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散去唯有爱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还记得这个自称“沙玑”的作者在很多年前写过的《离开的猫》。在那个故事里,一只叫做“马路”的猫,从寻找主人开始,所有的故事都在路上,答案却都在出发的原点。
  “在你遗忘的日子,我从未离开。”沙玑用这样一句话拉开一场二十年的相遇、相喜、纠结与离开的故事。像一卷刚刚冲洗出来的胶卷,还没有来得及变成彩色的照片,反相的画面显露出与彩色画面不同的一种质感。故事里还带着显影液、定影液独有的药水味道,是无法用刻意的遗忘去躲开的那些伤口,用来提醒我们,我们想要离开的地方,最终是我们必须回去的地方。故事的结构支离破碎,像极了被定格在一张张照片里的记忆。记忆从来不是电影,记忆永远是一个一个的片断,那些残酷才会显得真实得不容置疑。
  三个人,二十年的故事,像每一段青春都会有的经历。从校园里的青春任性,到成人世界的爱恨纠缠,直至最终的离开——只不过这一次,三个人都选择因爱离开。
  在《似笑非笑》里,子期是表面上始终没有离开却最早选择离开的人。最糊涂的是子期,最不愿意也最怕承认自己的爱,他始终让自己努力活在所谓的现实中,子期的家庭、童年经历,过早给了他更多的束缚。他已经无法再让自己接受超出常人理解的却是真实的情感。所以他用所谓“正常”的决定,理智地、克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但一直没能真正获得自由。直到笑非的离开,让子期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一开始就选择了最懦弱的离开方式——逃避。所以,才有了他和小青的第二次美国之行。这次没有结果的寻找之旅,以及回到北京以后的自我认知,才让子期最终找到了自己,才有了故事结尾大马士革门前台阶上的等待。子期最后对北京的离开,恰恰是对内心的回归。
  我们也能看到小青曾经努力过的善意的离开。小青最早想到以自己离开的方式结束三个人的纠结。所以,她毫不留情地直戳子期的要害,想要子期明白笑非的爱,也想要子期找回自己。但是,我能说小青其实也错了吗?正是小青最早说出那句一语成谶的话,“我们三个人,除非其中的一个死掉了,另外两个才能在一起”。她没有想过的是,这三个人骨子里对彼此的爱的深度和厚度是一样的,谁也不能抛弃第三个人去和另一个人安心相爱。她始终不相信笑非会死,其实,是她始终不敢面对稳定的三角形一旦缺了一角之后的可能。小青最后的离开,是寻找的开始。
  最终,真正成功实现离开的,是笑非——不管他以怎样的姿态实现了离开。关于笑非,实在很难说些什么。沙玑是偏心的,虽然她在笑非身上十分吝惜笔墨,读者却很容易看出来,作者是如此喜爱笑非。离开的笑非,在故事里留下三个陀螺,藏了三张写了字的纸条,是他对三个人的总结。从以色列回来之后就在谋划着离开的笑非,其实早就给三个人做出了最后的安排,并且在最终选择离开的时候,抹去了能够记录三个人感情的一切——除了藏在陀螺里的秘密。三个人里,笑非的离开是最彻底的,也是最决绝的。我们无法想象,笑非在离开时的痛,该在心口上撕裂出怎样的一个黑洞,吞噬掉、埋藏起所有的记忆。
  历史把我们这代人带到这样一个时代,和我们开着玩笑。明明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爱,却又给我们那么多的束缚,让爱总是如此的不自由。我们偶尔会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说出口却变成了一句感慨:爱一个人总是很难。而其实,所有的难,都是从“说出爱”开始的。
  好在,这个写了二十年的故事,结尾仍然是开放的。沙玑还是在潘多拉宝盒里最后放进了希望——虽然我们仍然不知道,在大马士革门前台阶上的等待,会有怎样的结果。但起码,我们看到子期开始不再逃离自己的内心。
  也许有一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就能学会不再离开。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妻子不知从哪里看的药方,说是用艾叶泡脚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于是,她就买了一斤艾叶,烧壶热水,开始泡了起来。  可是,事与愿违的是,从第二天起,她的脚开始出现异常,起初是两只脚开始猩红,随后起了一些类似婴儿湿疹的小疙瘩,接着诱发痛痒,尤其晚上睡觉时,奇痒难忍至极,只好用手指使劲地挠。结果,越挠越痒,并且面积也愈发扩散。  无奈之下,只好到医院去就诊,医生给出的诊断是病菌感染。接下来几天,又是吃消炎
期刊
咆哮君的另一半  在公众眼里,吴晓波有多重身份:记者、财经作家、出版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甚至脱口秀主持人,而要他点评自己的职业,他只是轻轻一笑:“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变过,我始终在做的就是财经写作。”  妻子邵冰冰和他可算是青梅竹马,他们是高中同学。那时吴晓波青涩、内向,邵冰冰比较外向,也算是性格互补了。后来,吴晓波去上海读书,邵冰冰在杭州读书,经常通信,渐渐走到了一起。吴晓波在大学时代喜欢诗歌,
