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标.显重点.重拓展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iqiang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略读课文是现行人教版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到小学高段,略读课文更占了很高的比例。因此要正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中的不略之处,并实行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这样略读课文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应对自如。
  关键词:略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长久以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课文中的组成部分,不教不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略读”课文,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教师所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大印象。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因此,对于普通的一线教师来说,要想正确地把握略读课文必须要教学的内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确定教学中的不略之处
  1.整体感知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先“整体感知”而后才“深入局部”,正是基于这个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对一篇文章,只有先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才能走进文本,进行品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找准重点
  所谓“重点”,包括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或感情倾向、文章主旨的语段,也常指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联结作用的语段,对人物形象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语段,运用修辞手法表达含蓄意义的语段等。像这样的语段有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也有可能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或者末尾。
  3.延伸拓展
  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和有效延伸,它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让学生的目光看得更远。
  二、不略之处实行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不略之处,笔者通过实践与思考,得到了以下教学策略。下面就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索溪峪的“野”》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对高段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1.找准目标,整体感知
  《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提示语:“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索溪峪的‘野’”?
  这段提示语明确地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野”的含义。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是从课文中找到描写索溪峪的“野”的词句,并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学习并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
  2.三管齐下,凸显重点
  (1)把握结构,聚焦重点。既然是略读课文,就必须有取舍。《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的结构十分清楚,5个自然段,按总—分的结构展开。虽然后面的4个自然段都是在写索溪峪的“野”,但笔者只抓住“山是野的”这一个方面进行重点教学。而之后的三个自然段都点到为止,一笔带过。
  (2)探究合作,精读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阅读的方向和任务确定以后,这时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最好时机。在《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中,笔者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如: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索溪峪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然后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在研究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时候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美进行研究。而这篇文章描写索溪峪的山是最生动的,所以绝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索溪峪的山。可以说,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己在研究,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3)读写结合,强化重点。在《索溪峪的“野”》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让学生仿写“山是野的”这一个自然段的最后部分:“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本课的重点是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读写结合放在这里就能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表达,并学以致用。
  3.同类对比,延伸拓展
  在执教《索溪峪的“野”》的最后一点时间里,让学生阅读与《索溪峪的“野”》相类似的作品《桂林山水》《黄山奇松》等文章,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学生能通过前面课上学到的对文章内容、结构的把握和语言运用的特点等方法很快找到它们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本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一些独到之处。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使它与精读课文相辅相成,使语文教学总目标得以深化,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4-263.
  [3]高玉.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9).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形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生的柔性管理,运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效能化。  关键词:学生管理;人本主义;关爱;友谊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忽视学生的发展价值;二是在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
期刊
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要回归自然”,因为大自然不仅提供了物种生存的环境和空间,更重要的还有一条基本的规律,即“物竞天择”。  “合美”是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第一小学的学校文化主题,其核心理念是“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关注师生精神状态,落实“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的过程最美”的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发展,在不断丰富德美和智美内涵的进程中,逐步培育“师生融合、德智育美”的合美文
期刊
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中学生大多在小学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有一部分甚至没有上过英语课,加之学校较偏僻,学生缺乏足够的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因此,大部分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感,大大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探寻减轻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方法,努力实现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笔者思考以下减轻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方法。  一、形象、生动的教学导入  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
期刊
团队研修是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新形式之一,我校从2005年组建青年教师学习小组到2011年建立首席教师领衔的团队,团队研修这一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已经逐渐由雏形走向定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研修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在对话中建设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重点探讨该理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侧重对基础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还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课堂是学校进行教学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授课方式,将授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己去鉴赏、探究上,从而使学生提升阅读欣赏能力,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所以,笔者试图借《方山子传》与《大铁椎传》两篇课文,教会学生运用对比阅读方式,进行自主阅读、主动探究,从而达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对比阅读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中有
期刊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分解素因数”一课,传统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在判断说理的过程中巩固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应该说,这样进行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复习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尝试将合数写成素数相乘的形式—归纳、揭示素因数和分解素因数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提高口语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记录自己的录音。它分为七步,有多方面优点。  关键词:英语口语;提高方法;录音    学生的口语一旦达到一定的流利程度之后,就常常对自己不满意。他们不仅想做大量的练习,而且还想准确地表达,进而扩大语言表达的范围。  为操练某一语言结构、功能及词汇而设计的练习虽然旨在培养准确性,但这类练习往往缺乏挑战性,而且当学生能够进行比较自由的会
期刊
摘 要:很多房地产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打破建筑、工程、地产等专业限制,以“综合素质潜质”为选拔标准,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经营管理潜质、学习能力和职业品质。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房地产工作,成为房地产企业优秀员工,对于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为了使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有必要加强实践育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主要探讨如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对实现有效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切入点;有效教学     现代教育学证明:成功的切入是一种艺术,被喻为教师谱写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