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oo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治国理政新理论新方略之一。实践中这一建设面临竭泽而渔、挥霍无度、监管弱化、考核迷失、观念淡薄等诸多挑战,应通过深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养国人生态文明伦理观;确立“生态文明”突出地位,探寻融入“五位一体”建设途径;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激发管理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能量等艰苦努力,敲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之门。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挑战 抉择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方略。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秉持的生态文明理论,客观了解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而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及其战略地位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
  在西方生态思想中,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主要有生态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生态现代化、后工业文明等不同的提法。在我国,生态文明概念自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理论界的关注点之一。
  中国共产党文献中将“生态”及“生态环境”作为治国理政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而党的十七大报告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更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列为独立部分阐述,把生态文明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释放了强烈的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相关领域的信号,彰显了执政党的执政意志。
  就这一理论本身的意义而言,首先彰显了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从而强调生态良好、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伦理观。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从而举起“消费革命”旗帜,倡导节约能源资源、适度消费。
  综上可见,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奉行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理论的科学性彻底性,其内涵的精髓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已经并仍在经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检验。追寻中国共产党这一思想理论从提出到深化成熟的轨迹可知,其实践的基础是工业后工业文明发展的问题与障碍;其理论资源则承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思想的滋养,辅之以西方发达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主张的启发,更助之以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基于这样的理论营养,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探索创新勇气和理论自觉而凝结成全新的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而且,这一理论还表现出了极强的实践性行动性。它建立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创建之中,前行在以治国理念进而转化为执政行政的治国理政之中,完全超越了一般理论研究学术探讨的范畴和藩篱,而以光辉的社会建设形态普惠予亿万民众。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战略地位
  生态文明理论作为中共执政理念意义重大而深远。
  ——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鲜活实践。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所以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广大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现实中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环境容量有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提高的阶段,面临资源枯竭、复合型环境污染、大范围生态退化的压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今世界以绿色经济、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和科技变革方兴未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居世界前列,发达国家要求我国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
  我们党深刻把握这一发展新趋向,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有利于提升国际话语权,有利于赢得当前和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
  —— 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向,做出的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科学选择。
  现在,全球的生态危机,本质上就是不能重复、不可复制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危机,它宣告了西方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它预示着人类发展模式必须转向自觉、自律。在生产方式上,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生活方式上,要改变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过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
  生态文明作为世界新潮流,本应首先兴起于爆发了生态危机的发达国家。但其强大的技术资金使其本国生态危机得以缓解,而且其工业文明的巨大惯性还会持续相当时间,何况其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发展生态文明缺乏动力。西方失去机会,正是中华民族跨越式发展的好时机。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障碍分析
  在我国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快速发展及发展模式的负面作用等因素合力影响下,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虽然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调整。但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利益至上致掠夺自然竭泽而渔,与实现资源能源合理开发有序利用理念背道而辞。
  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资源能源必须合理开发有序利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基于此,我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张。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非一朝一夕可成,我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就仿佛是有着巨大惯性的汽车,改变行驶道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与此同时,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看,中国仍处在国际产业链条的中低端,以制造业为主。也就是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以产品出口为导向的、以量取胜的粗放型经济和贸易增长方式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完全摆脱掉。这些问题概而言之凸显在以下几点:
