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厌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如何使有厌学问题的学生思想扭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解决办法;学习兴趣 ;自主探索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老师正确的指导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是形成良好教学过程的关键,这样才能够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但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却参差不齐,数学基础好的同学在上课时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很快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中,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却表现出对新课程的厌恶、抗拒,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不高.
  一、造成学生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既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那么出现不同的听课反应自然也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从学生方面来看,很多学生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容易开小差,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他根本没有听进去,由于上课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听讲,课余老师留的作业自然有许多题目不会做,时间久了,数学成绩比起其他同学越来越糟糕,于是产生了明显的自卑和逆反心理,越不会,越不学,产生了恶性循环. 那么为什么会在学生中出现对数学厌恶不想学的状况呢?究其原因有三:
  首先,是因为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难度增大了,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快进入初中数学的学习状态,跟不上老师讲课节奏,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慢慢地就跟不上课堂节奏,导致破罐子破摔心理,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转移注意力到别的方面. 其次,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较而言,不仅难度增大,而且学习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更为复杂.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主要对所学知识机械记忆,学习内容并不复杂,所需方法也很简单,而进入初中,如果学生仍然停留在小学养成的死记硬背,简单的思维模式中,是很难进入初中所要求的扩展解题思路,运用抽象思维思考问题的状态,就容易导致原本数学成绩很好,但是到了初中虽然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却大不如从前,进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最后,课堂上学生的认真听讲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但是课后的复习和作业是巩固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有的学生在课余回到家中,如果没有自觉地复习意识,而是只顾玩游戏或看电视,现在家庭又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娇生惯养,没有很好地督促学生巩固知识,忽视课后辅导,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成绩退步的一些因素.
  2.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学生能否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直接因素,从一方面来说,好的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课堂享受,调动学生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转换自己的角色,不能填鸭式地将教学内容全部塞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的海洋自由翱翔;另一方面,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的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赞不绝口,课堂上也喜欢提问这些得意门生. 殊不知这一非刻意的情感流露很自然地就能伤害到那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他们会觉得反正自己数学不好,也听不懂,老师又总是会挑数学成绩好的来回答问题,不会关注到他,长久以来只会对数学越来越厌恶. 最后,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培养发散性思维,帮助他们改变在小学形成的形象直观思维,扭转学习方法. 有些老师没有意识到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初中数学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陌生的拦路虎,教师一定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没有注意学生的心理感受,未能帮助学生发展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或者没有注意学生之间接受能力的不同,而是“满堂灌”,很容易就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渐低落.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措施
  针对课堂上,部分同学对数学兴趣不高,情绪低落這一数学教学难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厌恶为喜欢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兴趣.
  首先,应该以情动人、初中生还是孩子,如果教师太过于严肃,容易让学生在心理上远离老师,对老师产生敬畏感. 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既亲近老师又崇拜老师.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式,对于差生,要及时疏导他们对数学的厌恶感,在课堂上多关心他们是否听懂所讲内容,课余多找这些学生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目标,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和关切,多花时间去帮助他们弄懂迷惑的地方,鼓励他们只要自身努力,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学习和老师的辅导,成绩一定能扶摇直上.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用心良苦的帮助自己,能够诱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抛去成绩不好的心理负担,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一点点的进步中获取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打有准备的仗、老师在对初中生的数学教学中,要弄清楚每名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对抽象思维水平一般的同学要多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多利用课堂和其他业余时间对他们进行特别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进程,教会他们要利用好课前、课后时间,做好预习、复习并结合课堂教师的讲授认真听课,多做练习,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
  最后,师生的互动. 由于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前面两点谈的是作为教师应该注意的,而离开了学生的配合,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失败的. 在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弄清要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把知识脉络理清,课后认真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参考文献】
  [1]王德军.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马兆敬.鼓励的艺术[J].教育,2003,7:16.
  [3]张韬.兴趣是快乐最好的朋友[N].中国教育报,2004-3-21(8).
其他文献
脑梗死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但目前在临床上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最近的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自愿参与容易引发农民的逆向选择,与低覆盖率有关,不利于稳定筹资机制。自愿参加原则和强制参加原则都不是政府在目前国情下的最优选择,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过程中应放弃自
2010年11月下旬,笔者参加了区各中学开展的新课标课程开放周活动. 从听课的效果看,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授课者对所授课的数学本质没有挖掘到. 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这是作为新课改实施者所必须弄明白的紧要的问题. 下面就我在这次活动中所听的三节课谈一下自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听课一:苏科版八上教材“§3.6三角形、梯形中位线”第一课时——三角形的中位线.
【摘要】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我的“主阵地”,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过去,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我们的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
新课改、新教材一直提倡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某些数学知识的教学如不能一步到位,可以追求“螺旋上升”,即引导学生对某些知识慢慢地、逐步地认识到位.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对此本人曾有过些思考,也曾简单地认为设计几个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解决就是“螺旋上升”.然而,本人最近有幸在江苏省海安中学高一的某强化班旁听了特级教师董裕华老师的一节《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这节课董老师始终激情四射,语言铿锵有力,教
数学题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把所有题都做到,与其做很多题,不如把一道题做透,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道题,对解题者的思维锻炼效果极佳.下面这道高考题我就找到了这么几种解法,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也请大家不吝赐教.  例 (2009年广东卷21题)已知曲线Cn:x2-2nx+y2=0(n=1,2,…),从点P(-1,0)向曲线Cn引斜率为Kn(Kn>0)的切线ln,切点为Pn(xn,yn).求数列{x
我国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吸引外商投资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同时,可以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其环境进行综合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利
经济全球化的理想因主体不同而异。发达国家的经济全球化的理想是更发达,并能主导世界和经济全球化本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全球化的理想是能尽快的发展,并能使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
目的通过对抑郁症的单药治疗及药物与心理联合治疗两组结果的随访调查,探索两者近期(6周)疗效及2年后的远期疗效的差别.方法将143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单药治疗76例及联合治疗(药
拟设计一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现代影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具有实时视听反馈功能、适宜于体育术科教学所需的多媒体教室,为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的教学现代化,提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