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3.利用美术、音乐的元素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整合设想及意图:
  1.与音乐的整合;
  2.与美术欣赏的整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诗歌被称为人类交流的乐器。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照耀人性的光芒。儿童诗是成人对童年的怀念,是孩子对世界的歌唱。这段时间,我们读了不少的儿童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收获。
  1.出示要求:(1)说说儿童诗的特点。
  (2)结合儿童诗谈感受、收获。
  2.小组交流。
  3.小组为单位汇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析、感悟到:每一首诗歌都在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而这种感情是通过生活中一定的事物及其特点,用优美简练的语言富有情趣的表达出来的。使学生感到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通过课前小研究中的儿童诗来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一个平台,为学生创作诗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与范文。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体会童趣
  1.在儿童诗的世界里,花儿会笑,石头可以说话,鸟儿尽情歌唱,云儿和我们赛跑,风儿陪我们欢笑。自由读读这首小诗,猜一猜小虫和蚂蚁说的分别是哪三个字?
  2.出示诗歌。
  3.学生想象回答,感受儿童诗的趣味。
  设计意图:赏诗《写给小蚂蚁的信》,使学生感到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引导学生写出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句。
  三、展开想象(画中有诗)
  著名的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中国画的特点。
  出示国画《知了》。
  1.知了有什么特点?
  2.联想的方法:联想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它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想象。
  3.知了叫的特征让你想到了什么?
  4.把你的奇思妙想写成一节诗吧!
  5.通过大胆的想象,能使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变得神奇,这就是儿童诗的魅力。
  设计意图:自古以来诗、画构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一个艺术整体。以图配文,可帮助学生把美文的感受上升对美术的认识。对于美术而言,当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便是一种命题绘画技巧提升的过程。此环节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四、运用联想(音乐中的诗)
  1.我们平时在朗诵诗歌时常常会配上音乐,更能呈现出作品的美感。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欣赏音乐)
  2.汇报。
  3.再听一遍,能把自己听到的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4.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森林狂想曲》的欣赏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创作,从音乐中获得写作灵感。语文学科中的诗歌以简短、精炼、流畅著称,这与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音乐教学正是需要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艺术热情,加深学生对艺术审美的理解。利用音乐元素让语文课堂文乐交辉,拓展思维。
  五、画配诗
  1.总结以上写诗的方法,给自己的画配首诗
  2.展示作品
  3.全班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绘画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六、总结
  余光中先生说:“人,不一定要做诗人,但生活要有诗意。”老师希望你们永存这份童真,让生活处处洋溢诗的气息。
  教学反思
  一是先学,以学定教,展示的课堂大量的功夫是在课外,教少学多,达到为不教而教。在上课之前,针对本课的学习,我设计了课前小研究,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充分做好写诗的准备。其中以阅读批注、总结感受为主,调动学生写诗的积极性,并能够自己总结一些写诗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自主习得的方法,在写作过程中用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二是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学——小组学——全班交流。作为生本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满堂灌”的旧模式,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在课堂上,每一步都应该落在实处,给学生充分交流、展示的时间,我把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大胆的交给学生,交给小组合作,在交流中,可以弥补个人学习中的不足,互相交流感受及写诗的方法,取长补短。
  三结合美术、音乐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写诗兴趣。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儿童诗的特点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编诗歌,又通过一首《森林狂想曲》,让学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再度进行创作,优化了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美。图画、音乐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对于语文老师的要求更高了,需要语文老师具备多方面的教学能力。所以,如何使语文课和其他学科更深层次的整合,还有待于我对课程整合的深入学习和不断实践。
  总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潜能更容易被激发,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展示機会很多,也更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这节课结束后,我更加坚信:相信和依靠孩子们自己,就是对他们的最大的爱。
其他文献
一、概述  本科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将用1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课的学习。这一课的主要讲授的是如何保护我们人类宝贵的水资源和预防水资源污染,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爱护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知道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3.初步掌握节水的一些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与统计的方法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状况,培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材简析:  钟表的认识是第一册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在课前有好多孩子都有自己漂亮的手表,有的是有分针和时针的,也有的是电子表。尽管他们不能准确地看时间,但是基本了解钟面内容,认识表面的基本元素。因此,本节课让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理解知识,感受数
期刊
一、教学案例及分析  《黄山奇石》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本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析介绍“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感悟到“奇”所蕴含的“趣”。按照“找奇石”到“赏奇石”,再到“赞奇石”为主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黄山的神奇和对祖国山河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学阶段几种常见句式的表达方式。  2.根据要求,能对各种句式之间进行转换。  3.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  难点:按要求进行句式转换。  三、过程与方法  采用“智勇大冲关”的形式引导掌握四种句式转换的方法,在层次练习中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句式。  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系统化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
期刊
一、丰富的西双版纳傣族文化资源  西双版纳素有“民族文化博物馆”的美誊。在这块被誉称为“勐巴拉娜西”的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各民族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独特鲜活的民族文化。一是,傣族“贝叶文化”,西双版纳傣族与贝叶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历史中,贝叶像一叶神舟,记载着傣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了特色鲜明、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的“贝叶文化”。二是,傣族歌舞文化,西双版
期刊
所谓“实验班”是指把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分配成一个班。“平衡普通班”是指除去“实验班”的学生之外,对剩下来的学生按成绩进行分配组成的班。,如果“分层”教学的方法运用得当的话,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分出“实验班”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实验班”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尖子生。与“普通班”的课堂教学相比,如何体现出“实验班”在教学上的本质的不同,并且怎样将这种不同转化成更加有效
期刊
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一个懂得合作的孩子成人后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麻烦,产生更多困难并且无所适从。幼儿期正是人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期。我在不断的教育教学探索实践过程中,深深地感觉到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对于幼儿来说,就是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自动配合、分工
期刊
我们通过“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验,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将这些不成熟的认识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作业互批  作业互批在教师先投放答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换作业互批,批改作业要认真对待,要使用红笔,正确的题目画上对号,错误的解答要做出标记,并写上适当的评定等级、评语、批改日期和批改者的名字,然后再交还给本人进行自我订正纠错,自己订正不了的问题要在小组内解决或者小组间协助解决,在这一过程中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第95页至9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期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南亚范围、国家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大量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探索,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位置、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