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节目编排,通俗地讲就是对电视节目架构的安排,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提前编排组合成一次次一天天的节目流程。这是电视节目由制作转入播出的关键一环,是在科学统计基础上的二度节目创作。
具体的讲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艺术,是一个电视台宣传思想的综合体现。电视节目编排就是按时间流程有序地安排好各类节目的播出位置,它不是节目顺序的简单编排,也不是对节目的简单拼装和连接。而是根据频道设置要求和本台节目的特点,将各种类型的节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科学系统的排列和组合,最终形成节目播放流程表。一个电视台如果节目编排得合理,不仅会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得到提高。
无论怎样的商品都有它的消费群体,做为一种新的商品,无论什么样的电视节目,都有它的观众,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需要它的人。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编排人员认真分析受众情况、收视时段,特点,合理地编排,实现电视节目资源最优配置,将节目展现在需要它的观众面前。
一、节目编排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在不同的时段,安排不同的节目
首先,依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收视调查挑选出大部分观众喜爱的节目放在黄金时段播出。我们习惯上把晚上8点钟为中心的前后2个小时称为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电视台往往安排播出供一家人喜欢的节目,会达到最佳的收视效果。其次,对老年人和家庭主妇在白天的收视也要重视,安排适合他们的影视剧、养生、书画古玩、戏曲、旅游节目及一些生活常识性栏目。下午17:30—19:00和周六、周日大多是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可适当地安排些优秀的少儿栏目或动画片。
2、区分观众层次,艺术地编排节目,做到雅俗共赏
由于观众的文化层次的不同,收看电视的目的各不同,电视节目要真正发挥其社会效益,在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在形式上花色齐全,题材广泛;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观众是抱着了解国内外时事热点的目的,紧随其后的是娱乐消遣、放松休息、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如中央七套《生活567》等栏目虽不在黄金时段播出,依然能达到很好的收视效果,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也让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增长了知识。
二、节目编排的基本原则
1、注重编排的准时性
一个成功的节目编排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电视节目的准点播出,否则就毫无意义。同时,播出的准时性也是广大观众对电视台最基本的要求以及电视台自身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志。影响节目准点的因素主要就是节目的长度变化以及广告的长度变化。包头电视台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除了一些特别的直播节目之外,一般节目都实现了栏目化。各栏目都能做到长度零秒误差。现在大都实现了电脑编排,这样大大减少了因为人为计算错误而导致的误差。
2、处理好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编排调度
单频道意识下的编排往往较多地考虑本频道节目纵向时间上的调度。通常的做法是将对象性强的节目安排在与其对象作息、习惯、收视习惯相吻合的时段中,而在黄金时段中编排那些能为各种层次的观众所接受的大众化节目,即新闻、影视剧和综艺栏目等。
自从出现了多频道共存的局面,频道与频道之间节目编排的横向调度变得越来越关键。这里所说的横向调度有两层含义:
第一,对本台的主副频道而言,应做到分工明确和相互呼应。一般来说,一家电视台若拥有多个频道资源的话,往往会将第一套节目作为主频道,播放综合性节目,而其他副频道则常被安排为某一类专业频道,如影视剧频道、经济生活频道等等。
第二,在栏目设置上,主副频道间应做到主次分明,尤其是副频道更应体现其专题性,不但要区别,更应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时间编排上,以同一层次和特征的观众为目标对象的节目,应避免安排在相同时段播放。最佳的做法是尽量将其前后错开,但又上下衔接,使观众在看完一个节目之后,又能很方便地在本台其他频道找到同样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而不至于使观众关注其他电视台。
三、科学统筹艺术编排
1、首先,黄金时间突出主体节目的编排 。理论与实践都可以证明新闻和电视剧是最容易实现这一时段观众收视目的,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黄金时间的“大众情人”。电视剧和新闻这两类节目如果选择和编排得好,那么整个黄金时间段的编排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根据节目与节目相互协调、带动的原理,在编排科学、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整体时段将因此形成有节奏的、主次鲜明的、错落有致的系统,并使观众的收视情绪进入一种和谐满足的稳定状态中。其次, 延长黄金时段,开发第二收视高点。晚间黄金时间段因其高收视率和高广告价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各电视台要善于运用强攻式艺术编排,把高收视率节目和低收视率节目进行穿插编排,做到峰谷结合,形成多点支撑。一直以来,各城市电视台在央视《新闻联播》前后都只是安排自制栏目或新闻节目。
