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诗词之美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悠悠五千年,诗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诗词在中国文学创作中处于重要地位,学习诗词,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诗词进行美育,对于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一些有成就的人,往往是热爱诗词、饱读诗词、善写诗词,能够从诗词中陶冶情感、汲取力量的人。例如古代的屈原、曹操,现代的鲁迅、毛泽东、华罗庚、陶行知……
  在中国,诗词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节假日,人们心中不由得念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餐饮聚会时,人们总爱谈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大雪天,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爬山时,人们总会说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诗词之美表现在哪里
  人们对诗词的总体评价,历来都非常高。古人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今人说“诗词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妙”。从审美角度看,诗词之美表现出五个特点。
  (一)语言美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诗词的语言是最凝练的。有人把最精彩的字词或句子叫作“诗眼”,因为它好像人的眼睛一样最传神。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生动,“随风潜入夜”中“潜”字的精妙。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而且也在无形中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二)韵律美
  诗词注重押韵、平仄、对仗,读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有变化,有起伏,有波澜,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從中国诗词的发展史来看,诗和乐当初是不可分的,发展到词则更为明显,称之为依声填词。随着诗词和乐曲作为不同的艺术门类而分离,运用汉字四声五音之别,直接创造出诗词的“音律之美”的方法却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特色。所谓平声“哀而安”,所谓上声“厉而举”,所谓去声“清而远”,所谓入声“短而促”,就是诗人充分运用汉字四声的变化,更为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中国的古典诗词体现出一种“音律之美”。只有领略了诗词的“音律之美”,才能更好地、完整地领略诗词之美。
  (三)情感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之所以能流传不衰,产生跨越时空的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诗词有机地融进了作者独特的情怀。
  学习诗词,就需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诗词中的情感美。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刻苦坚忍、执着追求的精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中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品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的济世情怀……
  (四)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者将自己的审美体验、内心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八句诗,情景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感人至深的境界——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经历着战乱的折磨,看到花朵都会落泪,听见小鸟悲鸣也会心碎,悲愤得只能天天痛苦地搔头,以致白发脱落得无法用簪子别住。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的意境,使读者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人格美
  “诗言志”是诗的特质。有人问:“诗词有什么用?”诗词专家叶嘉莹回答:“就是使你的心灵不死。”歌德也曾说过: “在艺术与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塑造完美的人格,既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习诗词也不例外。诗词的品格最重要的是透彻地表达心灵美。
  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是悟透了人生意义的一种崇高美。谭嗣同在菜市口临刑时,吟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更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壮烈之美。
  二、怎样学习诗词之美
  许多教师通过诗词教学开展美育,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主张美文需要“美教”,因为美只对真挚的心灵开放。
  (一)亲近经典
  选择优秀的诗词作品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的经典作品都是经过人们几千年的筛选积淀下来的。教师需要通过介绍诗词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精神面貌、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去接触经典、亲近经典、品味经典。
  (二)耳濡目染
  苏霍姆林斯基的体会是:只有当教师的心灵中语言是有生命的时候,才可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对朗读的精神需求和对诗的语言的体验。对抒情诗我总是背诵。这是直接诉诸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方法之一。
  有经验的教师,主张“美读”,即抓住诗词中关键的词语, 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反复体悟诗词之美。这个过程是审美的准备阶段——审美注意。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就能真正感受到诗词教学的“母语对后代的精神哺育”。
  (三)激发想象
  进入审美的实现阶段——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并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中国诗词的特点是诗中有画,学生通过品读诗句,想象出各种意境并不是很难。对于比较含蓄的诗词,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也会收到互相启发、砥砺共进的效果。激发审美想象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改写。鼓励学生改写诗词,既可以深化对诗词的理解,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四)纵横比较
  我们通过比较,可以从多角度掌握诗词之美。首先是诗人与诗人的比较,李白的“飘逸” “狂放”与杜甫的“沉郁”“严谨”是不同的美;其次是诗与诗的比较,余光中的《乡愁》和杜甫的《春望》,都是抒发思念祖国、家乡之情,然而又是不同的表现风格;再就是跨界的比较,中国的文、史、哲不分家,诗、画、歌常融合。当我们引导学生欣赏诗词时,如果能同时欣赏相关的绘画与歌曲,融会贯通,自然有助于学生更好体味诗词的奥妙。
  (五)善用传媒
  进入信息时代,学习诗词也需要巧妙运用当代的传媒手段。当代学生对音乐、歌曲接触比较多,教师完全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各种传媒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理解所引用的典故。
  (六)鼓励创造
  学生掌握诗词等各种艺术作品,不应该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而应该有四个层次的逐步升级:汲取、理解、评判、创造。美育的本质是解放,是心灵的开放。有创造的激情,学习诗词才可能主动投入。
  学生从改写过渡到自己创作诗词,需要教师的点拨和鼓励。首先是大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的思想用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一开始大致押韵即可,不必太拘泥于格律平仄,然后再学习韵律,逐步提高创作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左肾造瘘术后发热产生的原因及其抗生素选择,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监测和评价1例左肾造瘘术后患者病情进展的情况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左肾造瘘术
将变结构控制方法引入预测控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的预测控制算法。与传统的预测控制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将其应用于火电机组过热汽温控制进行
<正> 形如Ccaa或Cacbc的二次连续组合,我们简称为二重组合。本文只在对二重组合的某些不等式、极值、恒等式及简化公式等部分性质进行初步探讨。为方便起见,我们记Ccnab=((n a
大功率通信设备故障诊断往往存在定位、隔离困难的问题,文章以某舰载大功率通信设备为例,将神经网络和传统的专家系统相结合,设计了实时的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不仅避免了专家系
<正> 在平面和薄壳弹性理论中遇到的某些偏微分方程组可以化为Douglis所研究过的那一类一阶椭圆组,在Douglis代数(e~r=0,λ∈N;ea=ae,a∈C)下可写成简单的形式 DW=0, (1)其中
<正> 1、时空理论在康德认识论中的地位.关于康德的认识论,哲学家们说了不少的话,论说纷纭,这主要是由于康德自己说了很多(他1781年写成的《纯粹理性批判》长达579页,1783年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对复方鱼腥草颗粒中连翘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方法:以β-CD与挥发油的配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收得率和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
当前,我省和全国一样,正处在发展进程转段、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遭遇了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这种压力在全国、全社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转段转换期,经济下行是发展规律的自然体现,但关键是要尽快缩短这个转换期。首先,缩短转换期要明确当前发展阶段的三个要素:一是发展的阶段性,我们进入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二是新阶段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三是实现新理
伴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学生开启了假期模式。假期里,不同的家庭会为孩子设计、选择不同的休假方式。有到校外补习班,针对课业不足进行“大修”的;也有未雨绸缪,率先“抢跑”,提前学习新课程的;更有为孩子专门设计出行旅游,增长见识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注意到,不论是缘于家庭的自发行为,还是将孩子送到相应机构组织的游学活动,游历研学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在假期为孩子合理安排出行,让他们参与游历研学活动是
<正> 关于政治制度,理论界尚有不同的理解。在概念上,多数同志认为政治制度同政治体制、政体是同义语。苏联的阿&#183;马&#183;鲁缅米夫认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工人阶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