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习语英译时的形象转换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工具。这一表达工具在形式上所表现出的异同,是与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知识模式密切相关的,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植根于文化这一沃土。而各个民族的文化认知模式,赖其所成长和生活的文化语境,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体验和认识有其共同之处,也有其相异的表现。文化形态上的异同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各种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异同。这其中,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汉语习语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它们大多具有鲜明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修辞功能。汉语习语在英译过程中,就是要把汉语中业已表达出来的某种信息、某个思想或某种意思,通过一定的程式转移到英语中。在这一转移的过程中,译者除了要忠实地表达汉语习语的意义之外,还应尽可能的保持其比喻形象、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地方特色。
  本文试从汉英民族文化认知模式的同与异入手,对汉语习语英译中的形象转换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一、汉英民族文化认知模式的同质性
  
  从宏观上看,整个人类的文化认知模式具有同质性。人类本身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季节更替、气候变化,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都存在着种种共性,这种共性形成了人类对于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种种共识。
  汉英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在几千年的文明演进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出现在客观世界中的诸多现象以及对人性的认识往往具有类同的认知方式。因此,尽管汉英民族远隔千山万水,可彼此的语言表达形式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汉英民族文化中的共性,也反映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一些习语当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喻体、喻义完全相同的词语,比如:
  例1:
  空中楼阁——castles in theair
  火上浇油——add fuel to the flames
  轻如鸿毛——as light as a feather
  鱼目混珠——pass fish eyes for pearls
  因此,当遇到汉英习语在内容和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时,我们不妨信手拈来,如:
  例2:
  如履薄冰——to be on the thin ice
  晴天霹雳——like a blot from the blue
  而“瑞雪兆丰年”——a snow year,a rich year这一谚语是人们在劳动经验中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汉英民族都有共同的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而这一文化现象也反映在汉英谚语的形与义之中。类似的还有:
  例3:
  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 father,like son;
  船到桥头自然直——You will cross the bridge when you get to it
  这些习语典型的反映了汉英民族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同质性。
  
  二、汉英民族文化认知模式的异质性
  
  引言中已经述及,语言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是与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认知模式密切相关的。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毫无疑问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态上的这种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各种语言表达式上的差异。
  “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一种具体思维。”这种具体思维,即形象思维,其特性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就是习惯于借用意象组合使语言的表达内容形象生动。“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设象喻理,取象比类,形象思维通过自我体认形成心中的意象。”然而,英民族却擅长抽象思维。所谓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就是指以抽象概念为媒介进行逻辑思维,其特点就是工于将复杂的事物细分为单纯要素,有条不紊的进行条理化思维,具体表现为借助概念、判断、演绎和推理等思维方法。
  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在漫长演进过程中累积而成的,因而不可避免的烙上了这一民族文化特制的印痕。因此,汉语习语在英译的过程中,形象转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在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的翻译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形象转换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就一些具体的例子,对形象转换方法作初步探讨。
  1.保留形象
  例4: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Marry a cock and follow the cock,Marry a dog and follow the dog.
  这一译文保存了形象,又保留了原文中平衡对等的结构,产生了均衡的美感,达到了形义兼顾的效果。
  例5:
  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
  At present,we don't want to dampen the vitality Of the developed areas or encourage thepractice of having everyone“eat from the same big pot”.
  “大锅饭”,作为中国特殊时期的历史名词,在译为英语时,为保留这一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故保留了原文的形象。
  例6:
  在中国,人们一日三餐几乎都离不开使用饭碗。慢慢地,汉语中的“饭碗”一词还用来喻指职业。不同的职业在稳固性上不同,汉语就分别使用“泥饭碗”、“铁饭碗”、“金饭碗”来喻指。而对于日常生活中惯用盘和碟的英国人而言,“饭碗”对其并无特殊含义。为传播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应该保留形象,译为:earth bowl,iron bowl,gold bowl。
  2.删除形象
  汉英习语的文化内涵都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习语的比喻善于表达情感,可使语言形象生动,其心理基础时对世间万物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
  例7: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并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子龙孙”等。中国人常用“望子成龙”来表达对下一代的美好期盼。但是龙给英美人的印象是可怕的。根据他们所熟悉的《圣经》,“龙”是罪恶的象征。他们对“dragon”没有好感,认为它只是一种能喷吐烟雾、凶残可怕的怪物,也是灾难。所以我们将“望子成龙”译为英语时,为避免歧义的产生,应该删去形象,意译为:long to seeone's son succeed in life。
  例8:
  汉语中有不少反映中国特有的文化观念、文化现象的国俗词,在别的语言里找不到相应的词,比如:
  “你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她低声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寒夜》)
  “You really do refuse to give in until all hope is gone.”She murmured,shaking her headhelplessly.这是一句带有中国地域特点的谚语,如果把“不到黄河”直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reached,外国读者如果不了解背景,就会百思不得其解了。
  例9:
  汉语有时比较灵活,不追求语言与逻辑的过分严密。当形象比较多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冲突。比如:“右翼骨干”这一短语,如果按字面形象译为the backbone of the right wing,英美人就会不理解。在英美人的思维中,这里有一个形象冲突问题,backbone不可能长在wing上,故删去形象后,译为:the nucleus of the right wing.[4:229]
  3.加强形象
  例10:
  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的统一,分裂是绝对没有出路的。(十五大,50)
  Taiwan's future hinges on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and split is no way out.原汉语语气很强,如果将“系于”译成depends on或isties to,形象不够鲜明,不如hingeson(用铰链连接)生动贴切,更富感染力。
  例11:
  有时,汉语习语在英译时通过转换产生形象,可以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了,使繁杂的事物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如:
  (1)谚语是日常生活经验的结晶。
  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s of daily experiences.
  (2)在这个办公室里,我只是个小人物。
  I am only a small potato in this office.
  (3)下学期你最好加把油。
  You’d better pull up your socks next term.
  
  参考文献
  [1] 王文斌,姚俊.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的认知对比考察.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2] 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3] 连书能.谈中西思维方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 王大伟.现代汉英翻译技巧.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5] 乐金声.论英汉翻译中的形象转换.中国翻译,1998(4).
  (责任编辑 陈国庆)
其他文献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种现代农业微观组织形式,在我国已发展了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麻醉风险评估与护理策略对患者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2月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患者2610例,将其检查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26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躁动、血氧饱和度与血压水平值降低;苏醒延迟、窒息等。经有效护理后,患者均顺利离院,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
【摘 要】 目的:研究乳腺非肿块性病变运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114例乳腺非肿块性病变,对其实施超声检查,同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114例乳腺非肿块型患者进行分析,78例出现恶变,占68.4%;36例为非恶性病变,占31.6%。84例病变部位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区,占73.7%;24例病变表现为含散在微钙化的片状低密度区,占2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0%(20/2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19/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校的具体实施,发现测试过程中存在着标准化动作的控制、项目的选测、测试的时间间隔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其目的是为实施<标准>的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田径课程教学主要因素进行比较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整体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验验证.认为以田径教学目标改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翻译文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归属和地位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本文认为翻译文学应属于译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是译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民话晋商》的作者、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日前公开表示:昔日乔家大院乔家的节俭、诚信.是晋商精神的代表。今天的山西大商人多是煤老板,奢侈浪费成风,已丢失晋商精神,不应该被认
【摘 要】 目的: 观察用针刺结合康复及综合护理措施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2例帕金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加康复疗法以及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针刺加康复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措施。在治疗前后行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 3.0版记分法计分,尼莫地平法计算有效率,综合评定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
【摘 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84.0%),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定时查房、日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