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协作式学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r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作式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的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者之间的活动是一种有机关系,一方面学习者需要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共同完成整体的学习任务。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应保持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学生对差异的包容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者健康情感的形成。
  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该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协作性、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点或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内容,教师可以统一讲授,对于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学习。同一班级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可以请学得好的学生充当“老师”,鼓励他们发扬团队精神,帮助其他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探讨,协作学习。
  那么,怎样培养中职学生的协作式学习能力呢?
  首先,我认为学校、教师不仅要抓好课堂教育和智力培养,还要重视课外信息环境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信息环境,为协作式学习模式的实施创造课外条件。一是利用学校信息技术条件组织活动小组。在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里,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通常是闲置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与学校沟通,利用这些设备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增加小组成员开展协作式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信息意识情感在活动中得以强化,使学生的信息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二是加强对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信息活动的指导。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课外信息活动是在社会、家庭中进行。一方面,信息技术已成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广泛关注的内容。另一方面,家庭、社会等公共场所都用到信息技术。在这种直接应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必然受到影响,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而为更有效地开展协作式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于具体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窃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按序进行。
  1.确定选题,明确任务
  这一环节是整个模式的关键。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确定学生学习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学生选择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接受教师的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情境,选择研究课题。其要点如下:
  (1)确定学习目标。教师确定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融入相关的情境中,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以及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从而为学习做准备。
  (2)建立协作小组。小组是协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分组使学生由个人状态转变为有机结合的小组状态,合适的分组是协作式学习进行的前提条件。研究显示,学生在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学习模式,因此学习小组建立得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在协作式学习中,教师要利用相关信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这种问题情境应该尽量与现实世界的情况接近,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思维,找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4)明确研究任务。学生接受了教师的分组,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应当明确集体共有的任务是什么,成功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即学生对于所选的研究课题,经过明确研究调查,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或结论。
  2.拟定计划,搜集信息
  从分组到任务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准备阶段。协作小组在明确了任务后,小组成员要共同对研究课题进行讨论,制订课题计划,设计小组工作的进程、规则,并进行分工,为每个成员分配相应的角色,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职责,将成员个人的成果和小组的成果统一起来。
  (1)问题分解。研究课题包括哪些内容,需要做哪些工作。学生要通过讨论将课题细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任务,制订出小组的工作计划、规则。
  (2)角色分配。在小组讨论后,每个成员要承担相应的角色。学生要明确自己、他人及整个协作小组的目标,了解自己及他人扮演的分工。在明确分工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协作学习的目的是使每个小组成员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更高素质的个体,个人责任是确保这点成功的关键。因此,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部分工作,明确自己的工作与小组的成绩都是至关重要的。
  (3)协作环境。协作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协作环境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赖以持续的条件,创建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增强协作学习效果,协作环境是为协作小组共同学习准备的,并不是独立的个人化的环境。因此,教师必须创设包括有协作小组工作、互动的学习情境。
  (4)教师指导。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示或介绍相关资料,提供相关的信息来源,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恰当地分工,正确、充分地使用各种相关资源。
  3.处理信息,形成成果
  这是学生协作研究实施的中心环节。协作小组成员要进行分析交流,通过协作研究,处理信息,最终形成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是:
  (1)加工处理信息。协作小组成员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交流,进而通过协作研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如有不足则继续搜集。
  (2)形成研究成果。协作小组在对信息进行充分加工处理和研讨的基础上,形成论文或多媒体形式的研究成果。
  4.展示成果,评价总结
  协作小组以小组名义展示研究成果,并汇报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包括小组各成员的工作的描述。具体内容包括:小组成果展示;小组活动的计划:小组各成员完成自己任务的经过:小组是怎样开展协作活动的等评价根据提出的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评价。
  协作式学习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评价作为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教师的评价,教师对于个体的反馈比对小组整体的反馈更能激励学生个人。
  中职计算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计算机课任老师的努力,又需要其他教师的参与;既需要学校创造条件,又需要社会家庭的配合。由于整个社会正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职业学校中有许多教育教学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因此,中职计算机教教育中关于协作式学习的内容无论是对现状的分析,还是对学习模式的探讨,肯定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协作式学习模式这一课题,再做研究与探讨,更欢迎同仁和专家的指导批评。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未来生活的每个细微方面。而尽早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和生存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新世纪国家教育的核心。同时,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策略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信息技术逐步在初中教学中演变成一门独立的课程。但是以发展现状来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课程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很多初中学生严重缺乏信息技术知识。本文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讨论话题,具体分析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讲
摘 要: 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计算机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解决了许多难题,不懂计算机被定义为21世纪的新型文盲。高中处于中学教育的关键时期,计算机教育在此阶段应该在增长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就近几年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经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高中计算机教学方法 学习主动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软件质量是软件生存的重要保障,而软件可靠性是软件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众多的软件可靠性模型之中,
摘 要: 文章提出改进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被动应付、知行不统一的现状,把思想政治课真正教到学生心灵深处,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实效,在教学中注重投入真情实感,师生情感达到共振,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作用 发挥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的种子喂麻雀。”世界最新的脑部研究报告指出:真正决
摘 要: 现在的高中生崇尚张扬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强烈的叛逆性。部分高中生自尊心强,时刻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缺乏尊重他人的观念。文章认为,历史教师应转变观念,借助教学内容渗透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情感 教学运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很困惑。老师在课堂上满怀热情地讲课,而学生总是沉默寡言。他们对历史课毫无兴趣,认为历史上的东西离自己太遥远,甚至产生学历史
由于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材料有低的电阻率和在可见光范围内高的透光率等优良特性,可应用在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电磁屏蔽和气敏传感器等领域。近来,因掺Al的ZnO薄膜(即ZAO薄膜)与ITO薄膜有着相似的光电特性,且ZAO薄膜成本低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已成为取代ITO薄膜的最佳选择。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ZAO透明导电薄膜,并在ZAO溶胶中添加纳米粉体形成ZAOp/ZAO溶胶体系,采用浸渍-提拉法
函数逼近是函数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数值计算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运用神经网络进行函数逼近,为函数逼近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用神经网络作函数的逼近有许多
摘 要: 物理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提高中职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物理基础较差等问题,缺乏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紧紧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中职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心理特点 中职物理教学 教学质量  1.引言  中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政府增加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