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9624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旅美科学家魏庆义牵头、中外科学家共同参与编写、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的《DNA Repair.Genetic Instability and Cancer》专著公开发行了。本书很有科学价值,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文字精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小转移的最佳方法,研究临床病理因素与微小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同位素法检测乳腺癌SLN;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以100μm为间隔,进行多层间隔连续切片,并做HE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小转移;取肿瘤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并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共检测59例患者的121枚SLN和44份肿瘤标本,有14例(23.7%)患者的17枚(14.0%)SLN有微小转移
2007年4月14日2007临床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由博扬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布鲁克·道尔顿公司承办。大会主题为临床蛋白质组学与重大疾病早期预警和诊疗,共有200多位临床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3号染色体短臂杂合性缺失(LOH)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PCR-SSLP及银染方法检测41例乳腺癌和13例癌前病变中MSI状态以及3p上11个微卫星位点LOH发生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错配修复(MMR)基因hMLH1、hMSH2和3p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乳腺癌MSI发生率为36.6%,低分化乳腺癌MSI发生率明显高于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重;(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
中华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定于2007年5月18-23日在北京举办“全国乳腺疾病诊断与治疗及新进展高研班”,参加此次研讨班者将获得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本次研讨班特邀张保宁、余子豪、徐兵河、李槐、孙强、李建初、阚秀、蒋宏传、栾杰、骆成玉等教授主讲。
期刊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宫颈癌组60例,选自1997年至2001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初治的宫颈癌病例,临床分期Ⅰa~Ⅱb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40例;正常上皮对照组30例。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组织EGFR的表达,以PCR检测HPV16和(或)HPV18感染。结果 正常上皮组、CIN组和宫颈癌
目的 研究环九肽(SY1)与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结合特性及其对胃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细胞分为SGC7901和SGC7901/VCR2组培养。以无关噬菌体、阴性噬菌体为对照组,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含有SY1的阳性噬菌体与SGC7901/VCR的结合特性;通过体外药敏试验(MTT)分析含有SY1的阳性噬菌体和化学合成的SY1对SGC7901/VCR耐药性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
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的发病率急剧增加。目前,在多数发达国家中,肺癌在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2位。我国肺癌患者总人数排名世界第一。随着研究的深入,肺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微创治疗在近年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在保证肺癌的治疗效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轻外科对患者机体的创伤;而在晚期肺癌、老年性肺癌、肺癌局部侵犯以及远处转移的治疗等方面,国内外学者亦提出了许多创新的、可行的方
期刊
2006年度中华肿瘤杂志共刊出论文268篇,经过全体编委认真评议,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16篇,现予公布。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将向优秀论文的作者颁发获奖证书,以褒扬作者在肿瘤学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并衷心感谢广大作者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希望籍此加强本刊与作者的联系,鼓励作者朋友继续向本刊投寄优秀稿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宫颈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AT1R mRNA的表达,其中宫颈鳞癌组织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15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2株宫颈鳞癌细胞系Siha、C33a;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AT1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AT1R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2)血管紧张素Ⅱ(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