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心理弱点 健全心理品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uan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生的心理状况历来是小学教育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教师心目中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后进生因倍受冷落、讥讽,心灵最需要安慰,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对他们倾注了大量心血;而优秀生由于成绩突出,无须教师费心,因而他们的心理成长状况也随之被忽视。综观优秀生的成长历程,他们虽备受宠爱,心理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满足,但一旦他们陷入困境或置身于集体中,各种弱点就会暴露出来。在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丝毫没有放松对优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防止了一些不良心理现象的滋生,矫正了他们的不良心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了一条光明之路。
  一、优秀生存在的心理弱点
  1.心灵脆弱
  心灵最脆弱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整天陶醉于鲜花和掌声中的优秀生,他们时时被成功的喜悦包围着,耳中充满了别人的赞叹和夸奖,一旦失败,心灵便遭受沉重的打击。有的承受不住家长、教师的冷落和同学的嘲笑,有的总是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久而久之,心灵便蒙上了一层阴影,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同时,这种心理畸形的产生也缘自于外界的各种压力。如家长、老师的期望值过高,就会使学生一度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因成绩不好而被训斥,他们就会为自己得不到理解而苦闷彷徨。从某种程度上说,优秀生的抗挫折能力远不如后进生。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弱点暴露得越来越明显,那些在社会上经受一次打击就从此一蹶不振的,往往是学校里的优秀生。
  2.爱慕虚荣
  虚荣心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而在自尊心特别强的优秀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正确对待虚荣心,它可以变成一种行动的动力,指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否则,它将成为学生品德形成的阻力,引导学生误入歧途。过强的虚荣心会使人产生嫉妒心理。如许多优秀生不愿意与比自己强的同学来往,在班级中拉帮结派,贬低他人等等,这些都是嫉妒心理的表现。而这些狭小的圈子,又往往是教师不易觉察的。
  3.自私恐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教师、家长的竞争意识正在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尤其是优秀生,他们的分析能力强,竞争意识强,他们深知成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因此,他们时时处处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一方面,他们不断地学习、锻炼,另一方面,又希望别人尽量少学一点。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往往不考虑集体利益,更不愿意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使是老师的“命令”,他们也是心不甘情不愿,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4.孤立自负
  自负是指一部分优秀生自以为了不起,他们看不起后进生,不和后进生来往,甚至当面讽刺、嘲笑后进生。这方面的误导往往来自于家长,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与差生交往,担心孩子跟后进生在一起会受影响。其实,他们意识不到,如果让孩子学会关心帮助差生,那将是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心灵陶冶。
  二、矫正优秀生心理弱点的几点对策
  1.学会正视现实
  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教师应该帮助优秀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他们学会正视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学会怎样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而不应该一味地去讽刺、批评,让他们承受更大的压力。
  例如,我曾教过一个叫李晓霞的学生,她是在四年级时由东北转来的。小姑娘很可爱,并且是原来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因此,我没过多地注意她的学习情况。开学的前两个月,她的成绩总是处在中游,我以为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可后来我发现她的成绩越来越差。于是,我找她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谈话中,我得知:她老家的学校并不十分重视教学,教学管理不严,不少学生荒废了学业。而她特别要强,凭自己的努力,每次都考90分以上,而90分就是第一名。她一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没想到,到了新的学校和班级中,她连中等都考不到。再也没有同学羡慕她,再也没有老师表扬她,于是她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以为自己再也没有出息了。我诧异了:难道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优秀生就这样不堪一击吗?我认真帮她分析了目前她的处境以及将来要面对的现实,给她讲了爱迪生、居里夫人从逆境中崛起的故事,使她对现实有了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期末考试,她一跃成为全班前几名。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这个学生能力是有的,但是我们教师如果不及时排除她的心理障碍,她可能从此销声匿迹。这足以证明教育的力量,也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这件事告诉我们:打开心灵之窗,才能启迪智慧之门。
  2.学会正视自己
  优秀生的悟性比较强。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时刻提醒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各方面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要为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一蹶不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教师应多为优秀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痛苦,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在磨练中成长。在班级中,我曾组织开展了“认识自己”“正视失败”“超越自我”等一系列主题班会和“寻找自己的位置”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许多学生也因此摆脱了内心的苦闷和彷徨。
  3.学会善待别人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剂良药。在一个班级中,优秀生的带头作用不可忽视。如果他们都能善待别人,无私地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那么整个班级的各项工作都会被带动起来;如果优秀生在同学心目中没有威信,那整个班级就会失去向心力,如同一盘散沙。如市“十杰儿童”张璐的转变就曾带动了全班同学的转变,这件事使我至今难忘。