  —— 资源能源约束加剧
  我们不是资源大国,甚至可以说是资源匮乏国: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联合国列出的13个严重贫水国家之一。土地资源约束:我国可利用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占有土地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
  而能源供应约束加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有关统计资料表明,2012年中国进口原油2亿800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58%左右;2012年前11个月我国对三大谷物(稻谷、玉米、小麦)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是2011年的三倍多。而能源消耗也一直居高不下。
  —— 环境污染严重。(1)大气污染。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1%.,酸雨污染区面积 已经占到国土面积1/3。而近年肆虐多地的雾霾和沙尘暴更是纠结人心。(2)水污染。我国废水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水系污染严重,2800公里河段鱼类灭绝。(3)垃圾污染。全国城市生活垃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4)土地污染。农药和化肥 、重金属污染、以点状为主的化工污染、塑料电子废弃物污染及农业污染等。每年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
  —— 生态系统退化明显。首先是水土流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土地荒漠化问题。据关系统计,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50%--60%天然草场退化。再次是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
  (二)消费主义畅行致疯狂享乐挥霍无度,是实践“合理消费”主张的拦路虎。
  “消费主义”是指人们的一种毫无顾虑、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随着思想文化大门的开放,西方消费观念飞速涌入,交织以我国传统小农暴发户心理,导致消费主义畅行,疯狂享乐挥霍无度,使消费革命步履艰难。
  表现一,热衷消费品符号意义、象征意义。在消费社会,每个物品都指向一个社会的身份、等级。所以他们崇尚“高富帅”的生活方式,以不断刺激出消费欲望为目标,宣称“目的不是需求,而是制造消费欲望”,违背减量消费、合理消费的倡导,甚至诱发不良社会风气。如一些城市,名目繁多的“名烟名酒”店及“回收店”让人目不暇接,“酒铺多过米铺”。中原某省会市区内,以“名烟名酒”命名专营烟酒的店铺约8000多户,加上周边乡镇,卷烟零售商户共有约11000户。郑州2011年人均21600元,比27个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低3.4% ,即每月1800元錢。这样的收入水平,价格昂贵的名烟名酒和遍地开花的店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哪些人在购买,哪些人在消费。   表现二,主张挥霍性消费,用奢华代替节俭。追求“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的消费观人生观。背离人的基本需要和使用价值,极端追求时尚、出彩、豪华、气派,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背离,也是对人类根本生存利益的背离。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兴起一股高消费的浪潮。这种生活方式宣扬享乐主义、封建帝王、崇洋媚外,这一观念泛漫进而演成消费行为后,造成恶劣社会风气。崇尚物质主义,盛行摆阔气、讲排场、比奢侈、炫富贵、拜金钱、夸挥霍。小到个人、家庭的“钱”字当头,大到社会,组织和政府的铺张浪费,甚至久治不衰的贪污腐败现象,也不乏这一生活方式诱发影响的痕迹。
  (三)法律法规滞后致监管弱化形同虚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法治轨道尚需时日。
  法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而目前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距完善健全尚有很大空间。
  ——行政法律制度不规范。比如,环境行政许可把关不严,前几年,国家环保总局就以“严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名,对13个省的30个违法开工的建设项目叫停,这些总投资额超千亿元的大型项目,都是因为在没有得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许可时就违法开工而遭到处罚的,可见现行环境行政许可的实施状况非常严峻。
  ——经济法律制度不健全。比如,资源税范围狭窄,现行资源税征收范围共有七类,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盐,其中稀有矿产占据绝对比重。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淡水资源等尚未列人其中;比如,消费税税率偏低,我国自2006年以来,对一些奢侈品消费开始征税,不过个别商品的税率偏低,比如对高尔夫球具和游艇征收 10% 的消费税;以保护林木资源为目的,对一次性卫生筷制定 5% 的征收税率,却对耗材更多的高档家具以及高档装饰品没做任何规定,这也是一种缺失,这种低税率或者零税率不利于引导生态消费。
  被称为“环境保护的根本大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诞生于1979年,修订于1989年,其条款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的需要。近年来,修法的呼声日益高涨,针对如何修法争论颇多。其中,如何规范政府行为?如何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如何保护百姓的环境权益?成为提升修订质量的三大期待。
  ——相关执法人力不足。美国的能源部1.5万人,联邦政府雇员,管理人员就超过1万人。而我国1988年成立能源部,1993年能源部撤消。2008年成立国家能源局。起初拟定的人员编制将近200人,但是中编办核定为112人,全局9个司,平均每个司只有十几个人,人力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四)干部政绩考核偏颇致导向迷失动力不足,构建生态政绩观刻不容缓。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干部政绩考核就有指挥棒,方向盘的作用。 但GDP指标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考核干部的不二法门,于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成为必然。有了这个指挥棒,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严控环保部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规定去企业检查的次数,执法检查超过次数被视为工作中的问题。乃至发生安徽某县环保局一行6人到辖区内一家企业检查,竟遭縣政府集体停职处罚的闹剧。至于受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冷眼、拖延、非难等等“执法不能”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严重困扰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五)生态教育缺乏致观念淡薄行无规范,构建生态道德观任重道远。
  生态意识需全民行动来培养。考察现实状况可见,生态意识的提高尚待时日。2012年相关网络就公民的生态文明问题做了问卷调查,分析其部分问卷表结果不容乐观。
  粗略分析上图表可以看出,①农民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程度总体不高,知晓的比例为52.9%,刚刚过半,有近一半的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不了解。②基层领导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程度相对高一些,占67.5%。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时间,知晓的人最少,只有39.8%的人知道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没有人能准确说出什么是生态文明;③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意识更是不尽人意。
