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灌木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演替进程中灌木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和预测森林演替过程.该研究以黑龙江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处于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不同演替阶段中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红松林的灌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差异,并利用层次分割方法检验其与土壤、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主要结果为:1)随着演替的进行,阔叶红松林的叶片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型,P含量与白桦次生林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林型;2)土壤N、P含量与个体尺度上的叶片N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P含量与叶片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群落尺度上,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共解释叶片N含量变异的82%和叶片P含量变异的62%;4)群落尺度上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灌木叶片的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灌木叶片的C:N、C: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总之,阔叶红松林4个演替阶段灌木均受到氮限制;相较于土壤的化学性质,物种多样性更好地解释了灌木化学计量的变异.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外套膜胶原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方法]分别采用酸-酶法和热水法从外套膜中提取得到两种胶原蛋白(A-PSC(Pm)和HSC(Pm)),对其氨基酸组成、微观结构及热变性温度等理化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SC(Pm)提取率高于A-PSC(Pm);HSC(Pm)中,Gly、Glu与Arg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20.16%、17.57%和10.07%;而A-PSC(Pm)中,Glu、Asp与Arg相对含量为19.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