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驱动视角下集团化办园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jun6422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团化办园是指将一定区域内多个幼儿园以资产链接、技术互助等形式整合成统一管理、共同建设、协同运作的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集团化办园模式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平衡“降低的经费投入”和“普及优质教育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学前教育引入市场,实现市场和教育资源间的双重共享。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个别公办园开始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开展集团化办园有助于减少办园成本,共享、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进。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为了促进宁波市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宁波市政府印发了《宁波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深化优质园集团化(联盟)办园试点,“到2020年,各区县(市)要建成一批‘规模合理、内涵优质、服务面广、社会认可’的集团化(联盟)幼儿园”。在政策驱动下,集团化办园迅速兴起,以名园牵头,带动其他薄弱园、新建园一起组建幼教集团共同体,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教学成果和市场信息资源的双重共享。但过于依靠单一的外部政策驱动、快速扩张的集团化办园也带来一些问题。本文以宁波市集团化办园为例,从办园现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概述。
  一、政策驱动下的宁波市集团化办园现状
  宁波市集团化办园以政府政策为导向,优质示范幼儿园带分园的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集团。各集团下属的分园建立共同章程、制订统一规划,并通过辐射先进办园理念、流动骨干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园本研修活动、共用部分设施设备等策略,进行优势互补,实现组团发展。集团化办园,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公办总园+异址园”模式:指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将新建或改建、擴建好的园舍交给当地公办园开办分园,分园的名称在总园名后加上分园即可,如,宁波市实验幼儿园尚院幼儿园;“公办母园+子园”模式:指在地方政府倡导下,公办幼儿园成立园务会或董事会,并作为出资方向社会租赁或独立新建房舍,开办子园,如宝韵高新皇冠分园;“公办园+帮扶园”模式:指在政府政策主导下,优质公办幼儿园利用自身教育资源方面的诸多优势,无偿与条件薄弱的幼儿园联合办园,如江北区广庭幼儿园与庄桥中心幼儿园的合作。
  在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等方面,宁波市在学前教育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一些借鉴性、卓越性的尝试,也是探索集团化办园模式以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全国最早实践地区之一。基于宁波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学前教育发展长远目标以及在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框架中的定位需要,宁波市在探索集团化办园模式、提升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辐射效益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地方政府主导、外部政策驱动的发展模式,组建以一所省一级公办园为主体,几所薄弱园、新建或改扩建园为辅的幼教集团,如在公办园第一幼儿园、宁波市第二幼儿园、宁波市闻裕顺幼儿园以及宁波启文幼儿园等四所省一级幼儿园的带动下,成立了海曙区四大集团化幼儿园。
  二、政策驱动下的宁波市集团化办园面临的困境
  政策驱动下的集团化办园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效益最大等化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下困境:
  1.规模扩张快速化与教育质量薄弱化的困境
  由于政策导向以及集团化办园的优势,集团化园区数量递增较快,区域覆盖率和办学规模迅速扩张。但片面追求数量的增加,过多地采取“以一带多”,让一所优势幼儿园和多所薄弱幼儿园组合的形式,一方面会导致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被稀释,降低教育质量,影响品牌效力,另一方面会给社会带来薄弱幼儿园。被提升”的假象。但事实上,薄弱幼儿园可能还会面临师资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此外,由于教育经费投入有限,扩大的集团化办园所带来的新增教育管理成本不足,都会降低教育质量。因此,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是集团化办园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否则,学前教育的发展依然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大规模,低质量”的老路,只不过蒙上一层“高质量、繁荣”的假象。
  2.集团管理同质化与园区文化特色化的困境
