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语言温度 构建低碳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tu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活动中,用较少的时间、较小的精力投入,让每一个孩子愉悦地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就是“低碳课堂”。“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将教学深深地植根语文土壤,锤炼学生的语感,才能让学生体悟支撑文本的精神生命。
  一、触摸语言情感 ,“洗出”高效
  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时,它们都被作者赋予了情感,“冷冰冰”的词语也变得鲜活起来,富有生气。在课堂中,我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和含义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词语的魅力,洗净课堂的浮华。面对个性化的阅读教学,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我们原先陈旧的教学方法已明显不适应新课程的理念。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哪怕是在很多人看来最简单的生字、新词的教学。教师应从文本的语言出发,引导学生理解那些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词语,透过词语的表面去挖掘其隐藏在背后的深刻内涵。如,我为陕西教科所专家汇报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时,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至今印象深刻:
  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写骆驼咀嚼样子的句子。
  出示:“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1)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三个“那样”?(揣摩去读)
  比较句子:
  丑的脸,长的牙,安静的态度。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如果把这三个“那样”去掉,再读读,感觉有什么不同呢?(比较中读)
  这是作者近距离地看到骆驼呀。看到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作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
  看到了吗?冬阳底下,骆驼的大鼻孔呼哧呼哧冒着热气,嚼着嚼着,白沫子还沾到了胡须上。(指名读)
  骆驼就是这样,从不着急,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它们咀嚼的时候——(齐读)
  就是对三个“那样”的理解,我们被作者那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带入她的童年生活。生活在旧北京城的人是经常可以看见骆驼拉煤进出的,但小英子却从没近距离看过骆驼。通过对这三个“那么”的揣摩,我们发现,在作者的笔下,她就是一名小孩子,把一名七八岁的小女孩所掌握的词汇、说话的语调,将童年的天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读者就像作者童年时的小伙伴,与她一起玩耍,抬起头看骆驼,以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实为神来之笔,值得我们学习。
  二、情景演绎语言,“演出”高效
  情景演绎,就是语文教学中对课文中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言语的意图感、意义感和意味感,深入到语境中去,感受语言的韵味,把握语脉,学习积累言语经验。
  文本中的词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着蓬勃生机的言语生命。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动、乐于表演的特点,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巧妙地设计成一个情境的磁场,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多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机会,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学懂、学会、学透各种知识,感受学习的充实与快乐,吸引学生去学习,从而享受学习的过程。
  在进行人教版《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中,我感受到情景演绎语言后学生的变化。一直以来,一个学习能力相对落后的班级,学生缺乏自信,参与活动少。但是,一篇课文的学习改变了学生,我为学生用情景精彩地演绎语言而深受感动。
  上课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站在它曾经浴血奋战过的战场,嘎羧仿佛能看到什么?嘎唆看见象鞍时的激动,它会想到什么?它临走时,在村子里转了三圈,村子里的人为什么泣不成声?它仅仅是一头战象吗?同时,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战象忠诚、善良的高尚情怀。然后问:谁能用你的真情演绎这一片段呢?
