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见古诗词阅读赏析题举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1年版的“课标”对七到九年级学段的古诗词学习做了如下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鉴于课标要求,一般中考对古诗词的阅读考查是: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有表现力的语言。
  关键词:中考;古诗词;阅读赏析
  本人对学习要求作了四点梳理:(1)了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的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2)理解课内古诗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古代诗词。(3)要重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句。(4)学会揣摩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诗词的审美情趣。在中考的复习过程中,本人也总结出了对应的教学建议:(1)在古代诗词曲教学中,引导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借助文字、绘画、配乐朗诵等手段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融入诗词的情境,引导领会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情感。(2)指导品析、鉴赏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和经典的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和表达的精妙。
  初步归纳起来,中考古诗词阅读的考点与技法有五大方面,具体举要如下:
  考点一: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和中心
  (一) 出题形式
  1. 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 描写了什么景物的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3.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解题指导
  1. 古代诗词中表现的一般思想感情有﹕思乡怀旧、忧民忧国、感伤时世、建功立业、生活杂感等。
  2. 解题步骤:
  一是明确诗歌的题材内容。古诗有一些常见题材,比如有抒发个人情怀抱负的咏怀诗、有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有抒发离别相思的爱情诗、有充满哲思的哲理诗、有表达归隐遁世的山水田园诗、有表达友人情谊的送别诗,还有保家卫国的边塞诗等。
  二是抓住诗词的意象分析。告诉学生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学元素符号,如杨柳、孤蓬、浮云等用来表达离愁别绪,如青鸟、明月、大雁、杜鹃等用来表达思乡怀念之情。
  三是理解表露情感的词语。如《春夜喜雨》中的“喜”。
  3. 思想情感答题要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词的内容;概括诗词构成的景象或意境;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举例:品读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宋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首先描绘诗词的内容,概括词句构成的景象或意境;再分析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里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
  考点二:品味炼字
  (一) 出题形式
  1. “×”字(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有什么妙处)?
  2. 诗中“×”字能否改为“×”字?为什么?
  3. 你最欣赏哪个字(词)?请说说理由。
  (二) 解题指导
  第一步:解释该字本身的意思,及其在此语境中的含义。
  第二步:分析该字用了什么特殊手法,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等角度入手分析。
  第三步:点出该字写出了什么内容,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要点:释字(词)含义 析字(词)所表达的内容(包括情景、画面、意境等) 表达的情感 表达效果。
  注意:解答时要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语来赏析,分析时不能孤立地只谈这个词的作用,要从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整体把握。
  举例:品读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泊秦淮
  杜牧(唐代)
  烟笼寒水夜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笼寒水夜笼沙”句中两个“笼”字的写景有何妙处?
  解析:
  第一步:理解“笼”的字面意思——笼罩。
  第二步:结合诗词分析。从艺术手法上,结合诗歌主题内容、思想情感和意境加以分析。
  第三步:答题,字面意思 内容 情感 效果。
  答:“笼”是“笼罩”的意思(字面意思),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烘托出喧哗热闹的秦淮河背后的迷茫和悲凉,预示着一个王朝的衰败。
  考点三:赏析诗歌名句
  (一) 出题形式
  1. 某联诗句为什么是千古传颂的名句?
  2. 从某诗句中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二) 解题指导
  1. 赏析角度: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炼字用词、描写、语言特点、节奏韵律。
  2. 赏析内容:名句所写的景、情、理、趣。
  3. 答题思路:
  (1) 写景句:赏析角度 所绘之景 表达感情(烘托意境)。
  (2) 哲理句:理解句义 揭示的哲理(给人的启示)。
  (3) 抒怀句: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抒发的情感。
  举例:品读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何成为千古名句?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赞颂,是因为它是通过对常见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哲理。
  第一步:理解诗的大意。
  第二步:分析诗句哲理。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第三步:分析诗句的情感。表达诗人经历了漫长坎坷的贬官生活后,仍保有奋发向上和努力进取的精神。
  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虽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豁达,反劝朋友不必为他忧伤。诗句用常见自然之景的变化暗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故广为传颂。
  考点四:简析艺术手法
  (一) 出题形式
  1. 某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 某诗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效果如何?
