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t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畜牧养殖转型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已经成为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新趋势。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摒弃了传统生殖养殖中的2大缺点:第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第二,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通过推广应用生态猪养殖技术,能进一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各种药物的投喂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保障生猪制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该文主要结合实际T作经验,分析了生态猪养殖技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猪;养殖技术;發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 0.3969/j.issn.2096-3637.2019.10.026
  0 引言
  生态猪养殖是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养殖模式,在养殖模式上主要猪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保障猪品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猪群和自然界广泛接触,同时还配套了一套绿色可循环的人造生态系统,从养殖环节的卫生处理到水源的前期使用和后期投放,都严格按照绿色生态标准进行处理,确保了资源高效利用,降低了废物的排放,保证生猪品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1 生态猪养殖的意义
  1.1 提升猪肉品质
  生态猪养殖模式相对于传统生猪养殖模式有很大的差异,生态猪养殖中主要与自然环境接触,在天然的环境下生长,生猪采食的是天然生长的饲草饲料。另外,通过发展生态猪养殖,能有效解决传统生猪养殖中抗生素、各种饲料添加剂添加不合理的行为。在饲料配制中,会使用大量的自然原料和多种中成药添加剂,在提高猪群身体抵抗能力的同时,也不会产生耐药性。在生态猪饲料制作中,由于饲料原料天然无污染,同时在饲料中还会添加很多营养物质,提高生产的猪肉品质,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
  1.2 保护环境
  生态猪养殖模式与传统生猪养殖模式显著差异是粪便等污染物处理更加合理。传统生猪养殖中,每天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常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向外排放,污染河道、土地、空气、水源,对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另外,生猪养殖中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是放错位置的宝贵资源,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些资源,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生态猪养殖模式下更加注重对生猪污染物的高效处理,通过应用先进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实现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避免环境污染,生长环境更加健康,有利于生猪健康生长,保护生态环境。
  2 生态猪养殖技术
  2.1 养殖环境控制
  发展生态猪养殖,对养殖环境要求很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对生态猪的健康生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猪舍地面通常选择有机材料建造,同时对地面的主体渗水性和吸水功能提出更高要求。要保证地面具有良好的吸水功能,确保圈舍空气干燥,卫生清洁[l]。在猪舍建造中,还应该确保猪舍有充足新鲜的空气通入,为猪群生长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另外,在猪舍建造中,应该考虑养殖场周围是否存在污染源,严格控制好放养密度和养殖环境卫生,做好养殖区域内各种污染物的清理工作,为猪群生长营造一个健康生态的环境,保障生态猪的养殖质量。
  2.2 严格控制饲料质量
  生态猪与传统生猪养殖本质的区别是饲料来源不同,生态猪的饲料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有机农田,因此在发展生态猪养殖中,要在养殖场周围配置完善的配套设施。生态猪在采食绿色有机食物后所产生的粪便直接转移到生态农田作为有机肥,实现粪污的循环利用、资源化利用。另外,为保证生态猪能健康生长,在饲料配制中还需要添加相应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但要严格控制各种抗生素和不合理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选择使用中成药添加剂代替抗生素添加剂。选择使用中成药添加的代替抗生素添加剂既能控制致病原产生耐药性,降低疫病发生率,又能保证生态猪的肉质和口感。
  2.3 严格控制饮水质量
  生态猪养殖中控制饮用水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生态猪生长离不开充足的饮用水供给,保证水源不受污染是生态猪养殖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饮用水水源选择中,应该确保水质安全清洁,不能受到污染物污染。通常可以选择泉水、流动的溪水、深井水作为生态猪的饮用水源。从生态猪养殖现状考虑,在疫病流行高发期还可以在饮用水中添加一定的食盐、维生素、矿物质,保证猪健康生长。
  2.4 疾病防范