  三、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要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从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深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养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伦理观。
  观念是行动的核心动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点滴培养人们生态文明伦理观。生态文明伦理观又称生态伦理观,主要研究和探索的是生态环境中的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其核心精神包括:尊重自然,打破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1、从中外文化及实践中汲取智慧营养。
  ——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体现了与现代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态智慧,值得深入发掘。
  如,儒学思想家的一个基本哲学命题“天人合一”思想,折射了当代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光辉。而儒家核心思想之一的“仁爱万物”理念,从“仁者爱人”扩展到“仁者爱物”,体现了对生命和大自然的尊重。而道家奉行顺应自然,强调“道法自然”,尊“道”、守“德”,可以清晰窥见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火花。传统文化中倡导节俭、少私寡欲的生活主张,则正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多为社会奉献、努力丰富精神生活的绿色生活理念。   —— 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探索,上升为理性认识,为宣传教育提供营养。
  2、探索生态文明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之路。
  生态文明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是构建广大群众生态文明伦理观的平台。目前一些省市已经出台相关法规,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等,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开端。
  3、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身体力行做生态文明践行者。
  ——积累生态文明意识,主要包括:强化生态价值观,使生态价值体系定量化。强化生态消费观,践行可持续消费模式。强化生态伦理观,提高环境责任伦理意识。强化生态审美观实现从自然的“祛魅”到“返魅”。
  ——身体力行点滴做起,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每个人的日常行为、生活工作习惯。
  (二)确立“生态文明”突出地位,探寻融入“五位一体”建设的入室之门。
  首先,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摆正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位置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不是平行的,在这“五位一体”中,生态文明是“神”和“纲”,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形”和“常”,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方面建设,是神形交融,纲常贯穿,合纵连横、潜移默化的系统工程。因此,实践中必须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凡事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使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其次,以系统思维方法谋划,将“生态文明”的机理和规律纳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诸领域。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运动性的特点,这一方要求管理者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整体,去寻找其内部合乎逻辑的相互影响的结构形式,设计出最佳结构,同时,要着眼于其整体相互联系的诸要素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及时把握变化的规律,寻求机遇和时机。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达到神形交融,纲常贯穿,合纵连横、潜移默化的状态。如:传统的市政基础设施,垃圾清运到郊区,污水排放到郊区就行了。今天用生态文明的思维解决问题,就要尝试把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政区、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结合起来。避免各领域自设藩篱各行其是而内耗掣肘,甚至造成大量的浪费损失。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完善健全的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目前,急需构建一整套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有效指导和约束。当前实践的方向是建立一个体制、三类制度。
  “一个体制”是指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这方面关涉国家各级结构设置,及其职能调整,新世纪以来不断做出探索,仍然有众多亟需完善的空间。
  “三类制度”包括:国土管理类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管理类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能源管理类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些需要各界专家学者和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尽快出台。
  四、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激发管理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能量。
  科学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考核手段,也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应理顺体制机制、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评价效果,“以评促建”。其基本目标与设计原则是:
  (一)改变现有的“唯GDP至上”的經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发达国家倡行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评价体系。
  (二)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评价体系,按照权威性、定量化、科学性、导向性的原则,不断修正、完善指标体系,把单纯的强制性环境约束指标转变为有效衡量生态文明发展的考核标准。
  (三)将生态文明评价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
  (四)搭建公众监督平台,扩大公众参与生态文明评价范围,使公众产生共鸣,形成良性互动效果。目前这一体系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无统一范式,笔者结合研究,提出以下参考思路。
  (作者: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政治学教授,杭州市行政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古代典文学,管理美学)
  参考文献:
  [1]贾庆林. 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工程[J]. 求是 , 2011,(4).
