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诗意做生意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ite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眼中的冯唐是一位作家、诗人,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反而少为人知,他本名叫张海鹏,曾经是麦肯锡合伙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2015年9月,他又被任命为中信资本PE部门高级董事总经理。如果说文艺是他的A面,商业就是他的B面。
  生意人的另一面
  大学期间,张海鹏看了近千本书,并陆陆续续写了几本小说,虽然没有拿出来发表,但后来的《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好姑娘》等都成为热卖的大作,并改编成电影。
  那时候的文艺青年张海鹏喜欢“一棵开花的树,一位漂亮的女孩”,更喜欢“春风十里,不如你”,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冯唐。他觉得写作就像人生的理想,不能拿来谋生,因此博士毕业之时,聪明人冯唐没有从医,而是前往美国埃默里商学院读MBA去了。他写过一篇长长的文章,坦率说明自己改行的原因:做医生性价比太低。读完MBA能让他赚更多钱。他甚至打听过,MBA毕业进入医疗投资领域能赚十万美元一年。
  以后的故事是,冯唐MBA毕业时,恰逢中国互联网泡沫兴起,麦肯锡需要派遣更多的员工到中国去应付激增的业务量。冯唐也成为麦肯锡的一名员工,之后他从一名普通职员,一直做到了麦肯锡中国的董事合伙人。而后,入职大型央企华润集团,先是战略部副总,而后主持创建华润医疗集团。
  这时候的冯唐,人生已无衣食之虞,但文艺的理想一直高悬于人生的子夜。在华润时,冯唐每年乘飞机150次,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几乎没有周末。越是紧张的工作节凑,越需要文艺梦想的浸润,因此冯唐开始了疯狂的写作。
  在这段时间里,他完成了《北京北京》《欢喜》《猪和蝴蝶》等小说和散文集。疯狂的努力成就了A面冯唐,他成了许多人眼中“神一般的存在”。既是一名事业有成的职业高管,又是知名作家。他有一群知名的朋友,柴静、窦文涛、梁文道、路金波……他在微博上有750万的粉丝。一名网友如此概括:谈得了情,脱得了身;赚得了钱,经得了商;做得了诗,写得了文章。
  在杂文随笔中,他尖刻地评论沈从文没有科学精神、曹禺后面的剧本都不行、冰心的翻译过于柔弱,对王小波的评论则一度激怒了李银河。但冯唐相熟的朋友说,实际生活中的冯唐挺好说话的,人很厚道。他内心狂妄,但外表始终谦和。他还始终谨守的一点是,面对媒体,他几乎从不谈论他的工作,必须说到时,也不说任何一个具体的公司名与人名。
  带着诗意,开始下半场
  在上市公司的公告中,没有人能找到冯唐的名字,只有张海鹏,那才是商场中真正的冯唐,野心勃勃的企业家。
  作为博士毕业的医生,张海鹏一直关注着中国医疗行业的变革,机会来临时,张海鹏离开麦肯锡咨询行业,摇身一变,成为华润医疗集团的CEO。
  张海鹏的愿景是“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管理精益,医术领先的医院网络”,目标是到2016年建成或收购三十家医院,两万个床位,医院投资总规模达到一百亿元人民币。通过收购那些落后的公立医院,并按照他的设想进行改造,即使医生的医术只是三流,但注入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器械,将整体达到二流水平。
  2011年~2014年四年间,张海鹏谈了不下40家大型公立医院,他逐渐发现,公立医院股份改制并非易事,其背后利益牵扯非常复杂。因为进展缓慢,离职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对于离开,他还是落寞的。在华润医疗的后期生涯,张海鹏的职场感悟则透露出一种无力感:作为一个集团的CEO,管理着几万人,更多是做政委的工作,战略已经制定,但当这艘大船要偏离方向的时候,你是无能为力的,也是做不了什么的……
  离职的那一天,冯唐站在办公楼下等人。阳光很好,花是开着的,他突然想起过去多年的日子,几乎全是昏天黑地生意上的事。在办完离职手续后,张海鹏便飞往美国湾区。那里有他的姐姐与父母,还有他熟悉的书桌,可以狠狠读书,可以做回那个作家冯唐。
  但是多年的职场生涯,早已在他的人生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怎是淡定两个字可以消解。
  他的野心和抱负依然在商场的征战上,如果过去有失落,最主要的还是没有看到自己商业战略的完成就离开了华润,否则一切都可以无怨无悔。特别是你知道它最难的那一部分已经过去了,已经有了根据地,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
  不甘心的张海鹏在蛰伏的这段日子里,写作和医疗投资成为两大主要内容。他的一天通常是这样过的:早上七点多起床;上午写作或者开一些重要的会;中午小憩片刻;下午看书、开会;晚上参加饭局以及各种应酬。也是在这段日子里,他开始和中信资本接触,畅谈他未竞的商业梦想。终于在2015年9月,他选择重新做回了张海鹏,并证明自己。作为医学博士与MBA硕士,他说到中信任职是学以致用,改变世界。
  此次回归,他怀着更大的野心,意图筹建中国最大的健康产业基金,通过资本杠杆,创建一个甚至几个大型的医疗集团,颠覆中国医疗产业。尽管他不愿多谈细节,但信心还是从朋友圈的信息中溢出来:“十有八九能成!”
