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enjia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物,它通过逆转录过程将富含G的单链DNA重复序列合成至染色体末端。端粒酶的激活和抑制影响到端粒长度的改变,进而对衰老和肿瘤发展有所贡献。建立其活性调控模型,讨论细胞内外因子及其自身组分对它活性的影响,将能够给予关于端粒酶的应用性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人类Y染色体DNA多态性DYS390位点是研究群体间男性基因流动的有价值的遗传标记之一,可用于追溯人类进化过程的父系祖先及现代法医学上的男性个体特征识别。为了解和把握有关人类Y染色体微卫星位点DYS390多态性的研究进展,本文对其研究方法、目的和人群分布情况进行了如下综述。
近几年来,线粒体DNA突变是导致母系遗传性耳聋的原因之一,从分子水平上探讨mtDNA突变的发生情况,阐明突变mtDNA的传递规律及线粒体DNA与核DNA的相互关系,都有助于揭开遗传性耳聋的本质。
期刊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及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并与种族相关,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是要在特定人种中找到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基因。目前大多数研究是利用定位克隆来寻找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基因,包括候选基因法和全基因组扫描两种方法,并有研究人员已开始进行有关基因功能的研究。
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EXT)的基因克隆是90年代以来医学遗传学基因克隆研究的热点之一,迄今在染色体上发现了3个与之相关的致病基因位点。其中,EXT1,EXT2基因已被克隆,并报道了许多致病突变。最近,又发现了3个与已知EXT1、EXT2基因具有相同羧基端编码产物的EXT基因家族成员。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α1-抗糜蛋白酶作为一种病理伴侣蛋白,通过影响β淀粉样沉积的生成而参与了AD的病理和发生过程,因此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也被认为是AD的又一候选基因。本文就α1-抗糜蛋白酶及其基因与AD的关系进行阐述。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脑卒中具有表型异质性;脑卒中的许多危险因素都具有遗传性。本文概括总结了近来已有的脑卒中发病具有遗传背景的证据,并对脑卒中遗传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快速推进,大量基因的发现和大规模序列数据库的建立促使了基因组功能性研究计划启动,如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环境基因组计划和药物基因组学等。包括这些计划在内的“后基因组计划”将诠释和开发基因组这一宝藏,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基因组。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其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PKD1被克隆后,该基因的蛋白产物Polycystin也已编码合成,1996年以来开展了初步的活体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病发病机理的假说,及展望未来工作重点。
合理的设计和特异性使反义分子抓住了人们的想象力。不过,它们比最初预测的难生产得多,至今尚无任何证据表明它们具有去除单一基因的功能,而且,还存在许多未预测的非反义效应。本文旨在综述反义策略中产生或破坏特异性的一些因素,讨论通过不同的标准判断治疗的复杂性及研究制剂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