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比阅读法指导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学习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授课方式,将授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己去鉴赏、探究上,从而使学生提升阅读欣赏能力,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所以,笔者试图借《方山子传》与《大铁椎传》两篇课文,教会学生运用对比阅读方式,进行自主阅读、主动探究,从而达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对比阅读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中有两篇推荐作品,即《方山子传》和《大铁椎传》。两篇都是人物传记,文章篇幅短小,人物形象鲜明,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训练和写作方法指导。
  一、设定三维目标,明确自读要点
  知识与能力: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赏析人物形象,学会通过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人物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
  二、深入阅读文本,对比分析形象
  《方山子传》中的方山子,是一个奇异的人物,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遏合,遁于光、黄间。生活态度很独特,“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在待人接物方面显得特别,“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他出生官宦,家境富裕,但没能做官,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一身豪侠之气,大方、大气。晚年隐居,淡泊名利,节俭生活,做了真正的隐者。总之,方山子少年意气风发,晚年闲适安贫,具有特别的个性。
  《大铁椎传》中的大铁椎,更是个奇异的人物,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多种“异”象:姓甚名谁,不得而知,这是底细之异;“健啖”是食量之异;“貌甚寝”是容貌之异;右胁之下的大铁椎“重四五十斤”“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是武器之异; “与人罕言语”“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是言谈之异;“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是初来乍到时的装束之异;“言讫不见”是夜半时分的诡秘行动之异;“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均是知人之异。至于他来找宋将军意欲何为,之后又去往何处,这些也都是谜。总之,大铁椎是个大力士,是个隐身民间的豪侠形象。
  此二人,均异于常人,个性突出,形象鲜明。
  三、研读作者背景,理解深层寄托
  《方山子传》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写的文章。他为方山子立传,写他少年的意气风发和晚年的闲适安贫,突出了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而当时的作者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退隐以明志,所以说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
  《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是明末遗民,一直意图反清复明,他在正文中淋漓摹画大铁椎的威武形象,实则是曲折隐晦地抒写自己的志趣,表达了自己广泛结交复明志士,但终无回天之力、难酬复国的志向。
  因此,二人都是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借他人之事抒自己难酬之壮志。
  四、分析写作方法,提供作文借鉴
  1.《方山子传》
  (1)构思奇特,凸显人物。苏轼此文之“奇”,首先表现在构思上,没有像一般传记,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籍贯、家世、生平等,而是“随物赋形”,极其切合隐士的身份,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出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文章起而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继而如春蚕吐丝,终而如秋蝉脱壳。
  (2)语言奇妙,平字见彩。作者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含感情,细节描写、形象描写独具匠心,故而有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如“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一个“适”字正刻画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第四段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一个反问句,真是惜墨如金,又字字千钧!
  (3)注重细节,精彩传神。方山子偶遇被贬黄州的好朋友苏轼,没有表现出同情与安慰,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这里不仅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方山子的神态,而且也蕴涵着人生沧桑与感慨!因为他对黑暗世道无比熟悉,所以见怪不惊。他用这种独有的神情来表达对苏轼的理解和对打击污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他的表情与邀请,让苏轼感到一种远离政治的安宁。
  2.《大铁椎传》
  (1)层层设疑,引人入胜。作者以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有意把大铁椎的身份写得忽明忽暗、隐显难辨,直到最后,我们也只知道主人公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身怀绝技的“异人”形象。
  (2)欲扬先抑,跌宕起伏。本文刻画大铁椎的形象时,由抑而扬,写得跌宕起伏,开篇写其人名不见经传,能吃、貌丑、沉默寡言,最后写到其人勇武过人,可谓引人入胜。
  (3)文笔精练,语言简洁。“皆不足用”一语,既说明大铁椎极有抱负,想寻找真正的英雄与他干一番大事,又表现出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且坦诚。“吾去矣”三字,语气坚决,感情沉郁,交织着大铁椎频频失望于现实而又执著于追求理想的复杂情感。
  综上所述,两篇文章刻画人物各有特色,抒写感慨各有其妙,对学生写作有很实在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它是一部了解历史的经典艺术作品,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出很多营养。笔者现从祥子人生轨迹这
期刊
摘 要:金融(银行方向)是一门偏技能型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对银行技能熟练掌握。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部分,在银行技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金融实践教学中对模拟银行柜台这种方法的教学设计、方法两个方面的创新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金融技能,做到与金融岗位无缝对接。  关键词:金融;课堂教学;创新;模拟    在现今的高校金融学习中,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理论课与
期刊
摘 要:电子档案袋是电子档案开发者以各种电子格式来收集和组织学习内容和素材的,基于标准的电子档案袋运用数据库和超文本链接技术清晰地展现标准和目标、作品与反思之间的关系。本文将评述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电子档案袋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模式,并探讨了其在应用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档案袋;大学英语教育;研究与应用;问题  一、引言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广大的英语教学工作者研究和应用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实训中心开放式运行的课题研究是为了探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训中心开放式运行是实践教学自我满足的实现途径,然而该研究当中必须重视的核心问题是实训中心开放式运行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笔者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为例,对实训中心开放式运行的师资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实训中心;开放式运行;师资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特征,从培养的人才类型上总结就是既不培养白领,也不培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并提出从联系社会实际、细心观察、创设情境和语文活动四个方面进行联想与想象能力的激发和培养,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联想;想象;创设情境;语文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
期刊
摘 要:新形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生的柔性管理,运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效能化。  关键词:学生管理;人本主义;关爱;友谊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忽视学生的发展价值;二是在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
期刊
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要回归自然”,因为大自然不仅提供了物种生存的环境和空间,更重要的还有一条基本的规律,即“物竞天择”。  “合美”是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第一小学的学校文化主题,其核心理念是“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关注师生精神状态,落实“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的过程最美”的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发展,在不断丰富德美和智美内涵的进程中,逐步培育“师生融合、德智育美”的合美文
期刊
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中学生大多在小学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有一部分甚至没有上过英语课,加之学校较偏僻,学生缺乏足够的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因此,大部分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感,大大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探寻减轻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方法,努力实现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笔者思考以下减轻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方法。  一、形象、生动的教学导入  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
期刊
团队研修是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新形式之一,我校从2005年组建青年教师学习小组到2011年建立首席教师领衔的团队,团队研修这一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已经逐渐由雏形走向定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研修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在对话中建设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重点探讨该理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侧重对基础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还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课堂是学校进行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