需不需要,家长都会把教育资料准备一大堆,但是忽视了思想上的教育[9]。陕北的孩子很多在小学的时候要上许多的补课班,还有艺术班。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但是根本不知道孩子是否能够接受得了这么多知识,过高的期望往往会使孩子的压力加重。就是因为这些不合理的期望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使得孩子出现了某些情感问题,这些问题则会影响和阻碍了孩子的学习。而城镇学生的家长会对学生有较为合适的期望,因而孩子的压力就会小一些,很少会出现某些情感问题,对于孩子的学习影响较小。
  (五)学生全面发展不均衡
  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需要智育,更需要德育、美育、体育等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不均衡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0-11]。
  一是城镇的学生大多早早地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很多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而农村的学生在幼儿时期并没有接触过一些特长的培养,基本在进入学校之后才开始接触,即培养全面发展的起点不同。
  二是城镇中小学落实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置办了用于学生活动的专业设施与专业教室,并经常组织一些文艺、体育、创新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农村的很多中小学仍然以学业为主,设施和教室不完善,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一些开放性课程,教师大多专业性并不强,即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同。
  二、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一)师资力量不均衡的原因
  1.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滞后性,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乡村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的状态,所以很难产生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乡村教师物质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乡村落后的条件又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就导致了优秀教师的流失。而且一般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农村的落后从源头上减少了来农村任教的教师的数量,因此拉开了与城镇师资的差距。
  2.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对城乡师资的发展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农村教学条件落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政府对农村经济支持的缺失。教学环境落后,待遇差,生活条件差,会导致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性缺失,即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加剧了城乡教育师资不均衡。
  3.城乡之间不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在师资配置不平衡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农村教育人才向城镇单向流动的趋势。城市优越的环境与条件吸引着农村教师,这使得本不平衡的城乡教资配置更加不平衡,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学校硬件条件差异明显的原因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使基础教育很难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学前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而且在乡村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经费投入还处于较低水平。乡村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农民自己负担。尽管近些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调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加大了财政投入,但是教育经费还是远远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改革进度与效果不一致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阻碍
  在我国,应试教育可谓根深蒂固,它使得家长、学生与教师关注的只是学生的分数,却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学生和家长的心里,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分数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所以,为了维持分数只升不降,就会采取一切手段,但是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导致学生怕学和厌学等。陕北地区各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从早学到晚,小学生都不例外,除了自己的功课、学校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以外,学生家长会给学生报一些英语基础班、兴趣爱好班、书法班、寒暑假冲刺班等。笔者曾经问过一个家长:“孩子为什么这么忙啊?他不过只是一个初一的孩子。”家长的回答是“别人家的也都一样”。每个学生和家长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为最终目标。
  2.教师准备不足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改,就有什么样的课改效果,实际上我们缺乏与课改的目标相结合的教师。新课改中的教师准备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与课改不适应和不符合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新课改的认识上、态度上、方法上、结构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课改的进程需要符合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不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而且很难准确地掌握新课改的使命和方法,对新课改的认识与理解更多停留在形式上,浅层次地对课程管理、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等方面变化的掌握,以及对新课改的一些理念简单化、片面化、极端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就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部分教师会将新课改视为阻碍升学率的障碍,排斥新课改,在态度上、行动上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四)家长对学生的压力不同的原因
  陕北地区农村学生的家长和城镇学生的家长是一样的,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家长把自己的这种期望变为无形的压力强加在孩子身上。
  (五)学生全面发展不均衡产生的原因
  1.培养全面发展的起点不同
  城镇的学生大多早早地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很多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而乡村的学生大多在幼儿时期并没有接触过一些特长的培养,基本都在进入学校之后才开始接触。
  2.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
  城镇中小学落实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里置办了用于学生活动的专业设施以及专业的教室,并经常组织一些文艺、体育、创新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乡村的很多中小学仍然以学业为主,设施和教室不完善,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一些开放性课程,教师大多专业性并不强,学校教师缺编现象普遍存在。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建立教师流动机制
  1.发展乡村经济
  经济是基础,乡村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善乡村的物质条件,丰富人们的生活,进而从根本上发展教育。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新的教育观念,刺激教育的发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缩小城乡师资之间的差距。
  2.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落实乡村教师的特殊津贴以及补助,为农村教师的薪资及物质提供保障。农村教师本来就比城镇教师经受着更加艰苦的环境,所以农村教师有理由获得与城镇教师相等甚至更高的报酬,优厚的待遇则会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来农村任教,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师资之间的差距。
  3.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为了减少农村教育人才的流失,应该从制定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出发,帮扶农村教育的发展。具体方法可以是实行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教师定期的交流与交换。这样可以促进经验的传递,给每位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城乡之间教育的交流。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1.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要想提高办学质量,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完善设施设备,优化办学条件。为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要多方面筹备资金,努力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从而使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的现代化水平,缩小与其他学校在硬件上的差距,积极争取资金,对稀缺设备、图书、仪器等进行添置,对危房、操场等进行改造,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基礎教育的设施建设与教育任重而道远,农村教育的改善需要政府做出努力。
  2.增加对基础教育设备的关注度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教育。现在学校硬件设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改善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提高关注度。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校改善硬件设施,做出一点点贡献。
  3.合理利用资源
  合理利用资源非常重要。针对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学校应合理调配资源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把那些没能利用起来的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合理利用起来,定期检查学校教学设备,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三)保证城乡优势互补
  1.评价制度的改变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就要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2.教师行为的转变
  教师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同之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学生和成人之间是有明显差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看成孩子,而不是看作成人。一个人的成长和许许多多的因素有关,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陕北地区,很多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家长比比皆是,尤其是农村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因此,班主任应该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   (四)更新农村教育观念
  当前社会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而人们的生育意愿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那么什么样的期望才能引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合理的期望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个人习惯、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发展,从而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创造力、智慧、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五)调整农村教师结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
  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大力建设学校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进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2.为农村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鼓励高水平师资到农村任教,做好城乡和区域之间教师的流动等,促进教师资源相对均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
  四、结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基础,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城乡教育的诸多不均衡、不公平现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受到教育,尽可能地创造均衡的受教育条件。
  【参考文献】
  朱家玮.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9.