  事情发生在三年前我刚接四年级二班的时候。记得这个班的学习成绩当时是级部第一,又是“文明班级”,所以我满怀喜悦地踏进这个班。可是没过几天,我发现班干部背地里勾心斗角,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冷漠,整个班级仿佛持续在冷战中,没有一丝勃勃向上的气氛。优点没多少,乱子倒惹了一大堆。面对这样的“文明班级”,我不禁有些愕然,几次想发火,却又忍住了,因为许多同学在辩解中都提到“张璐如何如何……”原来,张璐是班里的优等生,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但对班级的事情却漠不关心。同学们几次选她当班干部,她都不干,原因是怕耽误学习。原来,同学们都在以她为榜样呢!于是,借班队会的时间,我给同学们讲了怎样摆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的关系等,许多同学大受启发。课后,我找张璐单独谈话,她还是不愿当班干部。没想到,过了几天,张璐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把脚扭伤了,我带她去医院敷了药,并特意说服了几名平时被她看不起的同学每天护送她回家。在这期间,一有机会,我就给她讲这几位同学如何热心,集体如何温暖……张璐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自私与狭隘,认识到自己的自私不但在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使自己失去了许多锻炼能力的机会。于是在我的帮助下,她担任了学习委员。张璐不愧是学习优等生,她小小年纪竟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她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了大家,并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热心帮助每一位同学。她的转变给整个班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在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她两年间代表学校拿回了七个市级比赛奖励证书。“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不错,如果张璐当初走不出那个自私狭隘的小天地,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你如果在后进生身上费尽心机却毫无起色的时候,不妨从优秀生的身上捕捉教育的契机,矫正他们的弱点,发挥他们的优势,这也是班级管理中一股强大的力量。
   综观优秀生的心理状况,我们不容乐观。这些被老师和家长捧在掌中的“明珠”,也许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许受了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正在走向畸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灵,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让优秀生积极热情地面对现实生活,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其他文献
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代表作,它有很多关于艺术方面的成就,其中讽刺艺术的运用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讽刺艺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鲜明强烈的对比,漫画式的夸张,尖锐泼辣的反语,幽默诙谐的议论。这种写实的艺术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得更加醒目,更加深刻。  关键词:阿Q讽刺艺术批判对比夸张反语议论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代表作。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的艺术成就有很多
期刊
摘要: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教师知识与智慧的展现,那么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力与品味的提升。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活动中几个环节的体验,深切感悟到新课程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教学视野的扩大化,督促教师不能再徘徊在经验的迷宫中,必须大步迈向智慧的殿堂。  关键词:反思 主动参与 智慧 持续发展    上一节课容易,上一节好课也非难事,若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好课的确不是件易
期刊
《扛椽树》是课外读本上的一篇散文,从学生对刘成章笔下的陕北柳树特点的概括来看,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很准确、很到位。教学时,我跟学生讲,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很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深入文本,从文章中读出和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相似相通的地方,这就是思想的交融和情感的共鸣,这就是能欣赏,这就是能读出自己。那么,这篇文章能不能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于是,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请大家朗读课
期刊
[教学设想]  为了综合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近年来,材料作文正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材料理解得是否到位,是否深刻,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文章的成与败、优与劣。于是,笑者有之,哭者有之,一些平常语言功底不错的学生就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材料,以致百般辛苦后却功败垂成。所以,准确透彻地理解材料,就成了材料型话题作文中要过的第一关,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语文乐学境界,语文学习方法的最高追求也许就是语文乐学境界的到达。有人往往片面理解乐学之乐为形式之乐、手段之乐,然而真正的乐学境界却是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手段和目的的高度统一,是“要我学”之苦向“我要学”之乐不断转化的乐学终身的全过程。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乐学,才能学进去,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投入,也才能学好
期刊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活动,才能学有所得。学生学习中给予不同的反馈既能推进学习,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新的课程标准将“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在学习中乐于探索、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作为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目标之一,要求我们对学生的生成要合理利用,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呢?    一、期待生成,预设中发现“生长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是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音乐欣赏出现了情境化教学方式严重的倾向。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存在剥夺幼儿欣赏主动权、教学内容侧重点偏颇、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的弊端。而主题式音乐欣赏教学方式却能使幼儿自主欣赏、自由表达,达到满足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及创造美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境教学主题教学    音乐欣赏,指的是一种自己进入音乐意境,体会音乐情趣,满足自
期刊
(陕西省汉中在语文教学中,若是能灵活地运用那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课改工作中,就能十分注重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直观教具,增强语文教学的具体可感性    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清楚认识单拱石桥和联拱石桥,我让学生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示意图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写作能力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活起来就必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笔者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初中学生作文的创新教育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改变观念 积累创新素材 灵活教学引导写作  赏识讲评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观察和记叙
期刊
有人将音乐定义为“感情的速记术”“情绪的语言”,不是没有道理,但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把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文字,其难度不言而喻。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音乐的诗歌只有一小部分,且大多出现在唐朝,在这其中就有不少佳作,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清代的方扶南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这三首诗的特点:“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