2、避强就弱、逆向思维也是一种编排艺术。怀旧是人类的基本感情,节目编排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在23:00《怀旧剧场》中安排一些5年、10年甚至十几年前热播过的节目,观众会一边看,一边回忆起旧日的美好时光。还可借田忌赛马取胜的方法编播一些多家电视台黄金时段炒作已久的强势节目,以避其锋芒,等观众收视热潮过去再安排播出。
3、精心编排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日的节目。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大部分观众期望的是娱乐与消遣,电视这个“魔盒”成了人们可以指望的最方便、最实用的工具。电视台应该牢牢地把握这个机会,我们节目编排人员也应牢牢把握机会,将双休日白天的节目编排得更加具有艺术性。例如重庆卫视频道除了12:00准点播出新闻类节目之外,白天播出8~10集观众反响很大的电视剧,满足观众普遍的收视心理,更加灵活巧妙地编排节目,以丰富观众的周末收视需求,同时取得比平时更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来讲双休日的编排不同于周一至周五的节目编排,应打破常规,改变固定的编排模式。周末的节目编排应该以大众型节目为主,尤其是一些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为了弥补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未能重播,在周末下午连续重播几集该剧。事实表明,重播的收视率不但很高,而且社会效应也很大,观众们纷纷表示很过瘾。这也给编排者一个启示,在周六、周日可以进行补偿式编排,即根据观众反应,对效果好、反响好的节目给予一定的重播。
4、不同频道交错编排,资源共享、相得益彰。为充分利用频道和节目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就需要合理安排,使频道之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实现市场份额最大化、频道节目资源搭配组合效应最大化、广告收益最大化。
总之,无论是引进节目,还是自办节目,都应依据不同观众的收视时间和收视兴趣进行艺术的、科学编排。同时,还要做到:1.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或采用“对抗式的编排”,用自己的强档节目和同地区的其他台的节目相拼;或采用“迂回式的编排”,避开其他台的强势节目时间,以自己的强档节目占领对方弱势节目时间,争夺观众。2.合理利用本台库存的节目,适时安排重播,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得到观众的支持。并且每套节目安排播出时,也要强调自身的整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节目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潜在的整体效应,取得强大的传播优势,使本台在媒介市场的竞争中取胜。
具体的讲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艺术,是一个电视台宣传思想的综合体现。电视节目编排就是按时间流程有序地安排好各类节目的播出位置,它不是节目顺序的简单编排,也不是对节目的简单拼装和连接。而是根据频道设置要求和本台节目的特点,将各种类型的节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科学系统的排列和组合,最终形成节目播放流程表。一个电视台如果节目编排得合理,不仅会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得到提高。
无论怎样的商品都有它的消费群体,做为一种新的商品,无论什么样的电视节目,都有它的观众,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需要它的人。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编排人员认真分析受众情况、收视时段,特点,合理地编排,实现电视节目资源最优配置,将节目展现在需要它的观众面前。
一、节目编排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在不同的时段,安排不同的节目
首先,依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收视调查挑选出大部分观众喜爱的节目放在黄金时段播出。我们习惯上把晚上8点钟为中心的前后2个小时称为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电视台往往安排播出供一家人喜欢的节目,会达到最佳的收视效果。其次,对老年人和家庭主妇在白天的收视也要重视,安排适合他们的影视剧、养生、书画古玩、戏曲、旅游节目及一些生活常识性栏目。下午17:30—19:00和周六、周日大多是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可适当地安排些优秀的少儿栏目或动画片。
2、区分观众层次,艺术地编排节目,做到雅俗共赏
由于观众的文化层次的不同,收看电视的目的各不同,电视节目要真正发挥其社会效益,在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在形式上花色齐全,题材广泛;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观众是抱着了解国内外时事热点的目的,紧随其后的是娱乐消遣、放松休息、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如中央七套《生活567》等栏目虽不在黄金时段播出,依然能达到很好的收视效果,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也让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增长了知识。
二、节目编排的基本原则
1、注重编排的准时性