  集团化办园强调统一管理,将集团内优势园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实施在薄弱园上,薄弱园将直接采用先进的管理体制,提高办学实力和管理水平。但集团内每个幼儿园的区域特色、成立背景、发展定位、文化特色均不同,过度地统一管理将会抹去每个幼儿园的特色,失去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条件。在集团化办园过程中,一些薄弱幼儿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主动或被动盲目吸收优质园的管理模式、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的现象,忽略了自身特点,最终在集团化过程中被彻底同化,失去真正的自己。因此,如何在统一管理下走出不同园区自身特色也是集团化办园所面临的一大困境。
  3.教育资源共享化与保障体制脆弱化的困境
  在集团化办园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对资源的整合共享,扩大优质资源集团成员使用率、收益率,推动优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共享过程中,大家只关注“共享”,而忽视了。共享的过程”,即共享什么优质资源、怎么共享优质资源、共享优质资源后有什么效果等,特别是缺乏第三方关于集团化办园绩效评价的机制,这种相关管理、评价制度的缺失会导致优质资源对接不当、优质资源浪费,以及优质资源过度使用、集团化办园绩效只看园办园所规模等现象。但目前并未有完善的体制来对优质资源共享这一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如集团化办园基础性的调研、集团化办园过程中高校专业力量的参与、集团化办园绩效评价等。因此,教育资源共享化和其保障体制脆弱化是集团化面临的又一困境。
  三、政策驱动下宁波市集团化办园建议
  基于上述困境,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政策支持。科学配备教师资源
  首先,要形成正确的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为集团化办园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扶持,有效开展统筹协调工作,特别是优质师资共享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参与交流优质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评价与晋升等。其次,需要完善集团化办园的审批制度,在集团化办园的数量和质量上严格把关;建立集团化办园的督导评估制度,确保集团化办园有序健康前进;健全集团化办园管理运行机制,提升集团化办园质量。再次,集团化办园需要宏观调控,将优质教育资源科学分配,将集团内的骨干教师、成熟教师、新手教师按需求分配到各个岗位;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分层教师培养工作,在输出骨干教师,引进新手教师过程中不断链子,循序渐进、有梯队、有重点地制订培养目标,开展培养工作,促进教师集体和个体专业成长,避免优质师资资源被“稀释”,从而提升整个集团的办学质量。最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重点关注集团化办园速度与质量关系,制定合理的办园机制,有效控制办园规模;制订第三方参与的集团化办园质量绩效评价制度,明确不同参与主体的责任;定期召开相关研讨活动、经验交流会,促进交流,取长补短,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园机制的创新。   2.完善管理制度,共性与个性并重
  集团化办园若要健康发展,必须具备“求同存异”的管理理念。“求同”即建立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体”,而不是办园理念、办园特色、办园模式的“同一性”,优质园和薄弱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但是管理方式和办学风格等是可以“存异”的。优质园在带动薄弱园发展过程中要把握“程度”,不可不顾实际地将自己的办园模式、办园理念等“强势”硬加在薄弱园办园;而薄弱园也不可以偷懒,缺乏“自我”意识,直接照搬照抄优质园模式、理念、特色、课程等。优质园对薄弱园引领、扶持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让薄弱园自主办园,形成自己的辦园个性。薄弱园要有效利用“自主权”和“选择权”,在确定共性与个性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办园模式、办园特色式,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走出“扶贫陷阱”,创新自身特色,丰富集团化办园内涵。
  3.完善保障制度。合理使用共享资源
  优质资源共享是集团化办园的一大优势,薄弱园通过共享优质园资源快速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优质资源过度使用,被浪费的现象存在明显。因此,制订优质资源保障制度极其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优质园还是薄弱园,首先要树立“优质资源共享共建”的理念,特别是“共建”理念。在优质园向薄弱园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支持时,薄弱园也可以分享自身在办园教学过程中的好经验,如薄弱园在共享共建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队伍,在优质园帮助下并基于本园实际构建的特色、园本课程体系等。其次,要完善财政资助机制,现行财务政策中,集团化办园的投入回报比不清晰,绩效考核制度缺失或不合理,导致在集团化资源共享时会出现资金链短板,一方面挽留不住优质人才,另一方面打击集团化办园的积极性。再次,引入高校专业团队,建立共享教学团队,实现专业力量的引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团队进入集团化办园一方面作为优质资源的补充,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专业建议进行优质资源整合,提高集团化办园专业性。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集团内成员不仅可以分享集团内部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可以向集团外学习、拓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集团化办园是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的成功探索,但在快速化、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统筹思考,有一个理性的保质规划,这样才能在扩大办园规模的同时,做到保质又保量。
