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教师专业成长浅探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重视德育课程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中职德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课的功能发挥,德育课程的特点也要求德育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适应德育课改的要求,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职德育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努力的方向及尝试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教师;专业成长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可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只有把“立德”放在首位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中职德育课是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是必由之路。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着中职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可是,走进中职德育课堂时常见到的情景是:教师在上面讲得口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满脸漠然甚至趴着睡觉的“一言堂”现象;或学生看似在热热闹闹地讨论,教师不时提醒“不要跑题,不要哄闹……”的表面热闹现象等等,低效的德育课堂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除了和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习惯缺失,学习兴趣不浓,对德育课普遍不感兴趣等密切相关;还和德育教师的现状:长期面对课堂教学的挫败失去了教学信心,产生职业倦怠感和挫败感密切相关。要想改变现状,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做出改变,所以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的课程改革需要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来支撑,否则德育课的功能难以实现。
  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观念的转变
  中职德育教师旧的教育观念仍然存在,主要表现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很明显,它与现代德育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对习惯化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深刻审视和反思,通过多参加业务培训、及时学习课改精神,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等方式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教育观的教师至尊、教师无错的迂腐观念必须摒弃,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权威的不平等师生关系极大束缚了学生的求知欲。我就有一次因及时的道歉而拉近了和学生距离的体验。我在上课提到希腊哲学家的名言时把德谟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混淆了,当有学生质疑时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并向全班学生道歉。我的道歉不但没有降低我的威信反而赢得了学生的谅解和信任,从那以后感觉学生和我的距离更近了。只有从内心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
  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紧跟时代提升专业知识
  中职德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与社会共发展、与时代共前进的特点。我们正处于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德育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事和社会,所以德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世界的前沿,捕捉热点,更新专业知识,教学中才能实现新课改要求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教师也只有在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进生活的活水,融合时代的信息,贴近学生的实际,课堂才会生机盎然。记得给物流专业的学生上“恪守职业道德”内容时,我及时引用了发生在山东的“快递杀人的事件”,这一热点实例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堂围绕主题讨论热烈。这一案例的选取不仅是当时的社会热点而且和学生的专业一致,所以学生参与度百分百,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提升专业知识需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要“活到老,学到老”,向书本学习,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向社会学习,了解社会热点。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学习时事政治、了解社会新闻、了解世界变化;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师还要走进企业,了解学生学习的专业,了解企业文化;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三贴近”,使中职德育课堂活起来。
  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培养创新能力
  中职德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德育学科教学固化问题在现实中较为严重,德育教师的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我国提倡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德育教师更要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赋予德育课新的活力。教学内容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教学模式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灵动性,让中职德育课堂成为有新意的师生喜爱的课堂,把“一言堂”的课堂创造为学生人人参与的高效课堂。
  教学实践和不断反思相结合是教师创新素质自我修养的最有效途径。德育教师的学科知识基本具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少之又少,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才能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到结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拿到新课改后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我感觉耳目一新:它一改以往德育教材重基础知识、枯燥的情况,增加了互动游戏、典型案例、知识链接等。一次,我利用教材给予的内容采用体验法、案例法、讨论法等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发现教学效果没有预期的好,我就很困惑和委屈,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被学生认可,甚至归结为学生差。但是学校进行公开课评比活动时,我听了同教材同事的一节课,发现她那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比我的好,我进行了比较,发现教法基本一样,最大的差别在案例的选择:她选用了授课班级专业的案例、我校学生的案例,她的案例更贴近学生,所以更能吸引学生,易于引起共鸣。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后,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深刻领会到了教学反思的益处,体会到德育教学贴近学生的重要性。
  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职业素养的提升
  中职德育课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正确判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和调节道德行为,促使学生道德人格完整化、系统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德高为范”。   首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做一个热爱生命、尊重学生、重视德行修养的人。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人,才能赋予枯燥的德育教学内容以生活的气息,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教师,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俯下身子多角度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可爱处,真正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只有重视德行修养的人,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外化在教师的言行举止、治学态度等方面,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素养来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地上有纸屑时,我会俯身捡起来;我点学生发言时都用“请”;当我在校园遇到学生时,我会微笑主动打招呼……长此以往,我发现我的学生在改变着。只有用灵魂才能铸造灵魂,教师的行为示范对学生将会起直接的教化作用。
  其次,德育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快乐的情绪,只有具备健康心理和快乐情绪的教师才可能驾驭教育情境,促进学生德性的提高。学生在与教师的接触中首先感受到的教师的情绪,而不是教师的学识。学生接受道德影响与否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感受,教师的快乐情绪可以有效实现德育的情绪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细想一下: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今天你的心情很好带着微笑进入课堂,你看学生会觉得他们比较可爱,学生们的表现也确实会好些,这节课的课堂氛围一定会好。乌申基说过,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再次,德育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技巧会使课堂充满活力。德育教师要学会语言技巧,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语态让它和蔼可亲,修炼自己的语言风格让它幽默风趣;要学会一点表演技巧,运用表情吸引学生,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调动学生,模仿一些行为举止引起学生的兴趣;要学会穿着打扮技巧,用气质仪表吸引学生,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让学生爱屋及乌。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千万不要同年轻人干巴巴地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表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所以,我们要思考如何把德育课中的道理,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教师的魅力让学生接受,我们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让平淡的课堂激起生命的火花,使课堂不断生成鲜活的思想。
  总之,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专业素养提升对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性,我们才会去努力;其次是养成的问题,我们要把这些素质要求落实到行动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慢慢培养;我们会体会到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长了自己。
  作为一名中职德育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自觉地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才能胜任新课程, 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戴珍宏)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地方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承担着大量本地信息传播义务,但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地方电视台存在的种种弊病进一步凸显,例如不良广告、不实新闻等,使其大众信任度一再降低。地方
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可是,一提起读书,多半的学生会皱眉.一份资料上的一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
中职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转折期,对其走向工作岗位产生重要影响;现在的中专学校门槛低,大部分学生厌学,缺乏上进心,难于管教,作为刚步入学校的新的班主任,由于经验不足,在班
目的:对不同血肿体积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以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为观察指标,阐述MMP-9与血肿体积是否存在相关性。   方法:经被
构建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技术,以直观形象与视听结合的形式对音乐构成全新的诠释.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职业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听与说往往脱节,教师采用“听录音,对答案”式的训练方法,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这样的听力训练中还能捕捉到零星的单词和短语;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一
目的:对一个中国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plgmentosa,ADRP)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查,从而进一步探讨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发病机理以及
目的:通过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研究脑梗死灶周Tn17细胞浸润的动态变化,论证Th17浸润数量与小鼠脑梗死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用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小鼠
ABC棉花生长调节剂,由河南农业大学研制成功。通过大面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表现突出。 ABC棉花生长调节剂促控相结合,可使单株棉桃增多,棉铃增大;能使棉花提前成熟1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