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初中历史实行了开卷考试。面对这种全新的考试方法,如何上好历史课是每位历史教师需探索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作者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开卷背景下的历史课教学。
【关键词】开卷 考试 历史 教学
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初中历史实行了开卷考试。面对这种全新的考试方法,该如何上历史课呢?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指导学生阅读
历史课上的阅读是不容忽视的,我在历史课上运用既能全面掌握知识,又能突出学习重点的“四步读书法”学生读书时,边读,边记,边批,边画重点。首先,粗读课文文字部分,了解历史梗概;其次,细读课文(包括小字部分及课下注示),圈画学习重点;再次,精读课文(包括人物像与各配图),掌握学习重点;最后,对照课文自己解决课后习题。
二、提高学生兴趣
由于是开卷考试,学生寄希望抄题,对历史课兴趣不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又形成了“教师灌输,学生背书”的历史教学方式,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因此,能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是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教师应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运用直观教具、多媒体播放影视资料、学生表演等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讲授新航路开辟时,我拿了教师节学生送我的礼物——一只小帆船、地球仪和世界地图。首先,感谢大家送我的礼物,然后,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地圆学说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送的礼物很重视,并体验到所学知识,学得自然很认真,课堂效果也就很好。
三、注重学法指导
开卷考试的实行,使学生的背诵负担减轻了,而考查学生的能力要求加强了,这是对传统教法的挑战。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熟练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事件的概况,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叙述事件经过,并能够准确、迅速地指出他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开卷考试的条件下,不用再死记硬背了,记忆和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2.指导学生准确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打破章节,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联系,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把握其内在联系。
3.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中考考试中历史与政治综合为一科进行,所以还要讲究跨学科的学习,把相同的内容由古至今连贯起来。指导学生选择与教材重点知识相关的热点来抓,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理清线索、把握规律
历史知识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往往由于头绪繁多的知识,使许多学生记起来头疼,考试时盲目翻书,浪费时间,答起题来也是东拼西凑。然而历史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历史知识有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历史试题的题目设计基本上依据于历史线索或历史专题,进而联系相关知识内容。只要理清线索,把握规律,找到突破口,就不难记忆、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设计板书和讲课时最好将有关内容按从属或并列关系联结起来,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发展的整体中来,给学生以清晰的印象,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考是开卷考试,试题灵活,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要更新观念,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应力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只是听老师讲和记笔记,还要提出问题,讨论并努力解决。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之中,更多地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平等的学习环境,启发他们的思考,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
六、开卷考试的复习策略
开卷考试试题死记硬背的减少了,考察学生能力提高 了。如何针对开卷考试试题的特征来进行有效复习呢?
1.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复习首先要把基础知识巩固好。这一点在平时课上就要完成。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线索,构筑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同时,也要对体系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深入理解,这样才能为解答开卷考试试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重视知识点与其他科目的结合。复习时要注意不能局限于某一框或某一课,要有一定知识衔接,要从多种学科、全方面、多角度的思考。
3.进行全方面的开放性试题的训练。进行试题训练,不是单纯的题海战术,而是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熟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复习方法。既要选择新颖的题型,又不能忽视常规题型。只有如此,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河北大城县第三中学;065900)
【关键词】开卷 考试 历史 教学
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初中历史实行了开卷考试。面对这种全新的考试方法,该如何上历史课呢?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指导学生阅读
历史课上的阅读是不容忽视的,我在历史课上运用既能全面掌握知识,又能突出学习重点的“四步读书法”学生读书时,边读,边记,边批,边画重点。首先,粗读课文文字部分,了解历史梗概;其次,细读课文(包括小字部分及课下注示),圈画学习重点;再次,精读课文(包括人物像与各配图),掌握学习重点;最后,对照课文自己解决课后习题。
二、提高学生兴趣
由于是开卷考试,学生寄希望抄题,对历史课兴趣不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又形成了“教师灌输,学生背书”的历史教学方式,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因此,能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是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教师应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运用直观教具、多媒体播放影视资料、学生表演等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讲授新航路开辟时,我拿了教师节学生送我的礼物——一只小帆船、地球仪和世界地图。首先,感谢大家送我的礼物,然后,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地圆学说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送的礼物很重视,并体验到所学知识,学得自然很认真,课堂效果也就很好。
三、注重学法指导
开卷考试的实行,使学生的背诵负担减轻了,而考查学生的能力要求加强了,这是对传统教法的挑战。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熟练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事件的概况,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叙述事件经过,并能够准确、迅速地指出他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开卷考试的条件下,不用再死记硬背了,记忆和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2.指导学生准确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打破章节,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联系,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把握其内在联系。
3.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中考考试中历史与政治综合为一科进行,所以还要讲究跨学科的学习,把相同的内容由古至今连贯起来。指导学生选择与教材重点知识相关的热点来抓,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理清线索、把握规律
历史知识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往往由于头绪繁多的知识,使许多学生记起来头疼,考试时盲目翻书,浪费时间,答起题来也是东拼西凑。然而历史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历史知识有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历史试题的题目设计基本上依据于历史线索或历史专题,进而联系相关知识内容。只要理清线索,把握规律,找到突破口,就不难记忆、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设计板书和讲课时最好将有关内容按从属或并列关系联结起来,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发展的整体中来,给学生以清晰的印象,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考是开卷考试,试题灵活,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要更新观念,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应力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只是听老师讲和记笔记,还要提出问题,讨论并努力解决。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之中,更多地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平等的学习环境,启发他们的思考,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
六、开卷考试的复习策略
开卷考试试题死记硬背的减少了,考察学生能力提高 了。如何针对开卷考试试题的特征来进行有效复习呢?
1.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复习首先要把基础知识巩固好。这一点在平时课上就要完成。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线索,构筑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同时,也要对体系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深入理解,这样才能为解答开卷考试试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重视知识点与其他科目的结合。复习时要注意不能局限于某一框或某一课,要有一定知识衔接,要从多种学科、全方面、多角度的思考。
3.进行全方面的开放性试题的训练。进行试题训练,不是单纯的题海战术,而是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熟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复习方法。既要选择新颖的题型,又不能忽视常规题型。只有如此,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河北大城县第三中学;0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