  3. 这首诗(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举例作简要分析。
  (二)解题指导
  诗歌赏析题可以联系现代文阅读中的句子赏析知识,找准角度,分析内容,指出表达了什么情感。
  1. 常见的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对偶、互文、
  比兴等,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烘托渲染、对比映衬等,表达方式有描写、议论、抒情等。
  2. 情感内容:建功立业、壮志难酬、雄浑豪放、沉郁顿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思乡怀旧等。
  3. 解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
  第二步: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答——表达技巧 内容 情感。
  举例:品读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天净沙·秋思
  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解析:第一步:写法上的特点应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第二步: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分析这种表达技巧表现的内容、情感。
  第三步:答——表达技巧 内容 情感。
  答:通过白描手法寓情于景,把“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组合在一起,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描摹出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抒写出天涯游子内心的无尽伤痛,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伤痛之情。(或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考点五:初步领悟诗歌意境(画面描述题)
  (一) 出题形式
  1. 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写出了什么意境?
  2. 这首诗(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 解题指导
  解答这类题目,一是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主旨;二是理解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三是发挥联想和想象,合理描述诗歌的意境。切忌仅作诗(词)句的简单翻译。
  做题方法:
  1. 找全景物(意象),理解大意。
  2. 在景物(意象)前面加修饰语。
  3. 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孤立的景物串联起来,在脑子里形成一幅动态或静态美画面。
  4. 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描述画面。
  举例:(某省中考考纲样题)品读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春 望
  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解析:第一步:找全景物(意象),理解大意。这句话描写的意象是:白头,簪。意思是:白发愈挠愈少,簪子简直插不上。
  第二步:在意象前面加修饰语,如“面对沦陷的山河”“不停挠头叹息”“头发如今纷纷断落”。
  第三步: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孤立的景物串联起来。
  第四步:描绘画面。可运用某个修辞,合理联想与想象,把烘托背景、意境氛围补充出来。
  答:烽火遍地、山河沦陷,面对满目疮痍,一位白发老人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老人因焦虑忧愁,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鬓插簪。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远不止这五个方面,所谓知人论世、形象大于思维等范畴还远未探究述及,在此只囿于中考的基本要求来谈论,之所以写下此文,聊以抛砖引玉,还望大方之家指正。
  作者简介:
  范红荣,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县新桥镇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阳离子脂质体修饰包裹后的USPIO标记乳腺癌细胞的可行性,以及USPIO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性等生理学特性的影响。并通过MRI活体示踪USPIO靶向标记后的乳腺癌细胞在
目的:通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的长期随访,探讨其分级、分层、分时段的管
本研究采用Intera Achieva 1.5T全身成像磁共振仪,比较了三种CMRA成像序列,并从中优选3D BTFENAGsmall slab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冠状动脉磁共振
我们沧州地区行署办公室的信息工作,是一九八四年三月份开展起来的。三年多来,我们编发的信息受到地委、行署领导的重视,成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有效地推动了全
有些报纸,热衷于刊发名人轶闻,甚至不惜丢弃新闻价值,不惜违背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报纸一味欣赏面前的明星,读者却看出了“名人”违纪的事实。《西安晚报
11月1日,《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刘春生等3人到民进中央征求意见。楚庄副主席参加了座谈会。会上,楚庄副主席充分肯定了《人民政协报》近年来取得 On November 1, three pe
去年《秘书之友》杂志第四期,刊登了一篇反映广州市委办公厅实行程序化工作制度的文章,今年我带着编辑部的任务,专程回访了广州市委办公厅。的确,“和广州市委打交道是件愉
采访者对采访对象的资料有借无还的情况我听到过多次这种事一是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有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二是给后来采访者带来困难,不仅丢失的材抖无从查找,剩下的材料采访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advances in laparoscopicsurger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have transformed the operativ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colorectal sur
“盘点”去年刊稿的数量,令自己也惊讶:在省、市以上新闻单位刊稿138篇,其中中央级新闻单位21篇。分别被《人民铁道》评为百佳通讯员,被《中国企业报》、《经济早报》聘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