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悟,笔者从物理课堂、实验和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物理;创新;疑问;实验;培养;引发;课外活动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实施创新教育就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也成为当今教育者所面临的当务之急。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下面,我就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和途径提出几点看法。
  一、巧妙设疑,激发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一切科学的发现,都来源于疑问,没有疑问就没有创新。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我们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前人所得出的知识和经验,还要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兴趣,如此,便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学习必修1第四章中“牛顿第一定律”这节内容时,我们就可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原来静止的物体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保持静止的;②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可让学生将课本放到课桌上做实验,得出观点后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③正在运动的物体,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继续保持这种运动。这样,通过层层设疑,让学生依靠自己能力去自主研究、自主探索,既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二、设计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实验操作是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重要过程,良好的物理实验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但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很少将时间花费在实验教学上,他们认为实验只是收集数据、验证理论的一个过程,是应付考试的工具,所以,大多数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这一块,通常都是采取让学生观看实验录像或者是口头讲实验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也就无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是无法具备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开展高中物理探究性试验教学,使学生通过质疑、调查、探究、实践等,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的实验能力。
  比如,必修1第二章中“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实验,常规下的实验教学是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等给出来,使学生自主完成设计好的表格并得出结论。这种试验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实验设计思想,根本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如打点计时器、砝码、小车、纸带、刻度尺、滑板等,让他们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自主设计测验加速度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并通过积极讨论、奇思妙想,得出实验的结论,这样,我通过将原本的验证性试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主经历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实验等过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三、开展活动,引发创新动机
  丰富多彩的物理实践活动给了学生自主动手和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如今物理新课改一直在强调注重科学探究,所以,身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除了正常的物理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应开展各种各样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如此,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引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比如,在学习了“圆周运动”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制作一些道具,让他们亲身感受竖直面会发生的各种情形;在学习了“超重与失重”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侧边有孔且装着水的矿泉水瓶,然后观察它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是否有水喷出;或者是让学生参加学科讨论、物理竞赛、制作科技模型等,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科学、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物理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必须承担起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和使命。也希望广大奋斗在一线的物理教师们,能够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创新才能,采用创新策略,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物理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片面追求书面成绩的教学倾向,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这也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基础。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我们进行英语教学的重点。  一、 转变师生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往往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成了课堂的听众与看客,教师就是进行传道、
目的 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及对患儿临床不良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92例哮喘患者,以单盲随机抽样法
目的 观察双黄连颗粒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抽签法”将本院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是高年级教学的灵魂。阅读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读”,“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要重途径。读,可以培育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感悟文章的核心,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  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是高年级教学的灵魂。阅读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读”,“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要重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推进课堂教学现代化,实现多媒体教学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向人们诠释着语文的魅力与教学的艺术,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活跃开放、富有激情与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互动  “起句当如爆竹,聚响易彻。”从心理学
1发生原因1.1病原菌清理不彻底部分果农在休眠期不采取清理果园枯枝落叶、不刮树皮等农业措施,致使果园病菌基数大。1.2多雨连续阴雨天气温低,一是使叶片抵抗力降低,易感病;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及黄疸指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无综合护理干预)和实验组(30例:综合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使学生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一个关键。学习的成功,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受到强化、更稳定、更持久。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则是摆在每一位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教学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①教师在有意
摘 要:为适应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迎接未来的挑战,根据新课标中有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原则,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能为学生创设充满情趣、充满竞争意识的愉快学生氛围,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用于语文学科的创新阅读与创新写作及综合素质的创新训练时,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