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好 —— 李叔同、丰子恺的吃蟹轶事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eda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对具有传奇色彩的师生,李叔同与丰子恺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相似之处,如对艺术的热爱、在宗教方面的信仰等等.而除此之外,两人在对吃蟹的爱好上也如出一辙,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难得的巧合了.
其他文献
线条作为中国绘画造型的根本,自古即是艺术家畅心达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张彦远做出“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书画用笔同法”“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的论断开始,“
黄公望是元代写意风格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其画法的革新和对后世的影响,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品读传世的黄公望山水画名作,解析其树石画法的基本技巧,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启
宋文治出生于1919年,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五四”时期.他的青少年处于现代中国画艰难的变革时期.1941年,二十三岁的宋文治考入苏州美专沪校,后学校因战乱被迫停学,回太仓谋得
余绍宋(1882-1949),字越园、樾园,号觉庵、觉道人、映碧主人等,四十九岁后更号寒柯,浙江龙游人.《龙游高阶余氏家谱》记载他生于光绪九年(1883),1949年病逝于杭州.曾赴日本东
郑板桥临《岣嵝碑》rn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擅长画兰、竹、石,诗、书、画无一不精.郑板桥自创“六分半书
前段时间,我读了费孝通一篇人物随笔《植物学家龚自珍》,因在龚自珍《定盦全集》中读到不少夹述植物记载的游记,于是费孝通说“求之龚自珍之为植物学家无疑了”.费孝通的文章
草莓画法rn草莓的蒂用汁绿画出,用曙红画出草莓的形状.由于草莓都是一堆堆的,所以要画出各个方向和各种形状.用胭脂顺草莓的形状点点,在胭脂的点上再点个墨点,这个墨点上,再
八rn二十世纪是篆刻艺术大繁荣的世纪,也是印人辈出,风格多元,风情万种的世纪.从守正创新的制高点上观察,齐白石是不可不论及的巨星.齐氏三十一岁方始学习篆刻,四年后得丁敬
中国近代的画家,专精一门的居多,或山水,或花鸟,甚而专注得更精细,如专擅金石写意的、尤能工笔人物的.兼及各科、工写皆能的已是少数,每一项又都能独树一帜、自成面貌的就更
经过岁月的磨砺,晚年的关山月秉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艺术主张,依然坚持写生创作,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作品.从1973年的《绿色长城》,到1980年在纪游三峡写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