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an2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对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农村中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淡薄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本人几年来对本省的近百所农村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及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从而得到可靠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就兴趣而言有下面一组数据:
  
  从上表可见,几年的义务教育,竟使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到如此地步!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如在初一的人物线条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我布置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猫。我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心理,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这样自己能画得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得好;要求画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等进行批评,就会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继续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兴趣
  
  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居高临下的指责。此外,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兴趣
  
  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应对新课的导入作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如上《标志设计》一课时,正值香港回归之际,我在课前先制作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图案,上课开始时即把图案亮出,逐个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发言踊跃,兴致很高,这样,导入新课的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结尾也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
  我在上《水彩风景画》一课是这样结课的:“今天我们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画了一幅水彩风景画——美丽的家乡山水。星期天,你可以背上画夹去写生,去把家乡美丽的景色描绘成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回去对你的亲朋好友说:家乡真的很美,这就是我们的家乡,但是,家乡的山美,水美,人应该更美。”这样的结课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有独特的创造性,教学才会成功,才能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种真正的艺术审美愉悦的感受。
  
  四、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5—30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融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五、教学内容难易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力。
  总之,农村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需植根于该学科的学科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优化资源,合理运用,才能改变和提高农村美术教育教学的水平。
其他文献
鸦片战争以来,东西方列强曾把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从不平等条约被签订的那天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随着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及国民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和对国际法的逐步了解,中国历届政府都提出了修改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那么,中国是如何废除近代以来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一、利用世界大战的契机    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宣布在此之
余光中被尊为台湾诗坛的“祭酒”,他1949年赴台。同所有漂流到宝岛的人一样,他内心时刻涌动着浓浓的思乡情,这种思乡情怀与任何时代的乡愁有着不可比拟的特定内涵。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渴望团聚,渴望统一,渴望早日结束人为的阻隔和多年的分离之苦,因此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乡愁》。  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永恒主题,也是一种抽象的、扑朔迷离的情感体验,倘若找不到独特恰当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会流于一般化
记叙文中的人物塑造和主题展现,离不开特定情境的烘托。否则,其中的人物形象会变得肤浅而不突出,主题思想亦将肤浅而不鲜明。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时,应该重视并强调情境创设应用的重要性。  首先,情境的创设,为作品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平台。就像演员需要舞台一样,记叙文中的人物活动,也需要一个活动的平台,即一个适合其情其境的活动载体。这就需要进行特定情境的创设。鲁迅在《祝福》一文中,为突
新课标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活生生的教学主体不仅需要得到知识的收获,需要得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得到美好的愉悦的情感体验。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感情火花?我的看法和体会是:可以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生动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受到文学熏陶的同时,获得丰富而美好的情感体验。    一、以美妙的诗文碰撞学生易感的心,让学生情愫涌动起来    让学生多读好诗,读出诗文背后那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中学思想品德课应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文素质。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让初中生了解一些哲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他们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和困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哲学思想,并取得了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许多次重大会议。在会上,有和风细雨,也有激烈的争吵。正是这些会议,才让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黎平会议——正确路线占上风。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了在日常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采用实用的策略,如:个人在采购食品杂货时,很少应用正式数学。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的路径,这种路径是个性化的、独特的。由此可见,在政治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理念,是符合现代政治教学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的,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达成教学目标,是每一个
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注重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高中思想政治课既是高中德育的神圣领土,又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人文关怀等重要功能。另外,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
21世纪是一个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体系全球化的新时代,英语在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学生如果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表现得主动、积极、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而不是一种精神负担。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
利用多媒体开展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图片、幻灯、摄影、音乐、多媒体、语言等,再现地理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对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的学习产生一种亲切的感受,从而化难为易,使之能更好地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力求把地理教学同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初中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1.创设“引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