一个成功的节目编排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电视节目的准点播出,否则就毫无意义。同时,播出的准时性也是广大观众对电视台最基本的要求以及电视台自身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志。影响节目准点的因素主要就是节目的长度变化以及广告的长度变化。包头电视台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除了一些特别的直播节目之外,一般节目都实现了栏目化。各栏目都能做到长度零秒误差。现在大都实现了电脑编排,这样大大减少了因为人为计算错误而导致的误差。
2、处理好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编排调度
单频道意识下的编排往往较多地考虑本频道节目纵向时间上的调度。通常的做法是将对象性强的节目安排在与其对象作息、习惯、收视习惯相吻合的时段中,而在黄金时段中编排那些能为各种层次的观众所接受的大众化节目,即新闻、影视剧和综艺栏目等。
自从出现了多频道共存的局面,频道与频道之间节目编排的横向调度变得越来越关键。这里所说的横向调度有两层含义:
第一,对本台的主副频道而言,应做到分工明确和相互呼应。一般来说,一家电视台若拥有多个频道资源的话,往往会将第一套节目作为主频道,播放综合性节目,而其他副频道则常被安排为某一类专业频道,如影视剧频道、经济生活频道等等。
第二,在栏目设置上,主副频道间应做到主次分明,尤其是副频道更应体现其专题性,不但要区别,更应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时间编排上,以同一层次和特征的观众为目标对象的节目,应避免安排在相同时段播放。最佳的做法是尽量将其前后错开,但又上下衔接,使观众在看完一个节目之后,又能很方便地在本台其他频道找到同样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而不至于使观众关注其他电视台。
三、科学统筹艺术编排
1、首先,黄金时间突出主体节目的编排 。理论与实践都可以证明新闻和电视剧是最容易实现这一时段观众收视目的,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黄金时间的“大众情人”。电视剧和新闻这两类节目如果选择和编排得好,那么整个黄金时间段的编排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根据节目与节目相互协调、带动的原理,在编排科学、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整体时段将因此形成有节奏的、主次鲜明的、错落有致的系统,并使观众的收视情绪进入一种和谐满足的稳定状态中。其次, 延长黄金时段,开发第二收视高点。晚间黄金时间段因其高收视率和高广告价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各电视台要善于运用强攻式艺术编排,把高收视率节目和低收视率节目进行穿插编排,做到峰谷结合,形成多点支撑。一直以来,各城市电视台在央视《新闻联播》前后都只是安排自制栏目或新闻节目。
2、避强就弱、逆向思维也是一种编排艺术。怀旧是人类的基本感情,节目编排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在23:00《怀旧剧场》中安排一些5年、10年甚至十几年前热播过的节目,观众会一边看,一边回忆起旧日的美好时光。还可借田忌赛马取胜的方法编播一些多家电视台黄金时段炒作已久的强势节目,以避其锋芒,等观众收视热潮过去再安排播出。
3、精心编排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日的节目。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大部分观众期望的是娱乐与消遣,电视这个“魔盒”成了人们可以指望的最方便、最实用的工具。电视台应该牢牢地把握这个机会,我们节目编排人员也应牢牢把握机会,将双休日白天的节目编排得更加具有艺术性。例如重庆卫视频道除了12:00准点播出新闻类节目之外,白天播出8~10集观众反响很大的电视剧,满足观众普遍的收视心理,更加灵活巧妙地编排节目,以丰富观众的周末收视需求,同时取得比平时更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来讲双休日的编排不同于周一至周五的节目编排,应打破常规,改变固定的编排模式。周末的节目编排应该以大众型节目为主,尤其是一些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为了弥补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未能重播,在周末下午连续重播几集该剧。事实表明,重播的收视率不但很高,而且社会效应也很大,观众们纷纷表示很过瘾。这也给编排者一个启示,在周六、周日可以进行补偿式编排,即根据观众反应,对效果好、反响好的节目给予一定的重播。
4、不同频道交错编排,资源共享、相得益彰。为充分利用频道和节目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就需要合理安排,使频道之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实现市场份额最大化、频道节目资源搭配组合效应最大化、广告收益最大化。
总之,无论是引进节目,还是自办节目,都应依据不同观众的收视时间和收视兴趣进行艺术的、科学编排。同时,还要做到:1.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或采用“对抗式的编排”,用自己的强档节目和同地区的其他台的节目相拼;或采用“迂回式的编排”,避开其他台的强势节目时间,以自己的强档节目占领对方弱势节目时间,争夺观众。2.合理利用本台库存的节目,适时安排重播,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得到观众的支持。并且每套节目安排播出时,也要强调自身的整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节目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潜在的整体效应,取得强大的传播优势,使本台在媒介市场的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