  于是,教室成为他们“秀出我风采”的表演场。他们用相声、评书、访谈、讲故事、小品、诗歌等形式再现了当时的画面。他们演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完全将自己融入剧情的角色之中。每一个表演都别出心裁、语言生动,让人意犹未尽。我被他们精彩的表演深深地感动了。
  情景演绎中的素材本身取材于课文,学生们在改编、排练、表演的过程中,无形中理解、学懂了课文;恰当的动作、神态和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又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延伸和创新。在排练表演中,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不但得到了加强,而且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锻炼。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就是一间教室,学生因感情被激发出来,自然而然就能在毫无修饰的情况下用情景演绎,不需多高的成本,就能立即将语言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语言就像磁场一样生成了高效低耗的低碳课堂。
  三、捕捉语言焦点,“赛出”高效
  每一篇文章都有可捕捉的焦点、关键的词语以及深刻的道理,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让学生浸润在语言情境中,触摸语言的焦点。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揣摩语言、感受语言,在多读多写中无师自通,在内化中形成内存,最后形成了自己富有特点的文章。一些情理类课文的练笔可以起到升华情感、体悟事理的作用。当读到情深意浓时,他们用情感表达心声。此时的读是在理解、比较、质疑、联想、创造中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批注则是充满思辨的写、充满激情的写,既是阅读的升华,又是情感的倾诉。
  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学习诗歌的热情被点燃了。《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孩子感受了古诗优美的意境。 他们将古诗变成故事,每一个故事说一个道理,简简单单。诗人的赞美和讽刺,是为了劝善惩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的古诗,让孩子难忘;冰心、艾青、郭沫若……的现代诗也使孩子们沉醉其中。
  随着孩子们感受的深刻、情感的激发,他们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我们举行了“轻扬童年的书香——自创诗词大赛”。从全班学生自创的100首诗词中,精选了20首参加比赛,每一位学生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利用各种形式展示,有组合风采展、联谊展演、个人风采展演……比赛中,学生们兴致勃勃,将自己的诗词朗诵出来,用激情点燃了自己童年的梦想。我们组织小组收集、分类诗歌,学习、创作诗歌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进入了诗歌的殿堂,感受诗歌的无限魅力,感受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语言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与精神同构共生了,才能真正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成为学生精神的元素。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拓宽词语的广度、触摸语言的温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这样,课堂上便书声朗朗、议论纷、情谊融融。在语言急速的升温中,学生的语言与他们的精神世界相遇,并在儿童文化的土壤中扎根,生长出蓬勃的语言和精神的枝干。这样就可以抓住契机,形成零排放的高效低碳课堂。
  学生从一次次阅读中、一个个句子中开始构建自己的语言世界,抓住语文的本体,在字斟句酌的反复推敲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让触摸语言的温度也能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构建学大于教的课堂模式,教师应尽量减少对课堂教学时空的占用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干扰,让学生在实践演练中自行揣摩,在多读多写中无师自通。这样形成的“低碳课堂”是我们对轻负高质课堂的实实在在的追求。“低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低碳课堂”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倾听,是人际交流的一门基本技巧。善于倾听的人必定善于尊重、善于宽容、善于接纳。因为,倾听是一切耐心、关心以及爱心融合而生的美德。善听者,没有激烈的言辞争锋,仅有温和
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办、中国陶瓷网承办,每年一届被誉为行业百花奖的2016年度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十大品牌榜,自2015年12月1日开始投票以来,收获热烈的反响,得到中国瓷砖、卫
作为日本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公共职业训练系统,一直承担着培养适合日本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提高了
<正>2007年7月1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7月10日,江苏省江都市郭村镇注册成立了吉港水禽合作社,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后江都市第一个正式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预见,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未来一个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在各地得到较大的发展。通过对郭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
一、语文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2012年5月,我以本校13位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87.8%的教师一般在整整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语文
[摘 要]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典型的文本误读现象。教师应分析原因,通过拓展视阈,丰实认知资源;理性辨析,弥补认知断层;真诚表达,促成实效多元,从而打通学生与文本隔阂的通道,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误读文本 拓宽视阈 理性辨析 真诚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43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拥有
<正>十八罗汉、财神、福禄寿……这些传统题材的核雕已是司空见惯,那么鸣人、路飞、阿拉蕾核雕,你见过吗?80后的王小剑,将自己记忆中的卡通人物一一刻在橄榄核上,不仅雕出了
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和时间、空间。笔者认为,“六大解放”在我们阅读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要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珍视个性化的解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提供听说读写的时空,从而解放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想象无极限、表达无障碍、知识无止境。因此,开放的课堂总是快乐的。  一、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理当
现对2004年10~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门诊处方书写情况统计分析如下,祈窥一斑知全豹,借以了解目前医院的门诊处方书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