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要与时俱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tar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重视识字写字教学,专设两个识字课单元,分别安排在教科书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识字,第五单元以韵文和儿歌为载体,侧重引导学生感悟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发现汉字的结构规律,学习识字方法。为了使学生完成识字教学的目标,所以必须对识字教学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轻松地去识字、乐于识字、,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一、让孩子在兴趣中识字,乐于识字
  教师要让学生有识字兴趣,教师应该尽力创设一种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应像朋友那样将识字内容、识字方法融入到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中,孩子学习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学龄儿童在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语言的。入学后继续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汉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比如,当我教“日”这一字,给学生讲述“后弈射日“的故事,圆圆的恰似太阳的形象,中间一横好似是后弈射的箭。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下子掌握了这个字。
  二、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而且低年级识字学得快,但遗忘更快。因此,在课堂内开展游戏既可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一举三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如一些图形游戏、猜字游戏等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时还安排学生演一演,如在學习“鸡、鸭、鹅”时,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演出来。这样既帮助了学生识字,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形象特征、生活习惯的了解,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三、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趣味性
  怎样让孩子乐于识字,能主动识字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了教学的第一目标。
  1. 利用好插图,随机识字。新教材是一套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材,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插图,让学生先观察插图,然后去说,再随机出示孩子叙述当中出现的一些字词,引导识记。
  2. 利用汉字特点,集中识字。帮助孩子了解一些汉字的结构特点,了解一些汉字的造字特点,将能极大地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如《有趣的汉字》是一课象形字,我先出示象形文字,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字?然后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孩子恍然大悟,接着不失时机地出示相应的汉字,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造出这个字的。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想学吗?最后,在学完这课生字后,孩子们不但牢牢地记住了这些生字,还找到了一些文中没有的象形字,相互交流,大大丰富了本课的识字内容。
  四、在生活中识字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
  首先,在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其次,是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这是尽快识字所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一、主题与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老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我校近几年也正在开展阅读研究,力图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素养。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很受环境影响的,而我班学生大部分都是草根家庭的孩子,有的家长在市场卖菜,有的家长做快递货运……家长本身几乎不阅读,更难有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所以,我班孩子的阅读量严重不足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小学英语RLPR教学模式指的是引起关注(Raise concern)、学习新知(Learn)或者链接(Link)、准备发表(Prepare)、发表(Report)四个教学环节。采取小诗、歌曲、游戏、思维导图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心理准备,引领他们步入学习状态,调动他们的学习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储备,为学习新知
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是语文教学中一对非常难处理的矛盾。常规教学中,上课前,我们反复强调教师要备好课,备充足,甚至是备详案,但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新课改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会生成许多新问题。往往出现准备的课上不完,预设的流程因课堂中学生生成新的问题而偏离预设,使得教师为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常压缩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性;同时,又