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血肉在文字背后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在网上对我说,寒假的时候到广州来了一趟,为了一件事 — 到南方都市报门口看看,他说这里有他心目中最神圣的新闻环境。
  而作为里面的工作人员,还能经常看见另一些人聚集在报社的门口:举着横幅,或者抓住走出来的人一顿控诉。他们同样也对里面的人存着一丝敬畏,或者是希望,或者是无奈。
  而里面的人又在做什么,想着什么?
  你可以从每天出品的《南方都市报》的文字里看见,在你阅读的前十个小时,这些记者都身处何处,都在进行着怎样的思考——然而,和你能买到的可乐一样,任何一件产品的背后,都有很多你看不见的细节和拾遗,有的时候,甚至是生产者都无暇去回顾的思考。
  暂且把这些新闻定义为“产品”吧,其实这样的称呼我认为是更地道的:新闻,同样有保质期;有品质衡量;有价格(新闻价值或者更直接的刊物售价);有新闻事实之外的考虑(来自各自层面)。
  将它们揉吧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群小记,这群在《南方都市报》忙碌的各条战线上的工作者 — 除了新闻事实,任何一条新闻中都有记者的思考和血肉。
  《记者不写新闻》,出自这群有“最好工作”(“榕树下”总编辑王小山说)的人之手,这本献礼“南都深圳十年”的小记,不是过往新闻的合集,也没有小记们的苦大仇深,或者新闻感想,而是他们在制作产品之后的审思和对深圳、对这份报纸的抒怀。都说记者应该做到客观、客观、再客观,没有犯错的资本和资格,但是这群在新闻一线织网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做到没有血气方刚,没有儿女情长,没有对环境和所谓“事实”的思考?这个小读本的一篇篇千字文,翻开了小记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场景。
  曾在南都工作了十四年的张晓舟(现《时尚先生》主笔),在序言里回忆了报社的周围从杂草丛生到高楼林立,他说:“当年我宵夜之后不经意的一泡尿,也许灌溉了今日每平方两万的豪宅……”
  对于在这份报纸工作的所有记者而言,内心里也都是这样渴望的:笔下的新闻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这个集体的力量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十年,也将继续影响下去。
其他文献
湖南人,《体育画报》编辑部副主任。从《体坛周报》到《体育画报》,管的都是奥运这一亩三分地。因为入行早,拣了些可以接触大牌明星的便宜,也得以近距离观察到这些人的A面和B面。在报道中,一直试图探究体育中的人性。因为,真实的历史,也许就隐藏于细节,隐藏于具体的人的故事中。    2005年中国斯诺克公开赛,北京大学体育馆内冗长的击球和擦镁粉的声音让我难以忍受,于是跑到场馆外透透风。  我显然是憋坏了,准
期刊
“高级定制私摄影”这个词,很酷。“高级”、“定制”是手段,影像最大程度的“私有化”才是终极目标。  Shxpir跟客户之间,在玩一场华丽的冒险。就像玩“truth or dare”的游戏,只有“敢作敢为”,才能有赢的机会,才能激发出“私”摄影的全部意义。    摄影师Shxpir,有着特立独行的时尚观,力求出手的作品够让客人觉得“私有化”。为了完美地执行创意,他会特意到塑料厂定造一只超大的立体蚊子
期刊
就算再想作秀,也不可能拿生命来开玩笑。套用管理学的一句话:攀登雪山更像是“不断跨越自己的舒适区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名人,以及普通人,愿意背着包走进山里,过艰苦的雪山生活。    名人登山不是作秀  记得四年前,张朝阳率领一支由世界小姐冠军、两岸三地影视明星及知名企业家组成的百人“美女野兽登山队”,从北京启程前往拉萨,奔赴海拔6026米的西藏启孜峰,以登山这个运动来为搜狐主打的搜索服务
