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踏青

来源 :北方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apri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青是指初春时节,到郊外散步游玩。古时候称为“踏青”。
  立春之后,阳光明媚,杨柳依依,春水盈盈。憋了一冬的人们至郊外游玩,可谓心旷神怡,精清气爽。
  踏青的日期,一般以二月二、三月三、或清明节前后为佳。在汉中人的习俗里,清明前后,久不联系的亲戚姊妹相约祭祖,是必不可少的日程。其目的和意义,还是和出外踏青有关。
  择一个明媚之日,我们去寻春,探春,问春。弃醺风、油菜花、桃梨杏樱于不顾,直往江塝茗园去。我尚且不问“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出自何人。也不管“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系何人所作,只往茶园深处去。
  往深处去,便是“山峁不平,随势筑形。远看浑然椭圆,恍惚疑涌地而起,若峁上之峁,又如天外飞来,浮聚了一堆浓云”。
  往深处去,便有好茶,好春,好景色。便有一茆一茆的圆润丘坡,凹凸起伏、层层叠叠。有的一片连着一片,片片相通。有的如哈尼梯田的样子,曲线紧挨着曲线,无限延展。春日里,婷婷袅袅的茶垄,像从半山腰烟水里刚长出来,就镶嵌在云腾雾霭的天河。时隐时现的仿佛不是茶田,而是跑到茶田里戏雾的白龙。在每一块规整的茶田中,中间的茶垄最绵长,长到一眼望不尽,看不穿。靠两头的茶垄最短,短到不管是行距或株距,只能种植一株两株,小到用一顶斗笠,就能给茶垄撑伞。茶垄根据地势的走向,呈从内到外围的圆形图腾,或一峁连一峁逶迤不绝。也有的从凹陷的低处,一直攀爬到峁梁顶端暗合气势盖天之象。
  与春天之暗合的,以茶叶的心思最为缜密。
  清明前,新茶呈一芽萌开奖。这时候,采来的茶称作明前茶。
  明前茶以茶芽细嫩,味醇形美,饱蕴天地之精华,为上上之品。此时若去看茶,就如同窥看情怀初开的少年,怀揣初心,欲言又止。一片痴心如雀舌,只能轻啾,不能道明。虽然只是一点小心思,但足以顾倾城,领芳心,破春晓。若是等来一双芊芊玉手,将其采撷,这一世也就不曾辜负。万物有灵,茶如斯人。在春天的茶园里,你只需把自己当做一枚茶芽。长出双手,做合十状,在一颗露珠中打坐。此刻无需看,只需静,静在此处,无需开花。直到静成宋词中的一句小令,婉在韵脚处,等季节扶起你干净的下巴,细细端详。若是你愿意,也可以静成茶芽上的一颗清露,让刚刚开眼的雏鸟噙着,任好色的春风轻薄。
  在茶园里,你只需记得一枚茶的心思,记得山水相接处的云雾,记得婷婷袅袅中佳人入画,记得静静流淌的一汪春色,等你去踏青,为你而存在。
  也许这就是去江塝茶园的好处。
  江塝茶园的美,美在原生态,美在自然,美在无需雕琢。步入茶园,你只需脱尘静心,细品慢入。等你周身的毛孔自己醒来,自己打开,自己吮吸明媚的光灿,走失在春天的第一声鸟鸣中。
  茶园中的望江亭,是一座工艺考究的多角红亭。筒脊筒瓦,中高翼低,四周飞檐翘起。可小坐,也可手搭凉棚,独立远眺,让山色尽收眼底。这小厅,即是茶园的最高处。站在亭里,可见近处的茶波,如少女凹凸起伏之曲线,圆润柔和,当春乃发生。极目远眺时,可见青山白水,江河悠悠,峁上云雾缭绕,雀鸟刚刚醒来。这红亭与绿茶相互映衬,相互依托,促成过目不忘的风景。
  路,依然在迂回婉转之间蹉跎;春色,依然在一枚枚茶芽上饱胀。
  瞧,峁梁上,身穿蓝印花衣裳,戴着头巾的姑娘,正在采茶呢。她们一边采茶,一遍唱着山歌。歌声从这峁飘往那峁,又被更高的峁反馈回来。有时候一人唱几人和,有时候一个人不经意地轻轻哼唱。不管怎样唱,她们都不会撂下手里的活计,只管低头采茶。这时候,圆润的峁梁不会寂寞,幽幽的茶树不会寂寞,我也不会寂寞。串门的朱鹮,调皮的喜鹊、布谷鸟、画眉、松鼠们就更不会寂寞了。它们只管警惕地转动乌溜溜的眼睛,左顾右盼,上蹿下跳。这时候,你只看见茶树惊慌地摆动,只看见一枝枝树丫被小脚蹬惊。若是听见“嗖”的一声,那必定是松鼠跑过;“棒棒棒”的响动,肯定是啄木鸟在敲木鱼;一串“啾啾啾”的雏鸟叫,必定是鸟妈妈,嘴里衔着小虫子,给小鸟喂食呢。
  这期间,采茶的姑娘只顾低着头,用干净的手指,一叶一叶地采茶。
  我想说,在江塝茗园,我仿佛作了一回明前茶。等一双带着体香的手,把我的前尘从骨头上掐下來,攥进手心。
  作者简介:梅一梵,女,陕西汉中人,真实姓名谢丽荣。作品见《青年文学》《星星诗刊》《时代文学》《四川诗歌》《北方作家》《鹿鸣》《海外文摘》等。曾获“神秘湘西”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一等奖,“我最喜爱的省树、省花、省鸟及最可爱野生动物”二等奖,《全球华人话兰州》三等奖,第四届“潇湘杯”网络微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等。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课程的开设也是高中音乐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高中生人格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行榜样教学,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发掘榜样的力量,完成高中生由成才到成人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榜样教育;教学观;教学实践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榜样教育  (一)榜样教育的概念  榜样教育就是指借助于文学、影视以及现实生
期刊
[摘要]2007年,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话剧队创作演出的话剧《天籁》,一经公演就引起强烈反响,一时之间,红色话剧奏响“天籁”之音。获得观众的肯定和好口碑之余,这部作品的荣誉也纷至沓来,荣获国家文化部“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红色精神无疑是这部作品最动人之处,而这部话剧表现艺术上的独特魅力也十分值得思考。  [关键词]天籁;话剧;文艺;音乐视角  话剧是一种以对
期刊
