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切入论路翎的人格特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翎是一个有着辉煌的创作成就又经历苦难的作家。“七月派”著名诗人翻译家绿原把他比作《圣经》中“约伯”,“他的忍艰耐劳如约伯的一生及其辉煌的成就是一座桥梁,后人将从它上面向更清醒更有韧性更富于希望的未来迈进。”下面从《蠢猪》文本切入,运用人格理论就路翎气质和性格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20世纪之初,面对“西势东渐”的全球大环境,中韩两国知识分子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他们需要将西方的先进文化引入各自的社会以“重构”各自民族的传统文明,使之获得新生并延
2016年,是山西省开展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的第五年。一年来,省属企业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活着》是余华创作风格转型的一部标志性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再痴情于暴力、阴谋、荒诞的书写,而是在困难中注入一抹光亮,以温情救赎苦难。本文试从《活着》的温情救
作为朦胧诗最早的探索者,黄翔的诗歌体现出了强有力的启蒙与批判精神。诗歌《野兽》是黄翔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真实地体现了黄翔在六七十年代的精神特质,而且在艺术创造
呼兰城之单调晦暗本不足以要去写,三十和四十年代,从英雄到英雄,太多可写的文学题材,但萧红却在黄金时代里写作《呼兰河传》,写的是剥离黄金时代之外的一群灰暗的群像。在为
徐利明,1954年2月生于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致
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由最初对纯洁女儿形象的诗意书写,到对女性生存困惑的揭示,随后到对女性自身的审视直至心灵
上世纪末,私人小说、性爱日记、妓女作家将世纪末的女作家创作引发了学术界对身体写作概念的提出与认识。因此,本文试图从思想理论角度对这场世纪末的身体狂欢进行理论溯源。
2016年8月30日,我担任山西经贸集团党委书记职务以来,在山西省委和省国资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和公司党委班子一道,认真贯彻落实“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坚持
王蒙成功地隐身于叙述“技术”层面之后,多维地、准确地描绘了现实社会的人生百态,完美地展示了人与外部世界的种种联系,体现了他的社会生态观。他哲学地承认社会现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