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资源有效进行生物学探究式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教学案例来说明地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鼓励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让生物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关键词:地方资源 生物学 探究式教学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是以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为研究对象,揭示生命基本规律、过程、本质的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提倡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让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平等的讨论,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想讲、敢讲、会讲。因此,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
  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
  2.能力目标。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重点、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步:情境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绿色植物,向学生讲解生物圈中生存着的绿色植物大约30万种。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出示海带、松树、蘑菇、铁线蕨等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小组依据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结表达。
  教师讲解:“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四个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这些绿色植物的存在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是它们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事物,维持着其他生物的生存。今天我们将走近它们,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导入新课: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二步:进入新课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书中优美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里的绿色是指藻类植物。同时让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经验,说出淡水藻类的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特征,触类旁通,认识藻类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特征。
  1.课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通过回答下面的问题,学习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藻类植物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有绿色也有褐色和紫色,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洋中,也有的生活在陆地上;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然后通过播放海洋生物馆的录像,本地学生没有见过海洋馆和海洋生物,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问题:“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水就会变成绿色,仔细观察发现缸的内壁上长出了绿膜,你知道这些绿膜是生物吗?如果是,属于哪类生物吗?”
  教师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里的绿色又是谁?自然过渡到苔藓植物。
  2.甘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苔藓植物生长比较广泛,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让学生课前采集苔藓植物标本,通过亲自采集并现场观察记录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长环境特征,并记录观察结果。教师给出时间让学生对采集的植物进行观察,并前后桌四个或六个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对比观察和分析讨论,说出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结合课本给出的图片,回答教材给出的问题,小组间进行交流,教师给出适当的补充并总结归纳。
  教师播放录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苔藓植物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实物观察,了解假根的作用:只起固定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而进一步明确:苔藓植物靠茎和叶来吸收水分无机盐。由于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物长得都比较矮小。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植物。
  3.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学生积极收集资料,让家里有干、鲜蕨菜的学生带植物标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资料,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蕨类植物与藻类和苔藓相比较更能适应陆地环境?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标本,帮助学生得出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以甘南生长的蕨菜为例,教师问题:为什么蕨类植物长的比苔藓植物高大很多?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蕨类植物在结构上的特点。教师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因此,根部吸收的水分、无机盐能很快被运输到叶,而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能很快被运输到根及其他部位的细胞。所以蕨类植物长得比较高大,进一步明确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更能适应生存在陆地环境的原因。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生长在甘南地区的蕨菜标本以及铁线蕨、肾蕨等蕨类植物的及图片资料,并引导学生思考蕨类植物的作用,师生共同小结归纳得出:食用、药用和绿肥饲料等。
  第三步:总结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并填写下面的表格,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填写表格:
  填表说明:(1)生活环境:A.水中B.潮湿的陆地环境C.干燥的陆地环境;(2)形态结构:请用“√”表示有;用“×”表示无。
  通过教学实践和比较,利用地区资源优势,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活跃、生动、有趣,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学习了解地方自然资源,将一些资源有效利用到教学当中,让一些探究活动的“不可能”变成“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对本地区自然资源了解的目的,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够被利用的资源还很多,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开发利用,让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赵文亚,史彬茹.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7):117-1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外语教学领域的大量研究充分揭示了课堂交互的重要性,如何最有效地实施课堂交互,达到教与学的最佳境界,以学习为中心的合作式英语教学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合作式
摘要:中职院校处于初中和高中之间的教育,注定了中职院校的学生和高中学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如何对中职学生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呢?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中职学生的概念及特点出发,阐述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总结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策和具体的方法,以期为中职院校体育教师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 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方法研究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围绕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需要的课程,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整合和优化.
[摘要]:新时期课程改革开展逐渐深入,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效有所不足,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改进,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经典阅读 有效性分析  一、引言  在进行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经典阅读可以更好地锻炼自身的思维方式与表达能力,让自身更
当工业CT采用高加速间歇运动方式时,扫描台的运动控制性能直接影响着图像采集的质量.为了保证采样的质量,文中给出了该设计的工业CT运动控制系统结构方案及其配置.
体育用品业的生存与发展,集中表现在品牌的竞争上.文章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现状,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剖析当前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出发,主张以平衡性认知理论对之进行改造和重塑,力求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双基'知识系统化、教与学、案例教学与课程考核、
假日经济是第三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假日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假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假日经济的思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文章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提出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具体设计方案,以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文章基于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校教育观念、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学习环境、考试制度、选修课质量控制等教育管理体系进行了定性、定量化分析与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