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三问”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量一节语文课,角度很多:可以从学科理念的角度;可以从文本处理的角度;还有课堂组织的角度……那么,站在语文新课程的角度,追求语文教学的高效益,最值得我们关注、深思的问题有哪些呢?这里简单谈三点。
  一、 教了什么,才算有谱?
  1. 小学语文的“核心利益”。小学语文应该打好“听、说、识、书、读、背、写”基础,念好“七字经”。小语要姓“小”,语文要姓“语”,而不能姓“科”,不能姓“品”,也不能在分析内容上太过“精细”。就许多课文而言,首先能把课文读美了,把内容情节故事讲得流畅完整生动了,就是最大的成果,最好的收获。
  2. 阅读教学的“重大关切”。阅读教学如何体现语文姓“语”呢?比如目标的确定。教学一篇课文,如果几项目标中,没有“朗读课文”“讲述课文内容”“体会遣词造句的特点”和“学习借鉴运用表达方法”等方面的目标,而只是着力于“感受……精神”“知道……道理”和“学习……品质”,这样的教学,离“语文”就远了。我们格外关切的,理应是关键词句的解读,精彩片段的赏析,优美语言的诵读积累,作品中生动形象的感受,启迪思维内容的领悟,作者与众不同的、有新鲜感语言(雅词美句)的品味,以及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学习运用,等等。只要我们选准最应该关切的内容,尤其是抓住课后习题中一以贯之安排的诸如“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背诵课文)”、书写等项目,把识字写字、读背课文、品味语言等“语文”教学的步子迈实了,就是教有痕迹、学有所得的语文课。
  二、 教得怎样,才算有效?
  “教了什么”与“教会了什么”之间,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三年级《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明确要求“讲讲这个故事”,有位老师围绕文中“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这一句,在指导“讲讲”上处理得丰厚而扎实,让学生间接转述,改换人称,让学生感受“挺委屈”的样子,这样精细地训练说话,学生在表达运用上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语文课“教过了”是一方面,人人做得到;而“教会”了没有、“学会”了没有,教会了什么,学生会学没有?这些才更是我们要深思熟虑的。
  三、 语文备课,何为有方?
  课堂的质量,其实是备课的质量。资料的查询考证,技能的练习适应,教与学的熟悉演练……揣摩所教的,推敲所学的、准备呈现的,这才是最实在的备课。“练教预学”,是语文备课的本真。
  笔记不是备课的全部,课件不是备课的关键。语文备课≠笔记写了+课时够了+课件有了。要学生读的,教师先读,读好;要学生写的、表达的,教师先尝试,先“知道梨子的滋味”。一句话,先读、先写、先思、先说,教师“蹚水”在先,才是最有用的备课。
  “教的水平=学的品位+备的质量”“有充分预设,才有理想的生成”——这些应是备课管理与实践操作的共识。
  行稳方能致远。基于学生发展,牢固树立语文意识,努力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变“重感悟”为“重语用”,变“教会知识”为“教会学习”,努力使教学内容更靠谱,教学效果更扎实,使课改步子更有分寸,教学准备更加周到。
  (作者单位:淮安市金湖县教研室)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刻地推动了商业的变革,商业模式研究也日益获得学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医疗健康行业是当前阶段,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领域和发展方向,如何通过
“童化作文”倡导者吴勇老师在《儿童习作课程开发的“三维空间”》一文中指出:面向儿童的习作课程开发应该体现三个维度:内容维度、知识维度和文化维度。在小学低年级,如何构建“三维一体”的写话课堂,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 文化维度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中小学写作课程教学模式异彩纷呈,有“生活作文”“童化作文”“学科作文”“心语作文”“博客作文”等等,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可谓
一、 生活情境分享,激发表达的欲望  写作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的时候,他们就有了写作的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三八”妇女节,我要求学生对妈妈说一句“我爱你”。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羞涩了,对“说”的处理也各不相同。课堂上,学生们纷纷交流自己的做法:有的通过短信,有的在妈妈的枕头下放纸条,有的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习作课上,不
进入21世纪,媒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新兴媒体形式,如移动媒体、楼宇媒体、网络媒体等。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更有人预言纸媒终将消亡。事实真的如有些人预料
语文课程总目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笔者认为:口语交际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挖掘语文课本资源,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一、 专题训练,习得方法  1. 激发口语交际兴趣,解决“想说和敢说”的问题。口语交际课成功的前提是学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