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空姐十年合影从照片里看得见时间和友谊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per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板上密密麻麻贴满了A4纸打印的“时装大片”,摄影师何炫城被拉在跟前一张张地看。
  “这是《Vogue》的,我们想要这套造型,这一套是《Esquire》的,我们也想要,衣服都带来了,还有这套穿白衬衫露大腿的……反正就尽量时尚、像大片……”刚生完孩子、先后在两家时尚杂志做过编辑的周扬,指着一张张“大片”,跟何炫城提要求。
  
  用力看了一遍眼前4个拎着大包衣服化妆品的女人,何炫城深吸了一口气,屏住,没好意思立刻叹出来。
  “好!”沉默片刻,何炫城答应得干脆,顺便吐出刚深吸进去的那口气。
  4个女人迅速换好衣服、化好妆,迅速上阵,不等摄影师指导,已经摆好pose。一如11年前4个人在空姐队时的集合。
  “方汀,你把右手叉腰上,表情再酷一点!”“唉,徐淼,你怎么5年了,天天喝曲美,一点也不见成效!你看看人家姚文文!”“我现在哪有周扬胖!”“哈哈哈!”一阵具有风卷残云效果的大笑。
  一组造型拍摄完毕,4个女人跑过去看一眼取景框,“Perfect!下一组!”爽利地笑着给自己打气。
  4人迅速自觉地躺在地上做花瓣状,何炫城爬上桌子,再爬上桌子上的椅子,从半空中俯拍……从中午12点,一直拍到傍晚7点多,换了4套造型。
  在何炫城的客人里,很少有客人会如此“专业”地提要求,更罕有人会如此主动自觉地忙着摆造型。
  5年前,她们来找他拍照时,也是这样。
  一样的4个人,一样的要求,一样的嘻嘻哈哈,不同的是,5年前,她们中只有一个人结了婚;如今,有三个做了妈妈,剩下一个上次来正开始一段恋爱,这次来时,正办理结束这段婚姻的手续。
  
  做空姐,工作无趣,姐妹有趣
  4个人的第一张合影,拍于1998年。4个20出头的女孩,脸上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神气。其时,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孩,一同被招进南航空姐队,住在集体宿舍里,情如同学。
  “那时候真的像大学同学,刚从校园里出来,真是单纯。最开始3个月的培训每天要上晚自习,我们4个住在相邻的寝室里,自然就走得近。2008年大家十年聚会时,那感觉就像同学聚会。”周扬边说边用手挥散眼前的香烟烟雾,仿佛想挥去那隔着的11年给记忆蒙上的尘雾。
  如今,每次见面,曾经几年一起住,一起“飞”的日子里的碎片,总是被不断提起。
  “你们还记不记得?有一次徐淼一个人大中午地在寝室睡觉,门也不关。周扬潜入她寝室,在她脚板上用圆珠笔画漫画、鬼脸,俩脚板都快画完了,她才醒过来。”
  “记得!”
  “还有!徐淼一喝多,就集所有醉酒状态于一身:先哭再笑,然后说话,最后唱歌。有一次她喝多了,在宿舍里喊‘我想我爸妈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方汀揶揄她‘你昨晚说你想你爸妈了’,‘不可能!’”
  十年后再提起,4个人总是因为这些事笑作一团,不管曾经那是搞笑的、愚蠢的,还是心酸的。“隔了十年,还有什么是多了不起的呢?”
  徐淼是4人里最大大咧咧、性格爽朗的一个,也是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一个——正是这一点,才有了后来每隔几年的合影,和4个人的聚聚合合。
  “做空姐,其实很无聊。每天都是程式化的动作,几乎不需要动脑,不需要任何创造,做了2、3年,我和徐淼越来越意识到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于是,2002年,徐淼就去英国伯明翰大学读书了,念英国语言文学,她大学时学的专业。她的目标,就是去上海做大学老师,她一直喜欢上海这座城市。”
  
  要拍,就找人拍套好的!
