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学会“花钱”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一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o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也就飞不起来了。”中学生犹如即将翱翔于天际的雄鹰,而高消费正是他们翅膀上系着的黄金。满身挂满了金子,他们还能够飞多高、飞多远?
  
  (一)
  
  镜头一:食堂
  用餐高峰已过,餐桌上一片狼藉,餐盒中白花花的大米饭只是被轻轻地挖了几口,剩菜也是五彩缤纷,丰盛依旧。
  镜头二:小店
  饭后一段时间内,校门口的小商店挤满了人。这里是绝大部分同学餐后的必来之地。他们嘴叼一支冰淇淋,左手一包薯片,右手一瓶可乐,顺便还要买上个心仪的新潮文具。
  镜头三:教室
  同学们的“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手机、MP3、电子辞典等正在成为“日常用品”;名牌服装耐克、李宁、森马随处可见;文具用品经常更新,作业本、练习本没有几个是用完的,有的仅是用了几页便当做废纸扔在一边了。
  以上画面相信许多同学并不陌生,它们就发生在你的周围,你甚至是其中的亲历亲为者。升入中学,手里的零花钱也多起来了,你也成了一个独立的消费主体,只是,你能够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消费行为,花好自己手中的钱吗?中国教育新闻网对中学生的消费行为作了一次调查,总结出以下几种不良消费现象:
  1.高消费。“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已成为许多中学生追求的目标。上百元的衣服和鞋已极为普遍。尽管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消费档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费总额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普遍偏高。调查显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未成年消费者的消费量几乎占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
  2.盲目消费。追求虚荣,讲究排场,认名牌,贪图享受,有些消费早已不是为了满足需要,而是为了显示身份和地位。如此盲目的消费行为,既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极大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消费结构不合理。多数学生的零用钱不是用于买书、读报等,而是用于买零食、过生日、买服装等。不少学生过生日时都会收到生日礼物,礼物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请客的花费也由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
  
  (二)
  
  回想一下平日里自己的消费行为,是不是有一些也能归入上述的不良消费现象之列?也许你还没意识到这样花钱有什么不妥,但是无形之中已经影响了你的健康成长。
  首先,会危害身心健康。俗话说,“玩物丧志”,物质欲望的满足往往抵消了精神上的追求。一些学生有了零花钱,不用在正经事上,而是去网吧玩游戏,看一些不良的书籍、录像等等。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通宵达旦地玩游戏,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还出现了精神异常。
  其次,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有些学生自以为有的是钱,对很多东西都不懂得珍惜,养成了浪费的习惯。如果有人“抗议”,他会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他没有意识到,他潇潇洒洒所花的钱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中学生作为纯消费者,过度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会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大小姐”习性,潜长奢侈之风。
  再次,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导致与父母之间关系紧张。中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分辨是非能力差,看到别的同学有那么多钱,于是也向父母要。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钱,一些家庭收入并不高,但是为了满足子女的需要,只好省吃俭用挤出一些钱来。倘若父母不能满足子女的要求,就容易使两代人之间关系紧张。
  最后,它还可能诱发犯罪。某学校有位学生,喜欢吃喜欢穿,学习不求上进,开始小偷小摸,最后发展到偷手机、偷钱、结伙偷学校的电脑,结果被学校开除,并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当然不是所有高消费的人都会走上犯罪道路,但无疑高消费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所以应引起我们每个学生的警惕。
  
  (三)
  