期刊
只有一碗饭,也要分半碗给别人  南怀瑾,著名国学大师,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生前数百种著作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  17岁那年,南怀瑾奉父母之命与姨表姐王翠凤成婚,婚后育有两个儿子,不料却因只身赴台从事船运生意,与老家的亲人断绝了三十年的音讯。身处异地,南怀瑾时时挂记着家乡的一切,可因为种种原因,他回不去。  一次,台湾一家小旅馆失火,南怀瑾在火场中救下了一个名叫杨向薇的吉林长春姑娘,见
期刊
失恋后无人倾诉  2008年,安徽小伙雷宾在浙江上虞市汤浦镇承包了十多台游戏机,开起了游戏机室。在工作中他结识了一个美丽的女孩阿娇,很快就谈婚论嫁,女孩把雷宾带回了老家,家人对他比较满意。  2010年9月,为了以后的生活更出彩,雷宾承包了两家夜总会。夜店生活日夜颠倒,加之各色人等鱼龙混杂,阿娇害怕雷宾沉沦其间,多次规劝雷宾退出:“我不求你荣华富贵,只要你给我普通人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
期刊
她是大家小姐,家人曾担心从小被宠坏的她担当不了主妇的角色。可一结婚,她就将一家之长的重担揽在了肩上,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人们说,这全是因为她心中有爱。  丈夫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回国后,工作起来常常没日没夜。于是,她尤其在吃上对丈夫更上心,管教也更为严格。  按她的话说,她要尽可能地做一些既营养又好吃的菜肴给丈夫吃,可这既营养又好吃的标准却只是她一个人定的。她是湖南人,丈夫是江苏人。她喜欢让菜
期刊
他是知名律师,临近退休颐养天年之际,却因带头反对在小区附近建垃圾焚烧厂结缘垃圾,进而潜心研究拉圾分类,被政府邀请出国考察。从此他自掏腰包,在居住的小区建起了用于垃圾分类的“绿房子”,用“驴屎蛋儿”网名开微博,与粉丝、国内外环保组织互动,呼吁垃圾分类,开创了中国垃圾分类处理的先河,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民间环保人士”。  抗议焚烧垃圾  黄小山从小在优越宽松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后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
期刊
青春痘是一种慢性皮肤问题,原因是毛囊被油脂和死皮肤细胞堵住,出现的部位有脸部、胸部、脖子、背部和肩部。尤其是长在脸部的痘痘,让人很烦恼。痘痘有白头的、黑头的、小红包、疙瘩、大的很疼的结节或囊性病变等。  祛痘一直是注重仪表的人关注的事情,网上流传着不少祛痘的偏方,其中有一则是用牙膏能祛痘,这是真的吗?  想要祛痘就要先了解痘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皮肤科医生认为,激素分泌紊乱是导致囊肿性痤疮的主要原因
期刊
出镜人:苏倩  90后白领  苏倩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留在北京,顺利地进入了银行工作,和大多数白领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  假期的时候,她喜欢出去游玩。一次,她去上海,在网络平台上订了一家上海特色的骑楼住,浴室里有全开放式的浴缸,边上摆放着蜡烛、花瓣。苏倩觉得这个老房子既保留了传统的美感,同时营造了现代化的生活。与身为设计师的房东接触下来,她感觉房东很有生活情调,人情味十足。房东告
期刊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和感受?我们面对孱弱可爱的动物,因为深切的爱护之情,信誓旦旦地跟它说:“别担心,我会保护你的。”然而当我们无法实践诺言时,那股觉得自己背叛友谊的自责总是会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英国著名作家、畅销小说家麦克·莫波格的《蝴蝶狮》一书正是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蝴蝶狮》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因在寄宿学校受到种种委屈,雨天逃学,避雨时遇见老妇人蜜莉,老妇人给小男孩讲了伯堤和白狮的故事。伯堤小
期刊
当我们的文人艺术家都争做“圣洁天使”的时候,野夫的文字却来扮演魔鬼,发出凌厉的声和另类的光。  ——章诒和  从狷狂到快意  朋友都说野夫是个重情义的土家人。祖父靠背盐、酿酒攒下薄田,当上土家土司,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暴尸野外,被扔在天坑。随后大伯暴死,二伯流放,两位伯母一夜间用同一根绳索吊死在同一横梁。  野夫本名郑世平,1962年生于湖北恩施。野夫的父亲是一个煤矿的矿长,那段特殊时期,父亲被戴着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