  第一次4个人有意识地去合影,是2002年,在徐淼去英国前。“作为送别纪念。这一去,就不知4个人何时再能聚了。”
  当时已经离开南航,在一家小型摄影工作室做助理的周扬提议,“既然拍,就像模像样拍套好的。”
  周扬提此建议丝毫不怪——刚进南航时,她还是文艺青年,高兴了就义务帮其他仨人拍肖像,用一台pentax拍了徐淼的“单车少女”,姚文文的“与小鸭子合影”,方汀的“在破旧的吉普车前”。
  建议顺利通过。
  在工作室老板的推荐下,周扬约了沙面一家儿童摄影工作室。“这样上门约拍摄,说你给我们这么这么拍的人不多,能为你量身定制的照相馆也不多。我们是熟人介绍,最后就100块钱意思一下。”
  也是自己带了空姐制服、统一的嫩黄色T恤、黑白裙。
  “其实拍得并不好,因为那时候不懂造型。”但还是造型了——是4个人一起造了个圣诞树式的型。欢欢喜喜地每人分了一套。
  其中一张还是周扬跟摄影师要了底片自己回家冲的。“那时候跟男友住的套间里,厨房一直没用,就用布把窗户门遮上,自己买了扩大器、药水什么的回来扩、冲、晾。你看,这里,就是自己技术不够,曝光没曝好。”周扬指着照片的一角。
  照片拍完,给徐淼饯行。分别。然后4个人转身一头跳进各自汹涌的生活里。直到2年后,徐淼从英国回来。
  
  下一次,把孩子和老公带来拍
  2004年夏天,徐淼从英国回来了!已经在上海找到大学老师的工作——如愿以偿了。徐淼要回广州办些以前未完的手续,一阵风一样把姐妹们召集起来。
  还是去拍照,以作纪念。
  但这次,不只为了彼此纪念,也是给自己的纪念。过去的2年,岁月已经让每个人的感情和工作各自有变,已经把4个女孩的人生,清晰地分开来。
  姚文文终于跟谈了10多年分分合合的男友结婚了,周扬换了两份工作,方汀换了男友买了新房,徐淼跟原来那个马来西亚男友分手了,要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和新的工作了。
  “我们开始决定,以后每次见面,不管中间隔着几年,都要去拍一套,做纪念。”
  还是周扬张罗。
  找了朋友的工作室,就是开头那个何炫城,找了十套从国际时尚大刊网站上打印下来的样片,通知大家带了“性感吊带”、“中性白衬衫”、“空姐制服”……
  “片子出来,照例嘻嘻哈哈嘲笑彼此一通后,还是给徐淼饯行。等下一次再聚。”
  一晃5年。曾经飞来飞去的4个空姐,大概都没想到再聚,居然要5年。
  “当你成家,生子了,生活就是如此。”周扬感叹。
  还是徐淼来广州。还是那间工作室,还是那个热情的、对拍摄要求“来者不拒”的摄影师。
  刚生完孩子的周扬,丝毫不惧比日子还丰满的产后身材。又是一番张罗,于是有了开头的场景。
  “你不知道,照片出来后,看着完全没有修过的照片,大家都笑傻了。我们模仿的杂志都是国际顶级超模,然后是国际顶级的化妆造型班底,我们就是自己捯饬的。而且我那时候刚生完孩子,一副水桶腰,徐淼也一直没瘦下来,而另外两个又很瘦,后来那张俯拍的照片,就像两条火腿夹着两条干鱼!”
  周扬用手背揩去她讲述时笑出来的眼泪。
  现在,4人中最后一个生孩子的徐淼,正在坐月子。她们决定,下一次,要让徐淼带着Baby和老公来,要四个女人抱着baby,带着老公合拍一辑!