  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从小克勤克俭的孩子,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感到钱来得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因此中学生应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健康消费,合理消费,自觉地规范和调控自己的消费行为。
  首先,应树立适度消费观。适度,就是适家庭经济条件之度,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不顾家庭经济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父母辛苦工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作为子女,怎么能以可有可无的消费要求加重他们的负担呢?适中学生消费需求之度,就是诸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适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等,该花的钱还要花。而与同学比穿、比吃、比玩,这些钱就不该花。中学生要继承前人所倡导的生活准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其次,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为,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只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这个”或“这东西正流行”,就非要拥有。中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钱要花得有意义,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盲目从众和攀比只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第三,中学生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内容。吸烟、饮酒、进营业性歌舞厅、泡网吧、玩游戏机赌博,这些都是不良的消费行为。抵制这些不良消费,取决于中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中学生应在修身、砺志、勤学、健体上下功夫,让自己健康而充满活力。
  最后,中学生还应该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只有把钱用在最有益、最需要的地方,钱才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同学们可以把平时的零花钱进行教育储蓄,可以为实现某一目标,如购买一台电脑、一台电子琴等设立一项“基金”,这就可以督促自己在平时花钱时节省,等钱攒够时,你会为盼望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而欣喜,又会因来之不易而珍惜。另外你也可以适当地参与家庭管理,一起和父母做每月家庭财务预算,通过对一些重要开支的讨论,你会知道哪些钱应该花,哪些钱不应该花,分清轻重缓急,从而培养生活的计划性,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德。
  古人讲“淡泊以明志”,“清贫之志不敢忘”,今天,我们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播种什么样的行为,就成就什么样的习惯。让我们摒弃不良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外表的华丽能取悦别人的眼光,而内在的秀美则更能净化人的灵魂!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和深度学习指引下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课,对目标、内容、形式和素养方面的要求更加丰富。而要撑起这些元素,让课堂丰盈起来,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就更高。本文作者提出,鱼骨流程图结构清晰完整,围绕它填充教学设计,会让设计更加完整、更有内涵,能够帮助学科素养有效落地。  关键词:鱼骨设计;多类型;信息技术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9-01
在美国买东西,你会发现在打折促销之外,商店还经常提供一种回邮折让的促销。什么叫回邮折让呢?就是在你买了东西之后,还需要将一张回邮折让表格填好并和购物凭证的复印件寄回给厂家,厂家收到后会回邮寄给你一张支票。  比如说,你选中了一台标价是999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厂家在促销时会告诉你,在本周末之前买会有200美元的回邮折让。你买完东西之后,只要在厂家规定的时间之内将回邮折让的表格填好寄出去,就会收到厂家
你玩过魔术翻板吗?一只手拎着长长的一挂翻板,手指一松,翻板自上而下依次翻动。每块板子都像身怀绝技似的会翻跟头。这个古老玩具的起源已经很难追溯了,它的新玩法却层出不穷,历久弥新。让我们来自制一个魔术翻板,一起解密它究竟是怎么翻跟头的吧!實验原理  木板其实并不会翻跟头,只是形状相似的木板在做翻转的过程中,看上去好像是在翻跟头。如果你尝试给每块木板的正面和背面绘制上不同的图案,每次翻板就会呈现出不同的
本刊特约撰稿人 刘向永 策划/执行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断生长的知识:英国图书馆2015-2023战略》指出:“我们正处于数据创造、分析、开发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科学涉及从不同来源收集数据的许多方法和技术的领域,从中可以提取一些有意义的见解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数据科学是一个多学科领域,需要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不同领域的技能。迎接数据生活时代,我们
5月19日至26日,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精彩登场。本次科技周通过生长动画、互動投影、手绘漫画、实物模型、互动体验、娱乐游戏等多种形式展示了460余个项目,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军民科技融合和科技创新成果带来的震撼力量,了解到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成果,同时还体验到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和精彩纷呈的互动展品,增强了我们对科学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体验感、获得感。
探索  美“泰坦”列超级计算机榜首  国际TOP500组织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泰坦”以每秒17.59千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登上榜首。它拥有56万多个处理器,理论运算速度峰值可达每秒27千万亿次。    创造  我国航空母舰顺利起降歼- 15  歼- 15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可执行制空、制海等作战任务,飞行性能良好
李政道、袁隆平、钱钟书、盖茨都是人们熟知的精英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为世界所作出的杰出成就,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他们的为人之道,也是普通人学习的典范,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能获取深刻的启发。    李政道的“生活方式”  陈鲁民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已82岁高龄了,但仍然没有停止研究工作,每天进行演算。他的方式是“随时工作”,累了睡上两三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做,有时甚至拔掉家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融合了数据科学的理念,通过系统规划、设计内容标准,以满足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个性发展需求。下面笔者从大概念、实例、个性发展等不同角度梳理学习要求。  数据大概念的学习与应用要求  1.认识数据  《课标》明确了学科核心大概念为数据、算法、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等。其中,数据作为基础与核心,以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为主
如果每份盒饭从8元涨到10元,你多付出的2元,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外国消费者的补贴。  一些国际金融教师很喜欢以这个故事作为开场白:假定某个时期,美元兑墨西哥比索的汇率,在美国境内为1︰6,在墨西哥境内为1︰9。一个墨西哥的牧羊人早上出发,带着6比索到美国境内换成1美元,再带着1美元回到墨西哥境内换回9比索。他用3比索买了一只面包,手里依然还有6比索。牧羊人舒服地享受这免费的午餐,但经济学者不能停止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如何采集、存储、组织、处理、分析与可视化表达数据,认识数据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形成数据的安全意识。下面笔者梳理一下教材中与数据科学相关的具体内容。  数据  ①定义: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②特征:二进制、语义性、分散性、多样性与感知性。③来源:按照获取渠道,可以将数据分为两类——直接数据和间接数据。④收集方法:直接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法、访谈法等。间接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