其他文献
六一兒童节到了,小兔汤姆迫不及待地要去幼儿园,因为今天幼儿园庆祝六一,他可不想迟到!于是,在急切又充满期待的心情中,汤姆和小伙伴们的儿童节正式开场了。表演节目、做游戏、吃美食,孩子们全情投入。大人们也没闲着,他们身兼多职,时而是给孩子们鼓掌加油的观众,时而是为孩子们提供美食的服务员……在为孩子们辛苦付出之余,他们也和孩子们一起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这一天似乎特别又平常,或许这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所
期刊
炎炎夏日的腳步越来越近,家长们的困扰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宝宝一到盛夏时节就会显得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其实,在天气比较闷热的情况下,大人的食欲都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变得不好,更别说孩子了。面对客观因素的天气,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毕竟四季更迭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改变不了客观因素,不代表我们就听之任之,任凭孩子不吃东西,最后导致孩子营养失衡。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魏维老师认为,夏季只要合理地安排饮食,孩子食欲
期刊
你知道吗,小鸟是大树的好朋友,大树喜欢把小鸟扛在肩头。  白天,小鸟会飞到天空转转,飞到大地瞧瞧,回来就叽叽喳喳地给大树讲外邊的故事。大树笑得“哗哗哗、哗哗哗”,不停地鼓掌。  夜晚,小鸟趴在大树的肩头,大树轻轻悠荡着小鸟,小鸟慢慢睡着了!  宝宝,你心中的小鸟和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来做一做吧!  1.选择喜欢的彩纸,戳上小孔,一侧贴上双面胶,卷贴成纸筒。  2.在纸筒上下两端分别安装蛋糕托和
期刊
编者按: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甚至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了。然而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吗?“学习故事”——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解读、促进孩子的学习。本刊“学习故事”专栏,致力于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学习故事,记录下孩子真实发生的学习事件以及成人给予的回应和支持。期待家长朋友们在阅读同龄其他孩子的“学习故事”时,能渐渐把握住“观察”自己孩子的
期刊
人物档案  肖晓敏,湖南大学幼儿园园长,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湖南大学普教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岳麓书院讲堂内的这一副对子,就是肖晓敏40年幼教生涯的真实写照。  40年后,肖晓敏爱极了“孩子王”这份工作。这40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藏匿着令她感动万千的美。当初的跳板变成了筑梦人生
期刊
故事主角:嘻嘻、金金  地 点:班级角色区域  撰 写 者: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中心幼儿园 陈瑜婷  “毛毛奶茶店开张啦,大家快来买奶茶呀!”区域的“奶茶店”工作人员将店里材料摆放整齐后,便在门口大声招揽顾客。不一会儿,奶茶店门口就排起了一条长龙。嘻嘻是今天的收银员,看到人潮拥挤的窗口,她马上给排在第一位的金金递上了奶茶店的菜单,并问道:“请问你想喝什么奶茶?”金金看着菜单上琳琅满目的奶茶,犹豫
期刊
故事主角:茵瑜  地 点:建构区  撰 写 者: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都府幼儿园 冯嘉颖  今天,你来到了建构区,利索地拿起各种积塑,有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接下来就是你的创意时间。不一会儿,你就拼好了一棵树。可是,由于小树上大下小,每逢有“风吹草动”,小树都会倒下來。看着你蹙着眉头的样子,再看着摇摇欲坠的小树,我问道:“你知道小树为什么这么容易倒下吗?”你回答道:“可能是头太大了,站不稳。”
期刊
外面太阳真好,花兒都开了,好想出去锻炼……
期刊
编者按: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甚至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了。然而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吗?“学习故事”——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解读、促进孩子的学习。本刊“学习故事”专栏,致力于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学习故事,记录下孩子真实发生的学习事件以及成人给予的回应和支持。期待家长朋友们在阅读同龄其他孩子的“学习故事”时,能渐渐把握住“观察”自己孩子的
期刊
宝宝,你知道吗,一个小小的皮筋也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家”哦!你不信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小的皮筋是怎么飞跃指尖的吧!  幸福小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幸福加点料  1.扫一掃二维码,观看完整游戏视频《飞跃指尖的“舞蹈家”》。  2.扫一扫二维码,欣赏儿歌《跳皮筋》。  3.延伸问题:宝宝,皮筋还能做什么,你知道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