其他文献
想起拍结婚照那天,身边朋友都是“累死了”,而我只记得当天旅行的开心和两人忆当初的甜蜜。    郭丽翻下一张学院式折叠木椅的坐板,老旧的椅子发出一声沙哑的、拖了两拍的“嗞——”。  悠长的一声,让午后厦大的这间寻常教室更显安静。握紧老公的手,郭丽蹑脚轻轻坐下。  正前方的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留下的白色粉笔字迹。看着潦草的字迹,曾经的4年时光,幕幕如在眼前。  7年前,两人也是这样并排坐在阶梯教室里。 
期刊
人们在照镜子的时候很快就会知道自己怎样笑比较好看,  但是,当他们面对镜头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这就是作为摄影师的我需要告诉他们的。    中午,一袭连衣裙的嵇启来在街角拦到了一辆出租车,急匆匆地赶着去见自己的一位客人,一位外资企业的HR。  两年的肖像摄影经历,她早已不再好奇客人的形象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又是一位希望为自己流逝的岁月留下一点记忆的人。  当初嵇启来进入这个行当,主要是为上海文化圈
期刊
拍照前,约摄影师吃顿饭。  女人就是这样,感觉对上了,才可能拍出想要的。    当平时性格沉稳、不太爱笑的Mia将自己的“私摄影”照片在天涯网站上张贴出来,立即有网友发出感慨:对比之下,周围朋友那些浓妆华服、扮演特殊工作者或者纯洁公主,乃至上海滩老大的写真照片,真叫人无语。  Mia整套照片没有化妆,穿着日常的服装,对浅浅的眼袋和表情纹,毫不避讳。  “我当时的要求就是比较自然,不求美轮美奂,不要
期刊
当Vincent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酒店客人的时候,他希望酒店带给他的体验是这样的:“让我从入住酒店开始,就有自己的空间,不要太多人围着我,不要总问我要什么,让我静静地待着,但不能让我觉得孤独。”    随着喜来登和威斯汀酒店在亚太区的频繁开业,Vincent也不断地在飞行中开展他的工作: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一个城市到另一个,一个酒店到另一个。   “你这听上去怎么跟旅行一样?飞机、最美的地方、舒适
期刊
当我讲故事的时候,废弃炭炉的灰烬也会变成火焰。  第一个故事来自清人许奉恩的《兰苕馆外史》,事关欲火与灰烬。商人某甲外出十年始归,与妻同房,“纵体入怀”,忽然狂叫一声,“势已阉割,不留余蒂”,死掉了。这蹊跷的案件闹到官府去,妇人被怀疑因通奸而谋杀亲夫,但她挨尽酷刑也不肯招。一位商先生奇妙地登场了,他看上去胸有成竹。   商先生叫妇人进房,“赤体偃卧”,之后他“索猪肉少许,削作人势状,以铁钩贯其中,
期刊
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隆重开幕,以此发端,上海将迎来首轮旅游高峰,而7~10月将是“世博游”的旺季。历时半年的世博会,预计参观人数将达到7000万人。如何未雨绸缪,轻松出行?白云商旅的安排也许可以帮你省时省力。    及早掌握机票情报  据白云机场商旅售票处数据显示,从4月开始,预订机票到上海看世博的旅客开始明显增加,随着世博会客流大幅增加,机票价格逐渐上涨。从4月中开始,广州往返上海的
期刊
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在网上对我说,寒假的时候到广州来了一趟,为了一件事 — 到南方都市报门口看看,他说这里有他心目中最神圣的新闻环境。  而作为里面的工作人员,还能经常看见另一些人聚集在报社的门口:举着横幅,或者抓住走出来的人一顿控诉。他们同样也对里面的人存着一丝敬畏,或者是希望,或者是无奈。  而里面的人又在做什么,想着什么?  你可以从每天出品的《南方都市报》的文字里看见,在你阅读的前十个小时,
期刊
我们穿流水线生产的衣服,吃流水线做的快餐,住流水线生产的房子。谈一场惊动天地的恋爱,然后手拉手去一处景点,穿着流水线生产的婚纱,等在某个湖边,心中默念,祈祷前面那对该死的磨蹭的新人赶紧让开,好尽快结束这夸父都能被累死的一天。  某天,走进别人家卧室,床头的婚纱照,除了脸,与自家的,哪都一样。连东莞红灯区都ISO了,个性是什么东西?  好在总有人不愿做影楼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好在总有摄影师不愿做按动快
期刊
拍《岁月神偷》前,资金是大难题。导演罗启瑞囊中羞涩,偏偏还看中了片酬不菲的一位一线明星。前往会面前,罗启瑞带上一盒该明星最爱吃的蛋挞。见面没几句,就老实坦白道:“我付不起你的价钱……”对方含着一口蛋挞,嚼了两下,咽下去,开口,“我给你友情价,保证你负担得起。”《岁月神偷》庆功宴上,罗启瑞主动提及此段,引为笑谈。  后来,吴君如也加入降价行列,老朋友许鞍华、秦沛、谷德昭纷纷前来帮忙。其圈中地位可见一
期刊
印象中的海盗都如Johnny Depp般英俊,他们生活的地方都醉人如加勒比海……如果海盗化成珠宝,那一定如Thomas Sabo般时尚魅惑。    小时候家里空间小,每天放学闷在屋子里,靠幻想度过等待晚饭的时光。记忆中最光怪陆离的情境就是有关海盗生活的种种奇思妙想:自由自我、充满力量、蔑视规则,将“骷髅头”穿戴一身……小小姑娘跟随日出日落,与飓风飘荡的生活,是多么令人憧憬。  随着《加勒比海盗》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