  “我想会保持前半生那种青春的东西,我还要有诗意,还会有梦想,我想还是做自己感觉更轻松的、更自然的事。”关于人生的下半场,冯唐如是说。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其他文献
青春痘是一种慢性皮肤问题,原因是毛囊被油脂和死皮肤细胞堵住,出现的部位有脸部、胸部、脖子、背部和肩部。尤其是长在脸部的痘痘,让人很烦恼。痘痘有白头的、黑头的、小红包、疙瘩、大的很疼的结节或囊性病变等。  祛痘一直是注重仪表的人关注的事情,网上流传着不少祛痘的偏方,其中有一则是用牙膏能祛痘,这是真的吗?  想要祛痘就要先了解痘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皮肤科医生认为,激素分泌紊乱是导致囊肿性痤疮的主要原因
期刊
出镜人:苏倩  90后白领  苏倩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留在北京,顺利地进入了银行工作,和大多数白领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  假期的时候,她喜欢出去游玩。一次,她去上海,在网络平台上订了一家上海特色的骑楼住,浴室里有全开放式的浴缸,边上摆放着蜡烛、花瓣。苏倩觉得这个老房子既保留了传统的美感,同时营造了现代化的生活。与身为设计师的房东接触下来,她感觉房东很有生活情调,人情味十足。房东告
期刊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和感受?我们面对孱弱可爱的动物,因为深切的爱护之情,信誓旦旦地跟它说:“别担心,我会保护你的。”然而当我们无法实践诺言时,那股觉得自己背叛友谊的自责总是会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英国著名作家、畅销小说家麦克·莫波格的《蝴蝶狮》一书正是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蝴蝶狮》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因在寄宿学校受到种种委屈,雨天逃学,避雨时遇见老妇人蜜莉,老妇人给小男孩讲了伯堤和白狮的故事。伯堤小
期刊
当我们的文人艺术家都争做“圣洁天使”的时候,野夫的文字却来扮演魔鬼,发出凌厉的声和另类的光。  ——章诒和  从狷狂到快意  朋友都说野夫是个重情义的土家人。祖父靠背盐、酿酒攒下薄田,当上土家土司,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暴尸野外,被扔在天坑。随后大伯暴死,二伯流放,两位伯母一夜间用同一根绳索吊死在同一横梁。  野夫本名郑世平,1962年生于湖北恩施。野夫的父亲是一个煤矿的矿长,那段特殊时期,父亲被戴着高
期刊
也许,还记得这个自称“沙玑”的作者在很多年前写过的《离开的猫》。在那个故事里,一只叫做“马路”的猫,从寻找主人开始,所有的故事都在路上,答案却都在出发的原点。  “在你遗忘的日子,我从未离开。”沙玑用这样一句话拉开一场二十年的相遇、相喜、纠结与离开的故事。像一卷刚刚冲洗出来的胶卷,还没有来得及变成彩色的照片,反相的画面显露出与彩色画面不同的一种质感。故事里还带着显影液、定影液独有的药水味道,是无法
期刊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里上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世 我细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仓央嘉措  一场心灵之约,一个让灵魂休憩的天外圣境——赛里木湖,我满怀憧憬赴约而来。它像一颗璀璨的
期刊
一个喜欢挑战的学术狂人  因为对物理兴趣浓厚,上大学时王贻芳报了南京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别说在那个年代,就是现在,这也属于冷门专业,但王贻芳甘之若饴,科科优秀。毕业那一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丁肇中面向全国招收高能物理研究生,高能物理在中国属于冷门中的冷门,即使有机会出国深造,未来能在这个领域深入者也凤毛麟角,而彼时已有许多优厚的工作机会静候王贻芳,但他却果断地悉数放弃:“我喜欢,我就要
期刊
森冈督行是个文气沉静的男生,从小就喜欢窝在安静的角落里看书,没有什么特别的野心。大学毕业时,森冈督行的很多同学都忙着往各大公司投简历,可森冈督行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他的目标只圈定了书店店员这一职业。这个带有寂寞属性的工作,给森冈督行带来了深厚的精神养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森冈督行生活的东京也有强烈震感。  森冈督行的内心受到了猛烈的撞击,被忧伤笼罩,他不假
期刊
你听说过妥瑞氏症这种病吗?  相信你的回答如我一样,一定是从来没有听过。  然而,患有这种病症的人群却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据医疗权威机构统计,在中国约有400万成年人患有妥瑞氏症。在职场,在学校……妥瑞氏症患者无处不在。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扮鬼脸、抖动肩膀;他们会身不由己地眨眼睛、跺脚、摇头晃脑;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干咳、大声叫喊、发出各种各样的怪声。但他们不是要故意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是他们患有“妥瑞
期刊
陌生处往往会让人不知道怕,所谓无知者无畏。一次,我们一行人来到一处山青水秀的地方,在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美景时,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座一尺多宽的石板小桥。  桥头下面是一片草地,鲜花正盛开着。桥的中段被弥漫的大雾萦绕托举着,虽说石板桥非常狭窄,因桥头的花草,我们如同在花园的小径散步,很快就走过了小桥。  当我们回来时,太阳正当头,浓雾已消散,我们当中许多人竟然说什么也不敢上桥了。因为桥中段下面是万仞悬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