  [2][美]莱斯特?布朗.B 模式 2.0:拯救地球 延续生命[M].林自新等译.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6.
  [3]国务院发展中心课题组.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其 “十二五 ”期间的战略取向 [J]. 改革, 2010,(2).
  [4]路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J]. 理论导刊, 2010,(9).
其他文献
摘要 当前,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发展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作为党管理社会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基层党组织,如何与时俱进地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基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微博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对未来微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微博 传统媒体 优势 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微博的红火无疑是2011年以来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艾瑞数据显示,2010年3-6月,国内微博市场月覆盖人数从5452.1万增长到10307万。在此期间,新浪微博月覆盖人数从2510.9万增长到4435.8万。2011年3月3日,新浪宣布其微
期刊
摘 要 2013年7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律师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会上曹建明检察长指出,“检察官和律师不是简单的诉辩关系,更不是简单的对抗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公诉工作作为检察机关基本职能和工作之一,是检察工作的缩影和集中表现,受到新刑事诉讼法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构建新型检律关系限定在公诉阶段。  关键词 《新刑事诉讼法》 框架下
期刊
摘 要 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实践的排头兵、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桥头堡和突破口,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政务服务中心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一种新形式、新手段,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心的存在意义受到质疑。本文以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获奖单位之一——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情况为典型个案
期刊
该文首先在阐述无形资产评估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技术型无形资产的特点,对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要素、特点、原则及理论依据进行了探讨;然后对四种基本评估方法在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使用中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为克服该局限性,不仅对国际上通用的收益分成法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而且重点对技术商品的八种价格模型进行分类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根据各技术商品价格模型所得的评估值的权重,从而可以用加权平均来求得技术型无形资产的评估值,这是该文的创新所在;此外还对使用技术型无形资产后技术产品的收益估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证分
摘 要 交叉询问是英美法系庭审时对证人的一种询问方法,是当事人推进主义与对抗制庭审方式的典型,蕴含并体现着英美法系的文化渊源和法治理念,与大陆法系职权主义与纠问制庭审方式本应大相径庭。然而,在平等、公正的人类基本价值观念的支配下,两大法系间各取所需、取长补短的情形日益多见,交叉询问规则眼下已经成为两大法系保障刑事被告质证权和发现案件事实的重要装置。本文通过比较法研究,对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立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我国秦朝官吏制度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基本概况、现状与问题等方面为基本出发点,揭示秦朝行政机关设置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对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的启示,提出我国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位设置的难点与可行性分析。笔者重点阐述我国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位设置的对策机制研究。  关键词 职位设置 行政机关 官吏制度 改革 中国秦朝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公共性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如地震、泥石流、海啸等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也愈发明显,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加巨大。随着应急供应链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学者也逐渐对其提出了新的认识,一个新的概念——虚拟应急供应链被提出了,它结合了社会资源,被整合的社会资源在常态时进行自己正常的生产作业,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要求应急系统内的合作企业能够迅速的做出响应。  关键词 虚拟应急 供应链 构建 探索研究 
期刊
摘 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进步,外观设计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外观设计保护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从2006年起即成为世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最多的前五名国家之一。但是由于长期没有统一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标准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外观设计重复授权、低水平设计得到保护、专利局与法院对同一案件认定不一等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对我们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侵权 立法 比
期刊
摘 要 目前,人权国际保护形成了两个层次:全球性保护和区域性保护。而且从目前的经验看来,区域机制比全球机制的有效性更加明显,成绩更加突出。以欧洲人权保护机构为代表的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集体保护人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球性人权机构目前尚不能实际发挥作用的形势下,研究区域人权保护机构机器运行机制的理论与时间,对于发展国际法的相关理论、更好的利用区域办法保护人权、建立亚洲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