  赵亚利.教师流动与教育公平的博弈[J].教育观察,2019,8(18):3-4,9.
  吴希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理论观察,2019(02):146-149.
  刘康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公平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马焕灵,景琛琛.走向均衡: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论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02):78-82.
  余俊.学区划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与地方立法对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4):48-56.
  盛彬彬.基于對当前社会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探究与分析[J].知识经济,2019(21):25-27.
  单宝玲.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钱莹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调查与对策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9.
  张力玮.重新奠基: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2020(24):7-9.
  陈杰.共享发展理念下我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此次纹身会航展.众多标志性飞机在動态和静态展中悉数亮相,美国空军不仅展出了B-2、B-1B、B-52轰炸机,还带来了F-22四代战机。而其中的”重头戏”,莫过于时隔十年再次出现在费尔福德上空的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从二战时期的古董机到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四代机,此次美国空军参展的机型,凸显出美国空军力量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文化。  在展会上的众多飞行员中,不乏美空军驻扎在英国基地的相关人员,他
2015年8月29日,由原中央飞机制造厂、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员工的后代们自费筹办的《抗战燃烧的岁月——垒允·驼峰1937—1945》文献图片书画展,在北京798艺术中心举行了开幕式。我有幸作为此次展览的历史顾问,参加了开幕式的活动。  开幕式当天,数以百计的中央飞机制造厂、两航和中国空军的子弟后人们赶到了活动现场,其中不乏从天津、广州、深圳等地专程而来的,场面非常热烈,成为航空子弟们一场盛
2014年3月,海牙国际会展中心承办在荷兰举办的最大的国际会议——自2010年以来两年一届的核安全峰会(NSS)。  核安全峰会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倡议发起的,旨在达成防止恐怖分子染指核材料的协议。2010年第一届在美国华盛顿举行,2012年第二届在韩国首都首尔举办。  参加2014年第三届峰会的有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53个国家的首脑和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5000多名代表和3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经济军事超级大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同行,美国AD企业在研发能力、生产效率等多个领域都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非常难以被赶超。近十年来,在大大小小上万家的美国AD企业中的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AD工业产值高达2000亿美元,占全美国GDP的2%。美国现有的AD工业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其本国国防需求,所以美国AD企业除竞争五角大楼、NASA、国土
“超军旗”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舰载攻击机。该机系“军旗”Ⅳ-M的后继机,为80年代后期法国海军航空母舰上服役的唯一固定翼攻击机。  “超军旗”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舰载攻击机。该机系“军旗”Ⅳ-M的后继机,为80年代后期法国海军航空母舰上服役的唯一固定翼攻击机。  设计特点  “超军旗”系由“军旗”Ⅳ-M发展而来,改装“阿塔”8K-50涡喷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幻影”
F119发动机的性能综述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发动机,F119的性能指标用现在流行语“华丽得令人发指”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具体指标见下表。  F119的性能特点可以归纳为:单位流量推力大(约130千牛/(千克/秒)),推重比高(大于10),能为飞机提供短距离起降能力;不加力推力大,速度特性好,能为飞机提供不加力超声速巡航能力;具有二元矢量推力,能为飞机提供非常规机动能力;具有全权限数字电子
【摘要】学校传统活动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惯例的活动。小学阶段传统活动内容一般是限定在学校内,多以具体的辅助性形态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校单一的课程结构。但同时因为这种稳定的、惯例式的活动形态也产生了模式化、形式化的倾向,为了清楚地了解学校传统活动在学校中开展的现状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我们就小学传统活动在校园中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传统活动;调查分析;实践研
对于波音公司来说,在2013年初他们着实被自己的“梦想”惊了一把。  美国时间2013年1月7日,日本航空的一架波音787货舱发生火情,飞机最终迫降波士顿机场,幸运的是事故当中无人伤亡。然而,这次事故仅是波音787噩梦的开始,从当日起到1月16日的短短十天之内,波音787又连续出了7次事故,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从漏油到刹车系统故障,再到计算机故障等等。由于短时间内爆发了这么多起事故,促使美国联邦航空
“幻影”2000 Mirage 2000  神奇的“幻影”/法国战斗机  主要执行对地攻击、近距空中支持和侦察等任务  ·“幻影”2000战斗机是法国达索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为法国空军设计的单发、轻型、三角翼多用途战斗机,是法国第一种第四代战斗机,也是第四代战斗机中唯一采用不带前翼的三角翼飞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77年底出厂,1983年开始服役,截至1995年底,已有“幻影”2000C/B、E/
P-51“野马”战斗机,在二战中有“战斗机中的凯迪拉克”之称。它不但作战性能优秀,而且易于生产和驾驶,不仅美国陆军航空队(USAAF)大量使用,而且美国政府还通过《租借法案》将“野马”援助给其他同盟国国家。国民党军队也因此获得了不少“野马”,主要是B/C、D与K型,装备“中华民国空军”(ROCAF)。  国共和谈破裂,内战爆发后,很多国军将士不认同国民党当局的政治纲领和统治,纷纷起义投诚,驾驶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