  生态猪生长中为预防疫病发生给生态猪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就需要构建完善的防疫规划。在养殖场内部应该构建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重点做好隐蔽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降低各种传染源的传播渠道[2]。另外,还应该结合养殖场疫病流行特点,构建完善的疫苗免疫程序,每年春秋两季在做好重特大传染病免疫接种的同时,还应该做好本养殖场的疫病免疫接种,确保猪群抗体水平达标。当发现生态猪群中存在发病情况后,应该立即将患病猪单独隔离,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1次,直到疫情得到控制,并将病情上报专业兽医,由兽医进行严格诊断,明确致病原后,对于国家二、三类动物疫病、有治疗价值的生态猪选择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没有治疗价值或重特大传染性疾病,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保证疫情不传播蔓延。
  3 发展趋势
  3.1 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
  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应用,在发展生态猪养殖中,可以将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充分运用其中,实现对生态猪养殖生产的全过程监控。通过利用远程监控技术,能及时观察猪群的生长情况、产生情况、饮水情况,及时发现养殖场的发病情况,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降低经济损失。另外,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还能研究生态猪的生长习性、采食习惯,以此判定养殖模式是否科学[3]。通过在养殖场内布置相应的监控系统,养殖户能利用监控系统远程调控养殖模式,更加快捷精准地解决生态猪养殖中面临的多种问题。
  3.2 立体化养殖
  目前生态猪养殖主要采用散养养殖模式,今后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猪养殖逐步向立体化养殖模式转变。立体化养殖模式是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有效组合实现多种物种的共存,多层次配置,保障各种资源能得到高效的循环利用,不会产生代谢垃圾。在人为条件下,通过构建一整条完善的生物链,能实现对生猪代谢产物的高效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有效解决生态猪养殖中消耗污染物、土地不足的问题。较为常见的立体化养殖模式有鸡一猪一沼气一蚯蚓一鸡、鸡一猪一蛆一鸡等。
  4 结束语
  生态猪养殖属于一种新型的绿色养殖模式,该项技术不但复杂,并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近年,随着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药物不合理的问题日渐突出,通过积极发展生态猪养殖模式,能进一步转变上述生猪养殖的多重问题,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该种养殖模式在很多地区已经得到了有效推广应用,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全新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养殖模式对促进我国生猪养殖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进一步推广生态猪养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猪群生长营造一个健康、自然、生态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l]左荣昕.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8 (3):52.
  [2]蒋维红.浅析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今日畜牧兽医,2018( 12):50
  [3]岩勇.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国畜禽种业,2018( 12):130.
  作者简介:孙福春(1968-),男,汉族,江苏曲塘人,专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其他文献
<正>语言理论的发展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不断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视角,也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外语教学在理论上历经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在实践
这几天,江西省德安县丰林镇黄桶村村民舒本军正忙着平整流转的6.67公顷耕地,准备全部播种“大西洋”土豆.他刚刚和县城高新区的上好佳食品公司签订了合同,6.67公顷土豆全是订
抓住机遇 拓宽市场 走“大地质”、“大市场”之路内蒙古煤田地质局内蒙古煤田地质局是自治区唯一从事煤田地质勘探的专业队伍。下属5个地质队,一个科研所,职工近3000人,分布在全区
一、引言语言学习策略的合理使用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和第二语言成功习得。学习策略被一致认为是促进外语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策略在课堂教学指导中的使用是成功学习的基
关于社会保险服务与离退人员管理的初探刘双宇社会保险服务与离退休人员管理是密切联系的,社会保险对保障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促进在职职工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发展,彻底改善企业离退
1.玛丽亚。荷兰皇家种子公司一代杂交种。中早熟,定植后65天左右可采收,花球洁白紧实,半球形,单球重1000~1500克,花球肉质细嫩,品质好,适合加工出口。叶片对花球遮包力较小,
集权与分权的辩证选择李庚辰集权与分权的选择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中普遍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选择的愈合理,企业的管理漏洞愈少,管理的效果愈佳,经济效益也就愈明显,反
兽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关系到公共卫生的安全,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本文简要叙述了二级兽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要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