期刊
都说东北人的幽默停留在口头上,刘烨玩儿得更high。他一下子把拍摄用的恐龙当成身体敏感部位炫耀一番;一下子扮民工,叉开双腿蹲下,捡拾丢了一地的道具烟—这位影坛“忧郁小生”生活中却散发出超强的快乐气场,他有本事让忙碌工作的服务者们从头乐到尾,自己却瞪着无辜的大眼睛回望过来,一片清澈。    心里边住着一个调皮小男孩  拍摄《画魂》时,关锦鹏觉得刘烨特别像刚出道时的梁朝伟,既细腻又不失男人味儿。细腻起
期刊
想起拍结婚照那天,身边朋友都是“累死了”,而我只记得当天旅行的开心和两人忆当初的甜蜜。    郭丽翻下一张学院式折叠木椅的坐板,老旧的椅子发出一声沙哑的、拖了两拍的“嗞——”。  悠长的一声,让午后厦大的这间寻常教室更显安静。握紧老公的手,郭丽蹑脚轻轻坐下。  正前方的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留下的白色粉笔字迹。看着潦草的字迹,曾经的4年时光,幕幕如在眼前。  7年前,两人也是这样并排坐在阶梯教室里。 
期刊
人们在照镜子的时候很快就会知道自己怎样笑比较好看,  但是,当他们面对镜头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这就是作为摄影师的我需要告诉他们的。    中午,一袭连衣裙的嵇启来在街角拦到了一辆出租车,急匆匆地赶着去见自己的一位客人,一位外资企业的HR。  两年的肖像摄影经历,她早已不再好奇客人的形象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又是一位希望为自己流逝的岁月留下一点记忆的人。  当初嵇启来进入这个行当,主要是为上海文化圈
期刊
拍照前,约摄影师吃顿饭。  女人就是这样,感觉对上了,才可能拍出想要的。    当平时性格沉稳、不太爱笑的Mia将自己的“私摄影”照片在天涯网站上张贴出来,立即有网友发出感慨:对比之下,周围朋友那些浓妆华服、扮演特殊工作者或者纯洁公主,乃至上海滩老大的写真照片,真叫人无语。  Mia整套照片没有化妆,穿着日常的服装,对浅浅的眼袋和表情纹,毫不避讳。  “我当时的要求就是比较自然,不求美轮美奂,不要
期刊
当Vincent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酒店客人的时候,他希望酒店带给他的体验是这样的:“让我从入住酒店开始,就有自己的空间,不要太多人围着我,不要总问我要什么,让我静静地待着,但不能让我觉得孤独。”    随着喜来登和威斯汀酒店在亚太区的频繁开业,Vincent也不断地在飞行中开展他的工作: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一个城市到另一个,一个酒店到另一个。   “你这听上去怎么跟旅行一样?飞机、最美的地方、舒适
期刊
当我讲故事的时候,废弃炭炉的灰烬也会变成火焰。  第一个故事来自清人许奉恩的《兰苕馆外史》,事关欲火与灰烬。商人某甲外出十年始归,与妻同房,“纵体入怀”,忽然狂叫一声,“势已阉割,不留余蒂”,死掉了。这蹊跷的案件闹到官府去,妇人被怀疑因通奸而谋杀亲夫,但她挨尽酷刑也不肯招。一位商先生奇妙地登场了,他看上去胸有成竹。   商先生叫妇人进房,“赤体偃卧”,之后他“索猪肉少许,削作人势状,以铁钩贯其中,
期刊
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隆重开幕,以此发端,上海将迎来首轮旅游高峰,而7~10月将是“世博游”的旺季。历时半年的世博会,预计参观人数将达到7000万人。如何未雨绸缪,轻松出行?白云商旅的安排也许可以帮你省时省力。    及早掌握机票情报  据白云机场商旅售票处数据显示,从4月开始,预订机票到上海看世博的旅客开始明显增加,随着世博会客流大幅增加,机票价格逐渐上涨。从4月中开始,广州往返上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