[摘要]科学的进步发展,知识与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如果一成不变、吃老本,势必被社会淘汰。因此,系统有效的教师培训,能让老师们开阔视野,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文章以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参加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的培训为基础,浅谈了参加培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教师;培训;教学转变;专业发展  一、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张华专家讲座提到:为什么我们的
期刊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们毕业后,在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中进行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教学活动便是自弹自唱。在对幼儿教师的各项技能考评,自弹自唱能力是被考核技能之一。目前,全国以及云南省对音乐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方向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章以丽江师专为例,首先简单介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培养学生自弹自唱能力所具有的价值及意义,最后结
期刊
[摘要]行进管乐艺术传入我国已近20余年,但就整体水平而言,与日本的行进管乐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日本的行进管乐发展速度之快,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政府支持、国民认可。文章凭着近几年对行进管乐理论和技术教学研究,针对日本行进管乐发展与我国行进管乐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行进管乐艺术;中日对比;现代管乐  行进管乐是传统管乐的延续和发展,是现代管乐的一种发展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逐
期刊
[摘要]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音乐教学内容之一。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音准;节奏  一、前言  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两岁的幼儿至成年人,都可以透过歌唱的方式来学习音乐。不仅人人能开口歌,更重要一点是它使每一个人懂得欣赏音乐,将喜好音乐的渴望注入他们的生命中,
期刊
[摘要]近年来,艺术市场快速发展,并上升到一个高度繁荣的阶段,新的艺术形式、艺术事物井喷泉涌、层出不穷,艺术市场的种种变化向艺术家及艺术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介绍艺术市场的特点,并以齐白石先生自我经营策略为例,提出艺术家要通过加强自我经营管理以适应艺术市场的观点。我们只有了解并适应艺术市场这一载体,才能顺利推广作品,成功表达艺术主张。  [关键词]艺术市场;艺术家;经营管理  随着我国经
期刊
[摘要]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音乐伴随着人类的劳动而产生,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产物。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现代,音乐也逐渐成为“快餐文化”的一种,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对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反思。文章将试从音乐价值的角度,探讨二者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音乐;流行音乐;音乐价值;审美价值  一、经
期刊
[摘要]文章以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创作的歌剧《滕达的贝亚特里切》中咏叹调《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为例,通过对贝里尼旋律线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其旋律线中独具特色的三大音型:大跳、阶梯式回音、装饰性回音。由此展现作曲家贝里尼式旋律其独特的浪漫主义忧郁色彩。  [关键词]贝里尼式旋律;咏叹调;《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浪漫主义忧郁色彩  19世纪上半叶,在歌剧演唱史上被人称为“美声学派的新时期”。而此时期的意大利歌
期刊
[摘要]高校钢琴人才的培养不单纯是在演奏方面的教学培养,更多的要注重对钢琴演奏人员在综合素质上的培训,着重加强高校人才在气质形成、个性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才能,因此,更好地为高校在钢琴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高校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将从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教学手段出发,围绕钢琴人才在气质养成、多角度训练等多方面的综合内容,并从高校教学的综合管理出发,形成钢琴人才培养的集中地。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