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命经验的深化与心灵的复归--论铁凝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ngda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由最初对纯洁女儿形象的诗意书写,到对女性生存困惑的揭示,随后到对女性自身的审视直至心灵的回归,都是她不懈探索的体现。她的文风也从单纯逐渐转向成熟,展现了铁凝对女性生命及内心的关怀。 Tie Ning is a beautiful landscap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creation, shaping a different female image. From the initial poetic writing of the image of a pure daughter to the revealing of the perplexity of women’s existence and then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women themselves until the return of the soul, it is her untiring exploration. Her style of writing also gradually turned from mature to mature, showing Tie Ning’s concern for women’s life and innermost feelings.
其他文献
孤独二字,自古就有些惆怅。“念我独兮,忧心殷殷。”《诗经》如是而歌。但其实并非如此,那兀立在风中的菊告诉我们,孤独者未必愁!她虽形单影只,错过了群芳争妍,但在清冷的风中,她的馥
现代文学史上虽然“五四”新文学对市民文学口诛笔伐,但市民文学仍然成为二三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文学种类。究其原因,市民阶层出于娱乐消遣的需求自然会选择市民文学,另外,市民文
学位
台湾著名言情女作家——琼瑶是一位具有深厚古代文化背景和意蕴的作家,她深受婉约派的诗词、古代笔记小说和古典戏剧等古典文学的影响,对朦胧唯美、温情细腻和悲剧主义风格有
20世纪之初,面对“西势东渐”的全球大环境,中韩两国知识分子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他们需要将西方的先进文化引入各自的社会以“重构”各自民族的传统文明,使之获得新生并延
2016年,是山西省开展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的第五年。一年来,省属企业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活着》是余华创作风格转型的一部标志性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再痴情于暴力、阴谋、荒诞的书写,而是在困难中注入一抹光亮,以温情救赎苦难。本文试从《活着》的温情救
作为朦胧诗最早的探索者,黄翔的诗歌体现出了强有力的启蒙与批判精神。诗歌《野兽》是黄翔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真实地体现了黄翔在六七十年代的精神特质,而且在艺术创造
呼兰城之单调晦暗本不足以要去写,三十和四十年代,从英雄到英雄,太多可写的文学题材,但萧红却在黄金时代里写作《呼兰河传》,写的是剥离黄金时代之外的一群灰暗的群像。在为
徐利明,1954年2月生于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